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访谈测试信息6测试信息5测试信息4测试信息3测试信息2




网站首页 > 逐梦践行

一捧山泉水的百里"奔腾" 只为百姓"喝上好水" 发布时间:2023-07-15 来源:人民网

钱嘉禾 叶青卿

“我们终于‘喝上好水’啦!”盛夏时节,伴着海风阵阵,福建平潭天岭隧洞出水口处碧水荡漾,汩汩清水奔涌而出。这一捧捧源自永泰大樟溪、从福清东张水库“飞驰”而来的生命之水,首次注入了平潭近40万百姓的“母亲湖”——三十六脚湖。

7月14日,“一闸三线”工程正式通水福建平潭,这意味着该工程实现全线通水,福建闽江口城市群、平潭综合实验区供水短缺问题得到根本解决。

动工于2018年的“一闸三线”工程不仅是国家172项重大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也是福建省最大的引调水工程。

一捧山泉如何跨越山海,奔腾百里,抵达闽侯、长乐、福清、平潭等地,惠及“一闸三线”沿线580万百姓?

好水来自哪

百里奔腾、翻山向海,山泉注入海岛居民杯中

从永泰的崇山峻岭到平潭的泱泱之滨,从“缺水喝”到“有水喝”再到“喝好水”,这个民生巨变的故事,要从当地的水资源说起。

平潭岛是中国第五大岛,素有“海蚀地貌甲天下,海滨沙滩冠九州”之称。四面临海的平潭是福建少雨地区之一,缺少大流量的河流,主要水源仅依靠三十六脚湖,近40万人口常住于当地,年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仅为260立方米,远低于福建省人均水资源量1817.7立方米/人(国家统计局2021年统计数据),属于绝对贫水区。

不仅是平潭,在与平潭一水之隔的对岸——福州市长乐区,近几年枯水季节因为咸潮影响,水质不佳;毗邻的福清市,年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940立方米,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闽江口城市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峻。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为解决闽江口城市群和平潭综合实验区供水短缺问题,福建省平潭及闽江口水资源配置工程(简称“一闸三线”)应运而生。

哪一“闸”?哪三“线”?

“一闸”即大樟溪莒口拦河闸。源于戴云山脉的大樟溪是永泰的“母亲河”,是闽江下游最大的支流,贯穿永泰全境,河长231公里,流域面积4843平方公里,水资源丰富,是工程的主水源。“三线”为闽江竹岐至大樟溪补水线路,大樟溪至闽侯、长乐等南港片区输水线路,以及大樟溪至福清、平潭输水线路。

据福州市水利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一闸三线”工程平潭段设计流量8.8立方米/秒,本次线路正式通水平潭,每日最高引水量约75万吨,可解决平潭经济社会用水需求,为平潭的进一步开放开发注入强大能量。

“从大樟溪送来的‘好水’,将从我们的水厂送达千家万户!”通水当天,平潭南部自来水厂相关负责人激动不已。

“终于盼到这一天”“再也不用担心水质不好了”……平潭百姓看着源源不断奔腾而来的清水,喜悦之情更溢于言表。

“一闸三线”工程全长约181公里,于2018年5月全面动工,概算总投资61.6亿元。一捧穿山向海之水,源起永泰大樟溪,“奔”向沿线580万百姓日常生活中的“点滴”。2021年10月,“一闸三线”工程完成莒口水闸建设并下闸蓄水;2021年12月,莒口至福清东张水库输水线建设完成;2022年5月,长乐输水线建设完成,当地广大市民群众已受益。

兴修水利惠民生,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福州将“一闸三线”工程列入“市为民办实事”项目。该工程也被福州市人大和市民评选为“2022年人民群众最满意的十件实事”之一。

好水怎么来

穿山钻洞、遁地前行,“富口袋”也不忘护生态

如今流水潺潺的平潭输水线,起于永泰大樟溪莒口拦河闸,中间串联起福清东张水库,终于平潭三十六脚湖,全长92.15公里,设计引水能力为每天75万吨,包括龙高管道、东瀚隧洞、海坛海峡跨海管道、金井湾管道、天岭隧洞等,在“三线”中距离最长、跨范围最广、施工难度最大。

一捧山泉的百里“奔腾记”,记载了老百姓“喝好水”背后的故事。

“施工期间,地质条件复杂、隧洞涌水频发、洞内抽排烟困难、海风倒灌、龙高段人口密集等重重困难。”福州水务平潭引水开发有限公司相关工作人员回想起施工的场景,依然历历在目,“真是太难了!”

穿山钻洞、遁地前行,关关难过关关过。工程项目组通过细化施工方案、层层分解工期,科学倒排进度、不断优化完善各道工序等方法,确保了全线施工计划的顺利推进。今年4月11日,“一闸三线”工程平潭输水线最后一根管道焊接在位于福清小山东的两根管道之间,福州段与平潭段顺利合龙。

不仅是平潭输水线,此前长乐输水线在施工中也遇上不少“烦心事”。福州水务平潭引水开发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道:“在隧洞开挖过程中,最困难的就是施工爆破环境复杂、洞径小、单头掘进距离长,此外施工环境通风困难、还时常发生涌水、岩爆等,我们打了太多‘怪兽’了。”2021年11月,长乐输水线全部隧洞开挖任务顺利完成。2022年5月顺利通水。

引水源,惠民生,谋发展。“一闸三线”的全线通水突破重重难关,将为沿线百姓、企业的生活生产全方位赋能。但在输水线路建设过程中,如何既“富口袋”又护生态,在挖掘金山银山的同时依然守住绿水青山?

福州段168.8公里的输水线路,分为6个标段展开建设。“尽可能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是我们对施工始终不变的要求。”福州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说道。

“线路设计之初,我们曾多次改进方案,最大化地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该负责人如是说。比如,永泰莒口至闽侯三溪口水库输水线路中,隧洞原本要穿过五虎山森林公园,几经改进后,线路变“穿行”为“绕行”,尽可能少影响公园的美景。

保护美景之外,平衡水生态更是一大“关键词”。据福州水务平潭引水开发有限公司工作人员介绍,莒口拦河闸的仿自然过鱼通道,便是工程的一大亮点。

“这个通道不仅可以最大限度降低拦河闸给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还能顺应水生鱼类种群生活习性,为鱼群洄游产卵搭建新通道,解决了闸坝阻隔和河流水文情势变化等加剧鱼类生活环境破碎化的问题,对水生态保护有重要意义。”该工作人员说道。

值得一提的是,福州段项目组在施工的同时开展了《复杂地质长距离管道工程非开挖穿越关键技术研究》《闽江流域生态可持续鱼道关键技术研究》《平潭及闽江口水资源配置工程水源地水质安全研究》等科研课题研究。

此外,《“一闸三线”引调水工程安全风险管控体系研究》《复杂地质条件下长距离小断面输水隧洞施工关键技术研究》两个课题已完成结题评审并通过专家验收,为未来福州水利建设前置了技术储备。

好水如何用

生活“甜”了,产业“活”了,全方位盘活“水经济”

“没通水之前,自来水水流很小、水质浑浊,还有不少异味。”居住在长乐区吴航街道的王睿,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过去为了能喝上“好水”,她需要到山里取天然泉水满足日常家庭饮水需求。“工作日上班没空,家里只有老人、小孩,上山取水真的很不方便。”

涓涓“幸福水”,滴滴润民心。据了解,此前,长乐的取水水源在闽江下游,受海水咸潮上溯等影响,取水口氯化物超标时有发生,水质安全难以保障。“一闸三线”工程通水长乐后,有效解决了当地缺“好水”的问题。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如今,通过“一闸三线”引进了大樟溪的水,王睿的生活品质也发生了变化。“现在的自来水很清澈,口感也好,又甜又绵,家里再也不需要那么多瓶瓶罐罐来储水。”自家的水龙头一拧,清澈甘甜的水就“自来”了,王睿喜上眉梢。

“好水”不仅充盈了老百姓的水杯,同时也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水动力”。

数据统计,通水后的“一闸三线”工程可向平潭综合实验区和闽江口南岸、滨海新城等重要城市、工业园区供水,日最大供水量可达276万吨。叮叮咚咚!这捧山泉正在“盘活”水经济。

“一闸三线”沿线的三溪口水库位于福州市闽侯县祥谦镇,是三溪口自来水厂的主要水源,水厂现日供水规模3.6万吨,供应祥谦、青口、尚干三镇13万人口,以及东南、奔驰汽车城等工业区用水。

“‘一闸三线’工程通水后,彻底解决了‘靠天喝水’,不下雨就要面临缺水,干旱时要抽闽江的水才能保障用水需求的尴尬局面。”闽侯县三溪口水库管理处副主任林振表示,“大樟溪的水有力保障了水厂供水,东南汽车城工业区的开发建设,也更有底气了。”

在福清,由于人口稠密、耕地多、工业企业多,用水量大,水资源供需矛盾曾经十分突出。福清市水利局总工王林雯介绍,龙江是福清市最大河流,流域内包括东张水库。近年来,由于用水紧张,龙江河道生态用水受影响,导致龙江河道基流减少,水体流动性不佳。

“现在,从莒口库区进入东张水库的年净引水量预计可达4.19亿立方米,不仅有效缓解福清的用水紧张问题,还能改善龙江河道水环境状态,这有效提升了福清水资源承载能力,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王林雯说。

潮涌风帆劲,因水而美、因水而兴。

水利惠民生,“一闸三线”是福建水利惠民的一个缩影。统计显示,福建水利投资规模始终保持全国第一方阵,十年累计完成水利投资3427亿元,平均年增速13.4%。

“一闸三线”工程全线通水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接下来,“一闸三线”工程也将与福州骨干蓄引调水设施共同构成福州全市“两江一溪三库七线多节点”的骨干水网,实现主要城区具备多水源保障,完成从保障薄弱的单一水源供水到调配自如的多水源供水的华丽蝶变,有效提升城市供水水量和水质保障能力及风险防范水平,接续构建纵横互济、集约高效、安全可靠的福州大水网,为福州打造“幸福河湖”注入强劲“水动力”,进一步助力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