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树菁
出“春城”昆明30余公里,在花团锦簇之中,有一座古朴而美丽的小村庄,现代与传统,在此地融合成了一幅繁荣的乡村画卷。
这就是云南省安宁市雁塔村。2021年,雁塔村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成为了全国最适宜生活的乡村之一。
在雁塔村,可以品咖啡、尝美食、看银器、学非遗.....在独具地方特色的村落之中,体验古建筑碰撞新产业,感受乡村振兴下传统村落的蝶变,感受多民族团结进步开出的幸福花。
雁塔村的产业很丰富,雁塔人的目标却很简单,诚如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赵刚所言:“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这是雁塔村乡村振兴故事的起点,也是它持续发展的信念。
雁塔村迎来转折
从无到有、从优到强,2019年是雁塔村故事的转折点。
从2014年就担任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的赵刚印象中,过去很长时间里雁塔村没有特别系统的规划,村内基础设施也不全面,“连简单的雨污分流都没有。”
没有好的创收的产业,村民们纷纷选择外出务工。赵刚回忆:“当时全村人口中五分之一是学生,五分之二是老人,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全村400多户村民,靠打工人均经济收入约1万元。”
2019年,雁塔村迎来了发展新契机。彼时,中国农业大学李小云教授团队提出都市驱动型乡村振兴的概念,即:以农民为中心,培养都市带动力、乡村内动力、城乡融合力。
赵刚介绍,入选成为都市驱动型乡村振兴实验村,雁塔村的优势在于:一是村内留存各年代老房屋,具有明显的古村落风貌;二是村组干部有干劲,配合度高;三是交通优势明显,雁塔村距离安宁市区20多分钟,到省会城市昆明也只需约1小时。
此后,雁塔村因地制宜,利用优势资源积极发展。仅仅4年多,雁塔村已然大变样。
如今,走在村内,精心维护的木质老宅古香古色、错落有致,民宿、特色美食、乡村集市、咖啡馆等坐落其间,最美休闲乡村的画卷徐徐展开。
大事小事商量着办
今年70岁的村民张保友真切地感受到小小雁塔村的巨大变化。
近两年,依托六亩红梨果园,张保友在自家门口经营起农家乐,招待来雁塔村游玩的客人,在昆明打工的儿子、儿媳都回来帮忙,一家子忙忙碌碌,仅农家乐一项,每个月收入都能过万。
谈起村子里的变化,张保友表示:“这些年大家的日子变得有奔头了,虽然忙,但日子是越过越好。”
在雁塔村发展的背后,有政策的扶持,更有全村各族人民对“过好日子”这一目标的努力和付出。
“要想齐心协力,民主商议是前提。”赵刚说,雁塔村的任何事项决定,都要通过民主议事协商委员会商议确定。在这里,400多户村民代表、党员干部与“花巷雁塔”品牌投资商共同参与其中,集体讨论村落的发展。这样的会议,使得全村能够形成合力,集中力量为发展赋能,也能充分考虑到每一家每一户的发展需求。
张保友接过话茬,讲了个雁塔村至今都引以为戒的真实故事。曾经村里家家户户都习惯多占公共用地,以至于主干道窄到农用车都难以进出。2015年时村里突发火灾,消防车被卡在村外无法进入,10多户村民眼睁睁看着房子被烧没了。
这件事让村里感到警醒,拓阔村主干道迫在眉睫。但一开始,房屋临近路边的村民都不愿意退让。直到民主议事协商会上,由村民代表达成共识,新修建房屋统一往后退1—2米。渐渐地,雁塔村的路越来越宽阔,现在的“两尺花巷”就见证着这个转变。
在民主商议的决策下,雁塔村依托“中国红梨之乡”品牌,创建出“梨园+”模式,连续成功举办“雁塔梨花节”“雁塔采摘节”等特色农旅文化活动,逐步形成“生态家宴+红梨赏花采摘”相结合的农旅模式,打造集农业观光、农事参与、民俗体验、休闲纳凉、采摘垂钓等参与性、体验性强的乡村休闲旅游产品。
雁塔村的发展很实在。2021年,雁塔村成功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2022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到了2万2千多元。
民族团结谱新篇
雁塔村的凝聚发展,是各族群众团结一心、携手涅槃,合力谱写出的新篇章。
“党员带头”是雁塔村民族团结进步的粘合剂。赵刚介绍,村党支部将30名党员和37名村民代表划分到8个责任区,明确政策宣传、环境提升、文明劝导等职责,在民族团结、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各项工作中逐步形成党员带头、村民跟进的良好局面。
此外,雁塔村的党员志愿服务队,每人联系5户农户,定期向农户宣讲民族团结知识、传授农用管理技术,还带头拆除74座村域旱厕、村内危房3000平方米,建成8条花巷。在党员和村民代表的示范作用下,各族群众更加坚定了“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的信心和决心。
多举措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活动开展,是雁塔村的秘诀之一。通过宣传栏、宣传画、广播、微信、LED显示屏等各种载体,广泛宣传党和国家的民族工作政策法规;绘制民族元素彩绘墙,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现民族的风土人情;组织辖区文艺队,开展以民族团结进步为主题的文艺演出活动等等。
眼下,雁塔村各族群众乘着乡村振兴之帆,协力并进,以饱满的热情,将村子建设成为大家团结发展的幸福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