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访谈测试信息6测试信息5测试信息4测试信息3测试信息2




网站首页 > 祖国各地

山东兖州姜地生“金” 开启乡村振兴新赛道 发布时间:2023-11-04 来源:新华网 新华财经

  近日,济宁市兖州区小孟镇河庄村姜地里,碧绿的生姜孕育丰收的希望。三台收姜机将鲜姜挖出,随后收姜工人采姜、抖土、割秸、整理、装箱,现场一派繁忙的热闹景象。

  河庄村的生姜收获场景只是小孟镇今年姜地收获场景的一角。临近的北门村、函丈新村、南门村、梁家村、沙窝村、后庄村的田间地头,忙碌的场景如出一辙。如今各个村庄“抱团”形成了上千余亩的生姜种植基地,也为当地的“姜经济”开启了一条“致富”的新赛道。

  据了解,这些村庄都是小孟镇生姜产业链党委的成员之一。今年,小孟镇以北门村北盛农业专业合作社为依托,成立了小孟镇生姜产业链党委,实行“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生姜种植模式,为农户提供“耕、种、防、收、销”五位一体的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服务,确保品种、育苗、田管、加工、销售“五个统一”。

  小孟镇生姜种植大户魏国庆种植了100多亩生姜,今年亩产约15000斤,市场价格每斤约2.5元,扣除成本,纯收入约300万元。

  “我家里有老人、有孩子,没办法外出打工,能在合作社里找活干,在家门口就能挣钱,又能照顾上老人、孩子,我感觉这是最大的幸福。”北门村村民王秀芳几乎从合作社成立伊始就在合作社里务工,说起收入的增加她满脸洋溢着笑容。

  “王秀芳在合作社从事种植指导,也参与管理,每月固定工资3000多,年底还有10000多元分红,年收入能达到50000多。”小孟镇北门村北盛农业合作社理事长卞传芹介绍,在地里忙着收姜的工人们,每天有80—100元的收入。

  “为提高农户参与积极性,切实降低种植风险,减少价格波动负面影响,凸显规模化种植优势,小孟镇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推动形成了村党组织牵头、村专业合作社主导、群众广泛参与的生姜全产业链托管种植新模式。”小孟镇党委副书记孙清亮说,该镇通过整合适合种植生姜的优势资源,打造出了以“村党组织牵头、村专业合作社主导、群众广泛参与”的生姜全产业链托管种植新模式。

  “我们合作社创新‘姜托管’服务,提供村集体集中流转+集中托管、个人耕种+技术托管、合作社培育+定点托管、订单农业+定量托管4种托管服务,能更好适应不同农户需求。”卞传芹介绍,合作社制定了《绿色生姜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垄距、开沟、姜种、温度、湿度都有具体标准,各环节服务都是专业化的,能够让农户对种植省心、对增收放心。比如会在现在生姜收获季,按照不低于产量10%的比例筛选出块大质优的留作姜种,以确保明年生姜种植的产量和质量,从2月底的姜种育苗、3月中下旬的种植,到10月的收获,合作社会在7个多月的生姜生长期全程提供所需服务。

  合作社还组建了“姜托管”专家团,并积极对接山东农业大学、山东省农技推广中心等科研机构,通过“姜田课堂”、视频连线等方式,为托管服务提供技术指导和智力服务。“曾经发生过姜苗卷叶这种种植过程中不常见的问题,如果解决不及时,因光合作用减少会造成生姜减产,结果通过连线省科研机构专家很快掌握了解决办法。”卞传芹介绍。

  此外,合作社在自建地窖、保温库的基础上,与外地仓储企业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增加储存能力,以便更好对冲市场价格波动风险;与区内多家商超签订长期购销合同保证内销,选择实力强、出口经验丰富的进出口公司开展深度合作扩大出口。

  “如今生姜的销路和产量不用愁了,下一步我们打算探索对于生姜产品进行深加工的一些项目,例如生产姜糖、姜茶等。”孙清亮表示,未来小孟镇将种植生姜作为镇里富民产业发展项目,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优化生产模式,拓展乡村产业的发展空间,推动生姜产业从单一种植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走出一条乡村振兴的新赛道。(刘亚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