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访谈测试信息6测试信息5测试信息4测试信息3测试信息2




网站首页 > 励志敬业

​“国家的孩子”,跨代接力守边防 发布时间:2023-11-16 来源:新华网 半月谈

  67岁的额尔敦其木格虽然已从牧区搬到城里居住17年了,但还是会常回草原上的家,看看自己曾经为国守边的地方。

  1958年,不到两岁的额尔敦其木格从安徽省被送到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左旗,一位家住达来苏木巴彦额尔敦嘎查的蒙古族妇女收养了她。在这位蒙古族额吉(“额吉”是蒙古语,意为母亲)的精心养育下,额尔敦其木格茁壮成长。

  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3000多名孤儿从南方多省市来到内蒙古大草原。他们在牧民抚养下成长,成就了“三千孤儿入内蒙”的佳话,这些孤儿被亲切地称为“国家的孩子”。

  半月谈记者近期采访了解到,很多“国家的孩子”长大后扎根草原,其中一些人还成为了护边员。在他们老去后,他们的儿孙接过接力棒,守边的职责代代相传。

  “国家的孩子”为国守边

  19岁时,热心参与嘎查工作的额尔敦其木格,加入了苏木“铁姑娘队”。

  在“铁姑娘队”中最让她自豪的,是可以挎着步枪骑马巡边。“我家距边境直线距离只有五六公里,苏木隔几天就组织大家巡逻一次,骑马走一天也不觉得累。”她说,那时边境线上没有铁丝网隔离带,只有一道翻过的地,“翻过的地不长草,就成了一道天然边境线,但常有牛羊越境,偶尔也有牧民跟着牲畜群过来,我们发现后就立刻上报”。

  草原的冬天气候恶劣,气温常低至零下三四十摄氏度,“有时巡边突然遇上白毛风,一两米外都看不清,就赶紧找最近的牧民家躲一躲”。巡边还经常遭遇野狼,她就用枪声吓退它们。但无论白毛风还是野狼,都不能阻挡额尔敦其木格巡边的脚步。她说:“我是‘国家的孩子’,这片草原养育我长大,我要守护好祖国的边疆。”

  半月谈记者近期在锡林郭勒盟寻访找到5名为国守边的“国家的孩子”,苏尼特右旗的达日玛也是其中之一。她的养父曾在苏尼特右旗额仁淖尔苏木任边境联防员,深受影响的她13岁就加入民兵队伍,参与巡边工作。后来,她成为呼格吉乐图雅嘎查妇联主任,积极带领牧民妇女发挥“半边天”作用,为边境稳定贡献巾帼力量。

  下一代接过守边的接力棒

  如今,那些曾为国守边的“国家的孩子”已年过六旬,无法再策马扬鞭巡边护边,但他们的子孙正一个个接过接力棒,成为新一代护边员,一如既往地守护边境安宁。

  额尔敦其木格的大儿子张金山,从十五六岁时就和她一起骑马巡边。2016年,张金山也成为一名护边员。今年2月,他配合洪格尔边境派出所开展缉枪治爆工作,劝说多名牧民上缴50多发子弹。2018年夏季的一天,他巡边时发现有两个境外的人一直在界碑附近活动,还扎下了帐篷,便及时报告给边境派出所和解放军边防连队。

  张金山说,母亲从小教育他,边境地区无小事,所以他对边境附近的异常情况从来都很警觉。受他影响,弟弟张金柱今年也报名申请加入护边员队伍。

  达日玛的儿子乌尼孟和家距边境线5公里,他在自家草场安装了监控终端,时刻对可疑人员和车辆进行监控。几年来,他上报各种情况达2000多次,先后参加驻地军警民联合防控巡查80余次,提供各种线索60条,堵截边境周边非法偷猎和盗挖野生药材人员80余人次。

  “我姥爷是退伍军人、妈妈是‘国家的孩子’,他们都是护边员。现在我也成为护边员,继续守在他们曾经守护过的草原上。”乌尼孟和动情地说,这是一种传承,他要用现在所做的事教育自己的3个孩子,将来也把守边的接力棒传给他们。

  苏尼特左旗洪格尔苏木乌日尼勒特嘎查护边员阿拉坦敖的父亲是“国家的孩子”,现在,他是家中的第二代护边员。很快,他们家将迎来第三代护边员。

  他的儿子胡日勒吉日嘎拉曾在武警部队服役,退伍后进入大学学习,打算毕业后回到草原,像父亲一样在边境线上为国守边。

  “要成为边境线上的坚实堡垒”

  一些“国家的孩子”代代为国守边,边境管理部门也为包括他们在内的所有护边员提供便利条件和保障机制,进一步激发大家守边护边的热情。

  每到季度末,张金山都要提前安排好家里牧场的活,就是为了能心无旁骛地参加苏尼特左旗边境管理大队组织的护边员培训。他说,每个季度的培训都会讲当前边境管理形势、偷越国边境案件的新特点等,大大提高了大家护边的意识和能力。

  锡林郭勒边境管理支队政委李彦杰说,为了让护边员更加规范地开展工作,支队根据护边员基本情况、职业性质、职责区域等特点,对培训和后勤保障工作进行细致安排,重点加强护边员忠诚教育和人员车辆查缉、情报信息搜集、走访软件使用等方面能力培训。

  为加强护边工作的科技支撑,边境管理支队还为护边员配发巡边手机、护边员服装、巡边用具。李彦杰说,依托护边员智能巡边手机、奥维走访软件、钉钉等,及时发送巡边任务,每周安排专人检查护边员工作落实情况。

  此外,锡林郭勒盟护边员执勤防护装备、补助奖励经费、抵边护边员之家等项目纳入全盟边防基础设施建设“十四五”规划,目前护边员每月有600元补助。

  乌尼孟和说,现在不只是他们在守边,还有很多人在支持和帮助他们,“我们一定要成为边境线上的坚实堡垒”。(半月谈记者:刘懿德 魏婧宇 林翔 参与采写:王舒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