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访谈测试信息6测试信息5测试信息4测试信息3测试信息2




网站首页 > 民族风情

节气|大暑:赤日几时过,清风无处寻 发布时间:2023-07-24 来源:新华网

  北京时间7月23日,我们迎来大暑节气。“赤日几时过,清风无处寻。”此时节,热浪滚滚,酷暑难熬,我国大部分地区迎来一年中最热的一段时间。

  古人根据对大自然的观察,将大暑分为三候,其中的二候为“土润溽暑”,意思是说土壤浸润,天气闷热,湿气很重。“平分天四序,最苦是炎蒸。”民间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小暑不算热,大暑正伏天”等谚语。宋代诗人郑刚中的《大暑竹下独酌》中写道“隆暑方盛气,势欲焚山樊。”山中的茂林几乎都要被暑热焚烧。诗人杜甫的《夏夜叹》前两句诗“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肠。”也是对酷暑的控诉。“南州大暑何可当,雪冰不解三伏凉。”元代诗人张昱在这首《热》中感叹,冬天的冰雪都难以化解三伏的热气。唐代的柳宗元、宋代的苏轼等文人墨客也曾用“蒸郁”一词来形容大暑前后的闷热潮湿之感。

  炎热的大暑是农作物生长最快的时节。农谚“稻在田里热了笑,人在屋里热了跳”说的就是此时的景象。单季稻区的水稻在大暑的高温中茁壮生长,而双季稻区此时已到了早稻收割、晚稻抢种的“双抢”时节,各地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

  忙碌的身影,只为能够在不久后的秋天获得丰收。小暑接大暑,大暑连三秋。大暑一到,也就意味着离秋天越来越近了。唐代诗人元稹说“大暑三秋近,林钟九夏移”,这里的“林钟”是古乐十二律之一,随着律音响起,夏天就要过去了。

  炎暑有尽,时光无垠,你又会选择什么样的方式来度过这个炎炎夏日?

  新华社记者:邓浩然、周润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