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6月25日,世界互联网大会数字文明尼山对话将在“孔子故里”山东曲阜举行。来自全球数十个国家和地区的各方人士将聚集于此,探讨在人工智能时代如何借鉴文脉悠长的中华智慧构建交流、互鉴、包容的数字世界。
古城曲阜,历史所涵养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氛围,以及其中蕴含的磅礴强劲的中华智慧力量,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精神财富。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曲阜考察时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
牢记总书记嘱托,曲阜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基点,努力建设以文化人的和谐之城、近悦远来的友善之城、以文兴业的发展之城。
文脉悠远 于今为盛
孔庙,宫墙之下,鼓乐悠悠,佾舞翩翩。每天8时,这里的“晨钟开城仪式”庄重举行,古老厚重的城门徐徐打开,曲阜礼迎八方宾客。
“太震撼了!不愧为‘礼乐之都’,城门缓缓打开的时候,我好像穿越回千年之前。”北京游客杨明晶兴奋地说。
曲阜有3000多年建城史,城名最早见于《礼记》。东汉学者应劭称:“鲁城中有阜,委曲长七八里,故名曲阜。”今日曲阜,城墙古朴,刚直挺拔的桧柏掩映巍峨的庙堂,一大批文化遗产承载着先贤哲思,传递着悠久深厚的文化意蕴。
孔子名丘,字仲尼,20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生于鲁国陬邑即今日曲阜。他曾担任过鲁国大司寇职位,后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他的学说倡导以人为本、和而不同等理念,对后世有深切影响。
今日曲阜,孔庙、孔府、孔林这三处著名古建筑群人流如潮,人们来此缅怀先师、纪念先贤,汲取文化力量。“这些古建筑群历史功能一脉相承,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场所,一年四季来客络绎不绝。”曲阜市文物局局长孔德民说。
多年来,每到9月28日,孔庙都会隆重举行“祭孔大典”。来自世界各地的儒学专家和游客佩戴黄色绶带,肃立于大成殿前,观赏公祭乐舞、体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直观感受“礼仪之邦”的传统典仪制度,切身感触华夏先哲绵延不绝的文化脉动。
孔子以学立身,成为“万世师表”。尼山圣境,沂河之滨,孔子研究院等儒学研究专门机构相继成立,一系列研究成果在海内外产生积极影响。
2022年9月,齐鲁书社出版中华儒学经典著作集成《儒典》,共1816册、4789卷,集中体现了儒学形成和发展的主脉络;今年4月,《儒藏》“精华编”中国部分510种、282册全部整理完成,收录了中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和代表性的儒学文献。《儒典》和《儒藏》的相当一部分文献,源头就在曲阜。
如今,孔子研究院、尼山圣境、孔子博物馆拓展了儒学研究和传承平台。新建的孔子博物馆总面积5.5万平方米,70万件馆藏文物主要源自孔府积累的旧藏,包括青铜器商周十供、战国时期黄玉马、孔府私家文书档案、善本古书和祭孔礼乐器等。
6月18日14时,尼山圣境大学堂内,大型礼乐节目《金声玉振》精彩开幕,演绎孔子传奇一生。“风、雅、颂”的礼乐画卷尽显古风古韵,令人陶醉。
曲阜正以更加多元的方式挖掘城市历史文化中蕴含的丰富时代价值。
见贤思齐 学以致用
走进“孔子六艺城”,在“礼厅”学习传统礼仪,在“乐厅”观赏古代乐舞,在“射厅”感受传统射技,在“御厅”模拟随孔子周游列国,在“书厅”临摹碑帖,在“数厅”体验数字迷宫……“亲身体验之后,我觉得这些传统文化真可爱。”来自山东菏泽的小学生李梦想说。截至目前,已有1400多名各地的小学生和李梦想一样,参加了“儒家‘六艺’体验”研学活动。
孔府内宅,一堂廉政教育课正在进行。济宁政德教育干部学院教授种淑娴指着照壁上的《戒贪图》,给50多位学员认真讲述孔子的德政思想:“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为官者抛弃贪利之心,方能做表率、得民心、治家国……”该学院在曲阜打造了15处现场教学点,培训各级党政机关干部等学员超过10万人次。
曲阜坚定文化自信,努力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优势转化为推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不竭动力。
曲阜在全市所有村、社区建立“和为贵”调解室,努力实现小矛盾不出村、大矛盾不出镇。石门山镇北焦沟村村民翟彦菊一个月前因为耕地问题与人发生纠纷,村支书把双方请到调解室,给双方讲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翟彦菊说,自己换位思考一下,心气就平顺多了,坐下来喝杯茶拉拉话,双方很快握手言和。
曲阜持续推动儒家孝亲敬老思想转化为社会行动。记者在曲阜市小雪街道阮家村“幸福食堂”看到,志愿者把精心烹制的清蒸鲈鱼、豆角炒肉、清炒虾仁等菜肴摆上餐桌,老人们围坐在一起高高兴兴地用餐。每逢重阳节等节假日,“幸福食堂”还会举行戏曲表演、诗歌咏诵、义剪义诊等志愿活动。80多岁的老人孔令全说:“每天热乎饭,还有志愿者陪着拉呱,暖了我们老人的心。”
丰厚的文化资源优势成了曲阜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目前当地已有文化产业类企业近千家,释放出“一业兴、百业旺”的乘数效应。
万物并育 和而不同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自2010年起,每年9月举行以孔子出生地命名的尼山世界文明论坛都是曲阜的一件大事。海内外大批专家学者慕名而来,参加这场向全球开放的国际人文综合论坛,交流研究成果、发表真知灼见。
如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已成为全球文明交流互鉴、广泛凝聚共识的重要纽带。“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世界大同”的观念从这里走向世界,被越来越多不同语言、不同肤色、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所接受。
“近者悦,远者来。”曲阜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越来越多的国际友人跨越山海,相聚于孔子故里。
设立于曲阜的孔子学院总部体验基地里,韩国、新加坡等国家的学生陆续到来,体验中国文化魅力,体味儒家学说真谛。目前这个基地已有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万人次师生到访。
在曲阜师范大学任教多年的俄罗斯教师娜杰日达·拉祖姆科娃对这里感情很深:“人文氛围非常好,曲阜是一座令人着迷的中国城市。”
曾参加过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的韩国嘉宾白君基非常认同中国先哲“和而不同”的思想。他说:“如同五颜六色的花朵构成美丽的风景一般,只有和而不同、求同存异、和谐共处,世界才会更加美好。”
古老的尼山圣地即将迎来走在时代前沿的世界互联网大会数字文明尼山对话。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世界互联网大会秘书长任贤良说,“选择孔子的诞生地、儒家思想的发源地举办数字文明对话,就是要探索人工智能将以何种形式促进人类文明发展,推动各方在数字时代更好地挖掘历史文化时代价值,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为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开辟新道路,共同推动人类文明事业发展进步。”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百代光阴沉积,赋予先贤哲思更加深邃的内涵。新时代,曲阜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守正创新,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新征程中焕发更加亮眼的光彩。
新华社记者:王念、杨守勇、孙晓辉、陈国峰、张昕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