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铜仁5月15日消息(记者 王晓蕾)“在外飘着心里总也不踏实,还是回来好”,贵州省江口县太平乡梵净山寨沙侗寨村民夏建发一边刷碗一边笑着对记者说着,这两年农家乐的生意越来越好,他的收入也水涨船高。
夏建发今年50岁,19岁时为了生计外出打工,4年前听说家乡开始改善环境、发展产业,还在老旧村落的基础上重新设计建设了新的寨沙侗寨民族文化村,他便迫不及待从广东回到了家乡。
寨沙侗寨的改变离不开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山青了、水秀了、游客多了,像夏建发一样回乡工作、创业的人在寨沙侗寨村也越来越多。“现在一个月能赚3000多块钱”,夏建发说对现在的生活很知足。“青山绿水”成了他手中真真切切的“金山银山”。
一半村民离开家乡外出打工
“靠山吃山”几乎是十几年前寨沙侗寨人唯一的生存方式。当年,夏建发一家10口人,除了家门前的几亩地外,再无其他的生活来源。“过年时家里能有200块钱的都是富裕人家”。
除了贫困,困扰着当地村民的还有不断恶劣的生态环境。“远看青山绿水、近看牛粪成堆”,寨沙侗寨村民组组长夏德发指着脚下对记者说,2009年以前,这里还到处是垃圾和臭水沟。
“每家每户每天产生的生活污水垃圾,都直接扔到附近的河里”,夏德发说,一到夏天,牛粪和垃圾的味道弥漫在整个村子。
因为不堪忍受贫穷和恶劣环境,寨沙侗寨多一半的人都离开了家乡到外面谋生,寨子里只留下了不多的老人和小孩。“我去过湖南、温州、广州,干过洗碗工、工地搬过砖……当时觉得哪里都比在家乡待着强”,夏建发说。
有了“梧桐树” 引回“金凤凰”
看着寨子里的人越走越少,村落逐渐破败,夏德发心里着急。如何把“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相协调,走出一条新的生态扶贫模式,摆在了他和村镇干部的眼前。
为了防止以前村民乱砍滥伐,村镇领导联合公安、环保等部门进行封山育林,并筹集资金对乡村的道路进行平整、清理垃圾并禁止村民向河中随意倾倒生活污水和垃圾。
依托梵净名山对外的旅游优势,结合梵净山乡村旅游接待旅客需求,2009年,江口县开始在寨沙规划建设百户侗寨旅游新村,动员村民在原址上撤旧立新。整个侗寨按庭院式错落有致布局,每户一石板巷道和流水景观相连,融入侗族文化元素的侗寨建筑风格特点。
有了“梧桐树”,才能引来“金凤凰”。生态环境改善了,发展也注入了新动能,这一好消息马上传到了遍布在全国各地的寨沙侗寨村民的耳中,越来越多在外打工的人选择返乡创业、打工。
记者从相关负责人处了解到,该示范点现已建成75户侗家木楼,目前全寨从事乡村旅游客栈70余户,从业人员272人,占总人口的88.32%,每日可接待上千名游客食宿。寨沙侗寨其优越的地理条件、自然环境和区位优势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彰显。
“每年旅游旺季的时候收入都不错,像‘五一’小长假三天,收入都在几万元;十一黄金周,生意更好”,一户农家乐的老板娘告诉记者,“环境好了、有钱赚了,再也没有人想离开村子了”。
垃圾兑换中心 走可持续环保路
现如今,当记者走进寨沙侗寨,干净整洁、古色古香的气息扑面而来。特产店、农家乐整齐分列道路两旁,生意红红火火。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正在参观着村寨的建筑、园林,享受着小桥流水带来的生态美感。
从牛粪满地到现在“小桥流水”,虽然生态已经得到了很大改善,但是寨沙侗寨的生态保护脚步却从未停歇。
“50个烟头兑换1个绿色积分,3个绿色积分可以兑换一袋盐,12个积分可以兑换一袋洗衣粉”,2017年,为保护新村的河流质量,变监督为激励,让人人都成为“环保人”,寨沙侗寨的垃圾兑换中心成立了。现在,路边吸烟的村民早已习惯把烟头掐灭揣进兜里;看到河边、马路上有垃圾,还会主动捡起来,攒成一包送进“垃圾银行”,兑换一些日常生活用品。
“共建美丽乡村,让绿色资产释放更多生态红利”,寨沙侗寨所属太平镇镇长贾小华同时也是一名镇级河长,他对记者表示,“经济发展应该因地制宜,念好‘山字经’、做好‘水文章’、打好生态牌,奋力创建绿色发展先行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