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访谈测试信息6测试信息5测试信息4测试信息3测试信息2




网站首页 > 励志敬业

一代代储粮人以创新精神守护大国粮仓 发布时间:2023-04-22 来源:中国青年报 中国青年网

  刘旭光接待过不少公众开放日来参观粮库的人,参观者往往会问:“粮库为什么配这么多空调?”这时,刘旭光会指指粮堆里的测温电缆说,控温储粮是中储粮900多个粮库的标配。

  刘旭光是中储粮安徽分公司铜陵直属库仓储管理科副科长,他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2008年他入职时,中储粮一个直属库只有几个仓是智能化水平较高的样板仓,“但现在每个仓都是样板仓、示范仓,做到了科技储粮全覆盖”。

  在中储粮成都储藏研究院工作了10年的王跃介绍,如今粮仓里不仅能做到“手摸无尘、口吹无灰”,储存和进出粮环节也“基本实现了现代化、科技化和智能化”。

  粮食储备事关国家粮食安全,数据显示,作为全国最大的粮食储备集团,目前中央储备粮科技储粮覆盖率超过98%,中央储备粮的综合储存损耗率控制在1%以内。包括“数字粮仓”、“智能在线监测”、“四合一”科技储粮、智能氮气气调等在内的多种储粮技术,塑造出我国大国粮仓科技化、智能化的模样。

  “藏粮于技”的显著效果离不开一代代储粮人,他们参与并见证着绿色储粮、智能储粮技术的发展。工作越久他们越发现,即使岗位平凡,但意义重大,“我们是在为国储粮”。

  “粮食是会呼吸的”

  从东北农村走出来的张美玲,长大后依然选择和粮食打交道。作为中储粮吉林质检中心检验科的粮食检验员,这名85后青年每天除了完成检测粮食样本的本职工作,还思考着在检测方法研究上有更大突破。

  她是粮油贮藏专业的硕士,刚入职时还担心特长无法发挥,但不久就觉得“来对地方了”。每年春秋两季的粮食普查,她能针对不同样本提出、分析问题。

  张美玲和同事负责中储粮吉林分公司下辖100多家粮库粮食的质量普查和验收。经检测入库的粮食,要再通过验收检测,才能最终成为中央储备粮。“以前在学校里做课题实验,只有数据准确才能得到真实的研究结果;上班后,只有确保数据真实有效,才能真实地反映出中央储备粮的质量。”张美玲说,工作越久,自己对岗位的理解越深,也越觉得研究检测方法与技术的过程很有意思。

  在外人看来可能有些枯燥的工作,在储粮人眼里却充满新意与变化。

  眼下,正值春季普查,张美玲常常面对一方实验台、一把镊子、一堆玉米或者稻谷,一挑拣就是一天。“分拣不完善粒看起来是小事,但我越来越认识到,这为的是储粮安全的大事。”张美玲说,“我们对每一颗玉米粒都很较真儿。”

  较真儿的还有刘旭光,他的任务是观察、检测粮食的各种“生命体征”,“粮食是会呼吸的,一呼一吸之间都是粮情数据”。其他粮仓的保管员偶尔也会找刘旭光救急,“如果粮温异常升高,可能是害虫引起的,也可能是生命体征强的粮食呼吸产生的热量引起的”。

  在储粮人眼里,稻谷、小麦等口粮不仅能被数据准确描述,更是一个个需要呵护的生命体。“如果没有储粮技术延缓粮食品质下降的速度,粮食没办法像现在这样持久保存。”入职10多年,刘旭光在本职工作之外只盯着一个方向进行研究:储粮害虫防治。他告诉记者,储粮害虫防治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储粮品质的好坏和损耗量大小。

  去年8月,在中储粮“宁流千滴汗、不坏一粒粮”公众开放日的线上直播活动中,刘旭光讲述了团队历时5年、破解二氧化碳气调杀虫技术难题的研发故事,这也是该系列直播的第一场。

  刘旭光在直播里分享,当研究遇到瓶颈时,女儿让他喝罐啤酒“借酒消愁”,结果啤酒沫让他有了灵感,他和团队成员带着设计方案找到啤酒厂家,说服厂家制作二氧化碳汽化装置,这后来成为设备突破的关键。

  筑牢大国粮仓

  面对“藏粮于技”的创新命题,不同岗位的储粮人给出了不同答案。当刘旭光和团队加紧升级更绿色的害虫防治技术与设备时,另一个年轻团队也在粮仓创新设计上下足功夫。

  “我们团队平均年龄在35岁以下,大家接手架空式粮食气膜仓项目研发时,很多设计工程师都没有把握,经验值充其量为20%。”如今回忆起这个项目,参与并主要负责的王跃印象最深的是大家夜以继日投入,不抱怨、不放弃的样子。

  这是个从0到1的尝试。王跃告诉记者,仓体施工模拟验算填补了架空式粮食气膜仓在施工模拟方面的技术空白,并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包括首创穹顶优化结构、首次完成PVDF膜材研究、编制完成粮食气膜仓“设计规范”和“施工验收规范”两项行业标准等。

  将几吨重的气膜层在架空平台上吹起来,是整个架空式粮食气膜仓建设的基础工序和首套工序,必须确保万无一失。王跃一直记得吹膜成功的那一刻:2022年6月7日18时45分,经过风机调试、展膜、环基固定等多道前期工艺流程,全球首座架空式粮食气膜仓的气膜层拔地而起,历时105分钟。2022年12月,气膜仓主体工程竣工,经过国家专业机构检测,仓型气密性达到一般平房仓的5-8倍,单仓能够储粮7500吨,如果按每个成年人每天消耗半斤口粮计算,单仓粮食可满足7万人一年的口粮供应。

  而这一项目的灵感来源于2017年央企创新成果展上的气膜煤仓。“既然气膜仓可以储煤,那么它能不能储粮?”王跃说,粮食的储存要求与煤炭相比更为苛刻,要在气膜煤仓的基础上研究开发气膜粮仓,需要进行非常大的改变和提升。“团队成员当时并没有很足的信心,仅仅是凭借一腔热血在驱动。”

  经过1800多天的持续攻坚,这群人做成了这件看似不可能的事。团队先后突破20余项“卡脖子”技术,实现1项世界首创技术,实现了粮食储备仓在“绿色储粮”领域的重大技术革新。该项目也成功入选国务院国资委2022年“央企十大超级工程”之一。

  传承与创新

  新的一年,王跃每天的工作节奏都很快,他告诉记者,“参与并负责的项目取得突破进展后,工作压力很大,但对未来的科研充满信心”,这一方面源于国家提倡发扬科学家精神,另一方面,他所在的成都储藏科学研究院历史积淀深厚、科研氛围浓郁,“同事们把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上”。

  刘旭光下一阶段的目标是培养青年储粮人才,他说,当前“藏粮于技”处在跨行技术引进融合、高质量纵深发展的阶段,“粮油科技自立自强必须要有一系列自主核心知识产权技术、关键性专业设备,以及奋发向上的青年人才队伍”。刘旭光的工作室已有不少90后成员,最年轻的今年24岁。

  “传承与创新是储粮青年共有的特质。”在中储粮质检中心有限公司技术研发部负责人陈晋莹看来,储粮青年是建设农业强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生力军、主力军,“传承的是‘宁流千滴汗,不坏一粒粮’的储粮人精神,创新的是思想与行动,守护大国粮仓”。

  入职8年,药学博士陈晋莹本人的经历也在诠释着传承与创新。虽是跨专业入行,但他认为医药与食品行业有很多融会贯通之处,“尤其是科技创新工作,都需要善于观察、耐心试验、大胆探索和创新思维”。

  去年2月,这名青年技术骨干还开始了一段乡村振兴工作。在挂职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乡村振兴局副局长期间,陈晋莹从基层体验中认识到了科技的重要性,对于自己熟悉的快检设备,他说,“要尽量做到智能化和便携化,将问题解决在收购现场”。

  陈晋莹认为,未来要提升“藏粮于技”水平,不仅需要深化基础性研究、强化应用性研究,还要大力发展自主研发的国产设备,打破国外技术壁垒和封锁,“将关键重要数据牢牢掌握在中国人自己手中”。

  他看好未来粮食行业的科研人才队伍。他说,粮食行业的科技水平潜力相对较高,需要整合更多先进的、智能的、新型的装备和技术,“这样巨大的提升空间对于一名科技青年工作者来说有无限的想象和潜力,也将促使无数储粮青年投身科技创新”。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朱彩云 魏婉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