中国新闻访谈测试信息6测试信息5测试信息4测试信息3测试信息2




网站首页 > 历史传承

陕西延安:古窑洞,刻下新的时代年轮 发布时间:2023-12-21 来源:人民网

张铁 龚仕建 马盛楠 王丽

       “走头头的那个骡子哟哦,三盏盏的那个灯。哎呀带上了那个铃子哟,哇哇听得那个声......”

高原阔野,黄土大地于冬阳暖照里,摊开它粗大有力的手——沟沟岔岔、坡坡梁梁,都是岁月雕琢的痕迹。一排排依山开凿的窑洞,错落有致,宛如这幅大写意中不经意间留下的墨点。歌声飘过,村前的小河也在这份热辣辣的表白中“嘶嘶”开化,映出一河道蜿蜒的阳光。

寻声而去,拾阶入巷,便走进了这750多岁的古村落——延安市延川县甄家湾村。这里有古窑洞97院258孔,是陕北地区现存规模最大、结构最完整的古窑洞建筑群。这里也是一片红色革命热土,1936年5月,毛泽东同志主持召开著名的太相寺会时,后勤部队住在甄家湾村甄世清家中。期间,当地老百姓不仅积极筹粮捐资,还踊跃报名参军。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近年来,甄家湾村与时代接轨、与市场接轨,依托资源优势,推进“三变”改革,推进乡村旅游业发展。古窑洞又一次见证时代变迁,记录下这个古老村落向着更美好生活迈进的新章节。

修旧如旧,还似当年味道

作家史铁生曾在甄家湾村度过两年知青生活,他在《我的遥远的清平湾》里用一句话概括了当年境况:“全是一座座黄的山峁或一道道黄的山梁,绵延不断。”

再入甄家湾,沟梁肌腠未变,往事却如青平川远去,绿了山岔、红了枣子、肥了牛羊、换了人间。20多年来,村里退耕还林、植树造林,“黄的山梁”披上绿装。近年来,延川县将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纳入全县发展的“大盘子”。盘活“土资源”,吃上“文化饭”,750多年的古村落,可不是现成的“宝贝”?大伙儿坐在枣子树下一合计,说干就干。

2017年,甄家湾村紧紧围绕“古村落、遗址、古树、历史故事”做文章,确定将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作为奔向过上“好光景”的敲门砖。“我们统筹考虑,对现存古窑洞,按照完整度分800元/孔、1200元/孔和1500元/孔三个等次,引导农户将66院167孔古窑洞估价入股,用于发展影视、观光新产业。对新村的14院64孔的闲置窑洞,按照2000元/孔标,采取入股或租赁方式,以每十年为一个周期,统一打造民宿酒店。”驻村干部王恒说。

村里将所有古窑洞和闲置的新窑洞产权流转到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统一修复,统一改造。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村民们觉得“能成”。

“传承历史,有机修复;新旧呼应,自然过渡”成为大家一致认可的保护发展共识。修复用的建材都在原址上收集,并通过查阅资料和村里老人回忆口述进行恢复,充分凸显出陕北历史和人文特色,确保相关资源禀赋得到有效挖掘利用,逐步形成重点突出、特色鲜明、布局合理的区域格局。村里还为所有农户改造了窑檐石、建设了树脂瓦窑顶,用当地石材铺设了村内巷道、硬化了入户道路,建设污水处理站、停车场。

如今,步入古村,只见时光从石块垒筑的院墙上溜过,斑驳日影里,雀起兔走。曲折蜿蜒的石板路上,冷不丁掉下来红彤彤的枣子,“滴溜溜”沿着石子坡道滚落,引得游客们嬉笑追赶去。歪脖子枣树遒枝劲干,依旧守着院子里的石磨,村西头的“表舅”背着半搭子杂豆,“嘎吱嘎吱”转动起了磨盘,豆箧箧面依然是他的最爱……

复古弥新,留住乡愁如许

转过石砌弯道,就走进了“甄姐小院”,干净整洁的几孔窑洞映入眼帘,磨盘下面还晒着一盘土豆片,平整的大炕上盘腿坐着干练的婆姨,这一帧像极了电影《人生》的画面:巧珍盘腿坐在土炕上纳鞋底,都道“米脂婆姨绥德汉”,谁人不知陕北女人出了名的精干贤惠?

“甄姐”是个40岁左右的女子,本名甄春燕,就出生在这个小院里,90年代随家人迁入新居,院子便空了下来,“我9岁离开的,当时它已经很破旧了,有的地方还是危房,不能住,就空置下来了。2017年,村上开始了修旧如旧,我们家这6孔窑洞,按1500元一年一孔的价格把使用权转到村集体去了。”

确定好“乡村文化旅游”的路径,甄家湾又开拓了多个衍生产品,全力打造“千亩黄花菜示范基地”和影视拍摄、写生创作、教育研学和传统文化体验“四个基地”。

“甄姐”看到了家乡的“春风”,决定回乡发展。“我放弃了经营11年的酒店,凭着在北京等大城市学到的本事,2020年回来了,投资30万,向村集体又把自己童年的小院租了回来,还扩展了3孔。今年7月,我的小院开始试营业,平时就是做个农家饭,接个散客,3个月不到就挣了六七万!我就把他爸也叫回来了。因为我感觉随着马上要播出的几个影视剧,我们村会火的,我们能做得还很多!”

最近进入旅游淡季,“甄姐”又利用自己的空闲去当地妇联学起了直播,在小院里开了直播间,推销当地农副产品。当网友们随着直播镜头走进古窑洞,看到五六十年代的窑洞场景扑面而来,路遥、史铁生等名家笔下的陕北往事油然升起,纷纷赞叹,迅速圈粉。

“甄姐”明白,“古”是遗产,更是流量,“窑洞”是情怀,也是经济。便从自己儿时记忆里仔细寻找光阴碎片,最大程度还原旧貌。

“这木制躺箱,便是当年奶奶最体面的嫁妆。铺炕的虎头狮子床单,寓意多子多孙的刺绣石榴枕头,煤油灯、大锅灶、老瓷碗,还有上炕里拴娃的石头狮子锁,我当年被石锁拴住急得‘哇哇’哭闹......”“甄姐”如数家珍地回忆起来,脸上洋溢着对未来日子的美好向往。

又听牧歌,以“文”泽育故地

看到甄家湾村逐渐走红,附近村的“后生”苗杰也被吸引过来,在这里租了3孔古窑洞,直播卖小米。“今年9月才开始,到11月营业额有73万左右,主播是村子嫁出去的女子,现在算是回到娘家了,上个月工资是9000多元。”金杰还请了村里两个阿姨当保洁和助手,一天工作3小时,一个月有1500多元钱。

在金杰看来,现在仅仅只是开始,未来的潜力很大。“最主要是这几年村子接了不少影视拍摄,明年开始有一大批会集中播出,我们的好日子还在后面。”

金杰所说的“影视拍摄”,正是甄家湾村围绕“古窑洞”开拓的另一个“支柱产业”。巷道干净整洁,建筑古朴典雅,农家庭院错落有致、村落安静祥和……这种原生态场景,吸引了不少剧组来此取景。2019年甄家湾承接了《建国大业》《红色利剑》等影视剧组的拍摄,全年共接待10多万人次,影视业综合收入43万元,占村集体经济收入的40%以上。截止到目前,已有30余个剧组来古村取景,同时,也成了绘画写生、文学采风创作的明星村,村子重新迸发出蓬勃活力。

尝到“第一口糖”,大家思路开了,步子更有章法,又流转新村闲置14院、64孔窑洞使用权,打造了“窑洞酒店”,专门接待各剧组住宿。“一间100元,上个剧组陆陆续续住了两个月,11月的流水,大约有十几万,这仅是一个剧组一个月的收入。”包村干部师文丽说。

村里还有一个公认的“本土明星”张海芳,白净的面庞笑靥如花,略带几分腼腆,头发纵使梳得一丝不苟,锅灶上的活计还是行云流水,举手投足间都有着陕北女人特有的干练豁达。今年近50岁的她这几年已经参演了多部影视剧,“有时是演洗衣服,有时是站在主演身后不说话,有时是摆摊逛街的,一次100元。”张海芳说着,向大家翻着手机上的各个留影,讲述着在村里“拍戏”的乐趣。

不用“拍戏”时,她就承接起了剧组餐饭,在自住新居里开了个农家乐,菜是自己家种的,柴火灶、手工馍,普普通通农家饭,一个月也要接个十几桌,“我一个人张罗,做着饭的功夫,一年赚5万多元钱。”张海芳说。而像她这样的“村产演员”还很多,几乎人人有参与,有眼缘的一个月能赚三四千元“片酬”。

走出张海芳的农家乐,已是午后2点多,日头正晴好。河岸上、古树旁、院墙边、小院里,坐满了晒太阳的老人。“一道道那个沟沟,一道道梁”,歌声又起,放眼望去,田野间的黄牛正吃着草儿,放歌的村民挥动着鞭儿,阳光照着他黝黑的脸庞,在举起的胳膊弯处,放射成一个耀眼的光环。

“古窑洞这张招牌起来了,影视起来了,写生的人来了,创作的人来了,我们成了一个文化村,吃上了文化饭。今年以来,全村还打造了70多块‘微菜园’和‘特色果园’,户均增收1200余元。未来,我们要继续沿着这个路子,把研学游、种植采摘、农业旅游做起来,把好日子紧紧拴住。”王恒说着。

2019年,甄家湾村被国家住建部列入“第五批传统村落保护名录”,2022年村集体经济收入56.4万元,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2万元。目前有近20批次2000余名研学师生到古村研学,30余批4000余名绘画写生、文学采风和考察团前来创作。

夕阳下的甄家湾,老树上的枣子红了,孩子们的嬉闹声惊了刚下蛋的母鸡,“咕咕”叫着。窑洞里传来“滋啦”炒菜的声音,升腾起温暖的人间烟火,农妇套着驴儿乐悠悠地磨豆面,村口的老汉们晒着太阳抽着烟,又给烟锅里放了把新碾的烟丝……

古老的窑洞,正在新时代绽放出新的光彩,刻印下新的年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