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访谈测试信息6测试信息5测试信息4测试信息3测试信息2




网站首页 > 旅游环保

崇湖蝶变 发布时间:2023-07-06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武汉7月5日电 题:崇湖蝶变

  新华社记者李鹏翔、熊琦、龚联康

  远眺,碧波一望无际;近观,芦苇葱郁摇曳。绕湖徐行,微微夏风中,几只水鸟从湖心浅滩中振翅而起,和往来游人的谈笑之声交相呼应……这是近日记者初到湖北省公安县对崇湖国际重要湿地的印象。

  从地图上看,崇湖湿地南宽北窄,北临“九曲回肠”的长江荆江段,南濒水系交错的洞庭湖流域。70年前,为了缓解荆江段巨大又频繁的洪灾,30万军民肩挑手扛,在此建起了新中国第一个大型水利工程——荆江分洪工程,公安县近一半的区域被划入,而面积超1468公顷的崇湖则成了分洪区重要的调蓄湖。

  “每到汛期涨水,大沟小渠都往湖里灌,说崇湖是个‘水袋子’,真是一点都不假。”公安县湿地保护协会秘书长朱海堂回忆道。

  水泽万物。生长于崇湖的人们世代逐水而居,丰富的水资源既赋予了这里润泽灵韵的气质,也引发了人水之间持续千年的矛盾。

  “随着三峡工程的投用,长江荆江段的洪水威胁才大大降低,加之分洪区排水条件得到改善,崇湖便成了‘鱼米乡’。”朱海堂说,近年来,崇湖的“水袋子”作用渐渐淡出人们印象,经济和生态功能日渐凸显。

  记者走进崇湖湿地,公园巡护队队长屈长辉正骑着摩托从远处巡湖归来。52岁的屈长辉,从爷爷辈起,一家便在崇湖里“讨生活”,祖孙三代见证了崇湖从“水袋子”到国营渔场,再到国际重要湿地的变迁历程。

  “常听父亲讲,上世纪70年代以前,崇湖湖水清澈见底,甚至可以直接饮用。”屈长辉上世纪90年代末进入渔场工作时,不少渔场被个人承包。养殖户向湖里大量投放饲料和肥料,再加上周边生活污水和垃圾入湖,崇湖水质开始变差。

  “没过几年,湖水就变得浑浊,‘水袋子’变成‘臭水塘’,一些常见的候鸟也难觅踪迹。”屈长辉说,污染最严重时,有些湖湾远隔数十米都能闻到熏天的臭气,居民只能绕着走。

  昔日美丽的崇湖变得面目全非,人们痛心不已。

  2008年起,在当地政府重视下,渔场出台规定只能“人放天养”:可以放养鱼苗,但不能投放饲料、肥料和鱼药,并合理控制养殖密度。同时,渔场还积极与高校开展水产技术合作,发展循环水养殖,利用沉水植物和水生蔬菜等净化水质。

  2014年,崇湖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建设正式启动,湖区全面推行“退渔还湿”政策,渔民纷纷“洗脚上岸”。屈长辉也正式告别“渔三代”的身份,2019年加入公园巡护队,当起了专职“护鸟人”。

  此后数年间,一系列治理举措出台。为恢复湿地生态,围堤、围网等渔场设施被一一拆除;为防止污水垃圾入湖,崇湖边还建起了“渔农分界沟”,对入水进行净化……崇湖的元气慢慢恢复,水质也从最差时的劣Ⅴ类,好转为Ⅲ至Ⅳ类标准。消失许久的候鸟逐渐飞回来了。

  监测显示,崇湖现有水生植物430种、鸟类158种。世界极危物种青头潜鸭由2015年的4只增加至当前的157只。“青头潜鸭对生存环境很挑剔,数量逐年增多,说明崇湖正变得越来越好。”崇湖国家湿地公园保护中心助理工程师田海涛说。

  近年来,当地还多方整合近3亿元资金,对崇湖流域进行综合整治。随着基础设施的改善,越来越多人走进崇湖,沉浸式感受湿地之美。据介绍,崇湖国家湿地公园自2020年开放以来,节假日和周末日均客流量超过1000人次,已成为当地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地”之一。

  2023年2月,崇湖国家湿地公园正式入选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景色宜人,空气清新,离城区半个小时车程,来往十分方便。”在湿地公园的生态步道上,记者见到了公安县居民雷永平一家。趁着周末的闲暇,老两口特意带着5岁的小孙女过来散步透气。

  “儿时记忆里的崇湖又回来了,以前我们只当它是个‘水袋子’,现在得叫它‘聚宝盆’了。”雷永平笑着感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