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杨凌6月7日消息(记者黄立新 刘涛 舒隆焕)“2017年玉米收得晚、小麦播种晚,冬季冻害、春季倒春寒严重,关中、豫北小麦病害欠收。但‘西农511’依然生长强健。”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小麦育种专家吉万全教授心里,学农、务农、爱农就是为父老乡亲培育出旱涝保收的“金种子”。吉万全指着楼道对记者说:“看,这一阵我们实验室和办公室都没人,这一个月老师和学生都去黄淮麦区的试验示范点收麦子去了。”
吉万全教授说的黄淮麦区是全国小麦生态区划中的最重要麦区,以陇海铁路线为轴,西起甘肃天水,东到江苏连云港,北至河北石家庄,南到安徽阜阳。黄淮麦区播种面积占全国的55%,产量则占了60%,是中国人碗里的主粮,在国家小麦生产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灾年,“西农511”表现良好
“西农511”是今年5月刚刚通过国审的西农小麦新品种,是兼具优质、抗病、抗逆、抗倒伏优点的小麦新秀。目前在陕、豫、皖、苏61县25个试验示范点种植,延续着黄淮麦区的“西农”风景。我国黄淮麦区40年来的几次小麦品种更新换代,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专家学者举足轻重、功不可没。
灾年看品种。吉万全教授介绍,黄淮麦区尤其是河南,今年4月初低温之后遭多次狂风暴雨的袭击,冻害、赤霉病、倒伏,让不少小麦“倒下了”,西农“511”综合表现良好。河南省鹤壁市小麦种子经销商董本波从事种业27年,每年都要到外出考察,引进新品种。去年和今年引进的“西农511”,试种近200亩长势喜人,目前种子已被鹤壁市小麦种植户预订一空。董本波说:“种植户能找到一种适合当地土壤、抗病性强、生长条件适宜的小麦新品种实属不易。‘西农511’抗赤霉病、条锈病、白粉病能力强,今年还经受了倒春寒的危害。七灾八难都不怕,那就中啦!”
立志培育优良品种 让全国人吃饱
吉万全,1963年出生在陕西渭南市合阳县的一个农民家庭。他对儿时的第一印象是,吃不饱。那时种麦靠天吃饭:“我老家地处渭北旱塬,以前小麦产量低,病害严重,一人一年才打五六十斤麦子,老百姓吃不饱。”1979年,吉万全考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前身西北农学院农学系,专修农作物育种和良种配套,他发誓要培育出好种子,让家里人、县里人、全国的人吃个饱。
入学就读,吉万全对穿着蓝色中山装、戴着草帽、骑着自行车的小麦育种专家非常羡慕,觉得那是最牛的装束、配置,盼着自己有一天也能那样神气地走进麦地。吉万全说:“当时觉得老师们非常了不起,对我国小麦生产贡献很大,作为学农的自己,这一生当有所作为。”
1983年,本科毕业的吉万全被分配到黑龙江大庆,从事玉米育种。从黑龙江到海南,再回到陕西,1985年他考取了西北植物研究所硕士,回归小麦育种学习。1988年硕士毕业后,吉万全专事研究小麦育种,至今已30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黄淮麦区产麦不断跃上新台阶、满足群众新要求。吉万全介绍,上世纪80年代小麦育种主要目标是高产,保证百姓温饱;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高产有保障后,要求小麦优质育种,吃饱又要吃好;上世纪90年代以后,小麦育种目标变为优质、抗病。2000年以后,黄淮麦区赤霉病西移、北扩,赤霉病成为小麦育种需要解决的问题,抗病虫害成为高产优质之后的新目标;目前,根据农业供给侧改革,玉米等作物减少种植面积,要求小麦稳产、优质、绿色、营养等多元化育种。
好种子,才能种出好粮食。培育“西农511”育种历时12年,“西农511”通过国审之后,有同志说,吉万全运气真好,多少人一生没能选育出好种子,你们选育出来了。吉万全的同事陈春环回答充满感慨:“这不是运气,是12年的坚持与奋斗。”
工作30年来,每一个新品种,都是吉万全的“心头肉”。采访中,吉万全拿起办公室做有标记的小麦单株一个个数着:一、二、三......十个麦粒,这些单株是长麦穗,在种植密度不变,抗性好、保证强筋的同时可以再增产。他告诉记者,这是下一个新品种的样本。
把奋斗精神谱写在黄淮大地上
吉万全的身上,传承着老一辈育种专家的奋斗精神。他手把手教学生、亲力亲为带团队,经费、人手紧张时带头加班干、加油干,团队成员和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陈春环老师说,农忙时,吉老师在麦田蹲下去、站起来,这样枯燥的动作每天重复几百次,常能听到他的膝盖嘎嘣嘎嘣的发响,他却不以为然,当选出一株很满意的单株时,他会兴奋一天。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育种专家吉万全说:“我们农科人干的都是一件一件的小事,做好这些一件件小事,就能让中国的饭碗里装中国粮,中国粮食用中国品种,才能回报改革开放40周年,我们能回报这个时代的就是为中国选育出‘金种子’。”
吉万全教授向记者介绍下一个新品种样本(央广网记者舒隆焕 摄)
吉万全说:“西农一辈一辈育种专家对黄淮麦区贡献很大,其科研严谨,为民着想,潜心实干的作风,是我们这一辈育种人的榜样,奋斗的动力。”据不完全统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先后培育了100多个优良小麦品种,累计推广面积近20亿亩,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西农”小麦良种还通过“一带一路”倡议走出了国门,在非洲和中亚逐步落地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