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车、备菜、烹饪……军港一侧,饭香扑鼻。在南部战区海军某码头雷弹装载现场,某队司务长邓连民和炊事员正在熟练进行炊事作业。不一会儿,美味的“四菜一汤”准时送到雷弹保障官兵面前。邓连民介绍说,首次运用野战炊事车进行跨区域自主伴随保障,让一线伙食质量有了显著提升。
“你不知道,大家在此之前对野战炊事车保障方式还存在争议。”邓连民告诉笔者,野战炊事车在很多部队早已司空见惯,却是刚配发到他们手中的新装备,习惯了吃干粮或者去兄弟单位食堂搭伙,不少官兵对这种新的保障方式并不太接受和认同。
有的官兵质疑:“每次保障任务人数不多、时间不长,吃干粮就可以了,抽出这么多人手保障一顿饭有必要吗?”也有官兵认为:“雷弹保障都在军港码头,协调兄弟单位的食堂凑合凑合,多省事!”还有的官兵觉得:“以往雷弹保障没有野战炊事车,任务不也完成得很好……”
为了一顿饭,是不是多此一举?大家的议论让该队领导陷入了沉思,他们随后围绕这个问题组织开展一次群众性讨论,厘清思想和认识上的误区。队领导在讨论中问大家:“平时执行雷弹保障任务,就算后勤保障没跟上,咬咬牙也能完成任务;可如果战争真的来临,保障工作量和时间将成倍增加,缺乏自我保障能力行吗?”
与此同时,他们严格按照实战要求组织训练,雷弹保障任务结束后不再像以往那样“班师回营”,而是在近似实战的背景下就地展开高强度训练,让大家切身体验依靠自身独立完成饮食保障的重要性。
在实战环境中提供饮食保障,要过的不只有“思想关”。野战炊事车选择在什么地方开设,既能满足保障要求又不影响雷弹装载?选择哪些食材备餐既方便快捷,又营养美味?遭受攻击时炊事员的战位在哪……这一系列问题,都亟待论证解决。
连日来,该队在训练中及时总结和梳理训法、保障法,形成了《野战炊事车实用指南》等成果,初步形成野战炊事能力。该队官兵表示,后续他们还将坚持以战领训,组织不同环境下的炊事保障演练,全面提升保障打赢能力。(黄浩 邓博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