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人物志】
作者:赵凤兰(中国文化报高级记者)
近日,由北京市曹雪芹学会主办的“曹雪芹家族与《红楼梦》文化展暨沈琳、陈林‘红楼人物’书画展”在扬州瘦西湖畔开展。这里的沈琳不是别人,正是87版电视剧《红楼梦》中平儿的扮演者。
87版《红楼梦》作曲王立平也来到了展览现场。他看着“平儿”所画的他年轻时的肖像,半晌没说话,沉默片刻后,突然从牙缝里蹦出一句:“演戏好好的,非要画画,简直‘欺人太甚’,不让人活!”这句明贬暗褒的俏皮话引得在场嘉宾哈哈大笑。
沈琳由演“红楼”到画“红楼”,皆因跟87版电视剧《红楼梦》的缘分。“1984年参加《红楼梦》剧组学习班时,红学家邓云乡在台上给我们上民俗课,我就在台下边听课边用钢笔勾勒邓老师的肖像,坐在一旁的邓婕无意间瞄了一眼,说道‘这勾得也太像了吧!’”
《红楼梦》拍摄结束后,沈琳因戏收获良缘,嫁给了剧中贾芸的扮演者吴晓东。后来,她拜吴晓东的朋友王剑为师,跟他学习欧洲古典油画,并在红学家张庆善的建议下,尝试画87版“红楼梦中人”。
由演员转型当画家,沈琳先拿自己做“实验”,首先画的是她在《红楼梦》中饰演的平儿。经反复修改,觉得自己画的“平儿”能拿出手后,沈琳开始画其他剧中人。贾宝玉、林黛玉、王熙凤、薛宝钗、贾探春、贾惜春、史湘云、李纨、秦可卿……一个人物接着一个人物,画得最痴迷的时候,沈琳一天能画十几个小时。
沈琳自称是画坛闯入者。她虽然很早就开始画画,但正式拜师学画至今不过短短六年。可就在这六年里,她已在与《红楼梦》相关的活动中举办过四次画展。
这些令吴晓东始料未及。起初,他以为画画只是沈琳闲来无事的休闲娱乐,就像很多人老了以后跳跳广场舞、打打太极一样,纯粹是为了消磨时间,“没想到她竟然钻了进去”。
沈琳之所以能长期“宅”在家中画画,跟她娴静的性格有很大关系。20世纪80年代,《红楼梦》剧组到江浙一带海选演员,沈琳当时是江苏省扬剧团的花旦。面试那天,她身穿一身黑衣,头发高高地束起,别人都在交头接耳,她却安安静静的,偶尔用眼睛瞟瞟别人,脸上没有一丝笑容。或许因为那天的表现有点“高冷”,剧组让她试镜的是心性高洁的妙玉,但后来阴差阳错,她饰演并成功塑造了举止高雅、温婉大气的平儿。
在沈琳看来,平儿活得通透,她总能认清自己的位置,知道主子的底线在哪里,懂得退一步海阔天空,从而赢得了上至主子、下至奴才的一致认可。
带着对人物的理解,沈琳将绘画当角色来创造。谈到表演与绘画在刻画人物上的共通性,沈琳说:“虽然一个是表演性艺术,一个是表现性艺术,但有共通与交融之处,比如写意、传神、意境,都是二者共同的艺术追求。”
沈琳从小学习唱歌跳舞,后来又演戏,她把不同的艺术经验在绘画里融会贯通。在她看来,绘画的首要功能在于满足审美需求,好的画作像园林艺术一样,具有灵动唯美、和谐静雅的特点,能够给人带来心灵的陶冶和美的享受。
古典油画深邃静谧、古朴典雅,很适合表现《红楼梦》中的古典人物形象。古典油画讲求透视、光影、色调和空间构造,可偏偏沈琳手上的87版《红楼梦》剧照像素很低,一放大就变虚,而且人物身上的光线很平,明暗不突出,看不清人物面部皮肤的纹路,这对她画红楼人物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沈琳靠自己的理解和想象去把握每一处细节,用画笔诠释自己对中国古典美的理解。同时,为了揭示红楼人物的不同性格和命运,她对画面背景的明暗、色调和空间关系进行了不同于电视剧的重新处理,以增强人物的精神内涵和情感张力。比如,李纨不到20岁就寡居,虽然生活在膏粱锦绣之中,但在封建礼教的禁锢下,她只能赋闲在家,安守妇道,日子过得清冷孤寂,如槁木死灰一般。在画这个人物的背景时,沈琳采用冷色调,将沈周山水园林的意趣融入笔端,通过嶙峋山石和枯枝来暗喻李纨凄苦悲凉的命运;在画探春时,沈琳在背景中绘入星星光点和大海孤舟,预示她远嫁的命运其实早已注定,从而丰富了作品的思想内涵。
随着画艺的精进,沈琳画作的题材和风格日趋多样化。在画完“金陵十二钗”后,她又尝试着画了两件大尺幅油画——《刘姥姥与板儿》《芦雪庵联诗》。在《刘姥姥与板儿》中,沈琳一改往日的细腻,将电视剧画面中的小树林进行了重新处理,使之产生纵深感,形成茫茫雪山绵延不绝的意境,尽可能让画风粗犷有力。《芦雪庵联诗》是人物群像。电视剧中,那场戏是大观园里的女孩子们聚集得最齐的。自那之后,姑娘们嫁的嫁,死的死,走的走。沈琳创作这幅画是想提醒人们,当幸福来临时,要抓住并珍惜。
谈到接下来的创作,沈琳表示,她想画一个自己心中的曹雪芹,把曹雪芹的内心世界表现出来。此外,她还打算尝试一些别的主题和类别,比如自画像或者现代人物等,尽可能拓宽肖像艺术古典主义风格的多样性。
《光明日报》(2023年07月26日 1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