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访谈测试信息6测试信息5测试信息4测试信息3测试信息2




网站首页 > 旅游环保

又见纸鸢飞满天——第40届潍坊国际风筝会侧记 发布时间:2023-04-16 来源:新华网

  4月的山东潍坊滨海,东风劲吹,天空中飞满姿态万千的风筝,或孤蝶独舞,或莺燕双飞,时而扶摇直上,时而腾挪翻飞,把天空点染成一幅“风筝闹春图”。

  “大家一起用力拉绳!”在潍坊滨海风筝放飞场一角,上海志华风筝队队员们正齐心协力把一个巨型鲸鱼风筝放飞。这支由十几名退休老人组成的风筝队已是第8次来到潍坊。他们把最好的作品带到潍坊,包括一只铺展面积达350多平方米的三叶虫造型风筝。

  每年草长莺飞的季节,是世界各地风筝爱好者齐聚潍坊的日子。今年4月15日,第40届潍坊国际风筝会如约而至,来自59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名风筝爱好者云集潍坊,比试风筝扎制水平和放飞技艺。春和景明的日子里,各式各样的风筝装扮了碧空,灿烂了春日。

  高铁“开”到天上去,鲸鱼在空中“遨游”……随着风筝一同放飞的是风筝艺人的想象力。“快看!”在观众的一片惊叹声中,一节“火车头”牵引着50节“车厢”腾空而起。这条长150米的高铁造型风筝,是年轻风筝艺人张华刚带领团队花半个月时间制作的。“高铁是中国的一张闪亮名片,我作为风筝艺人,想通过这种方式表达对高铁事业的崇敬。”张华刚说。

  74岁的张效东是潍坊风筝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潍坊国际风筝会迄今举办40届,张效东一届不落地参加了40次。“早期参加比赛的都是传统风筝,最近十几年越发注重创新,我把年轻时学的修表、木工、服装等技艺用在风筝制作上了,使风筝在空中既能动也能‘叫’。”他用声、光、电等科技元素,让风筝“活”了起来。

  今年,张效东带着他制作的“嫦娥奔月”风筝参加风筝会。这款立体扎制风筝融合了板式、软翅、筒子等多种结构,从构思到扎制、绘画、裱糊、试飞共用了十几天时间。连续多年获得风筝放飞比赛一等奖的他,这次不再参加放飞比赛,仅进行现场展示,“上岁数了,放不动了,我要换个方式把风筝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

  让风筝飞上天,不仅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也放飞了自己的心情。张效东说,为了创作一件作品,经常饭不思、觉不睡,每当一件作品放飞成功,会非常欣慰。现在,他的儿子和女儿都是潍坊市级非遗传承人。闲暇之余,他就到学校去教授风筝制作技艺,传播风筝文化。

  作为改革开放以来在全国坚持时间最长的国际性节会之一,进入第40个年头的风筝会已不再只是推广风筝运动的舞台,也成为传承风筝文化、推进文旅融合、增进国际民间友谊、促进开放发展的重要平台。

  在风筝会带动下,潍坊的风筝产业发展兴旺。潍坊市坊子区王家庄子村风筝年产量达8000万只。眼下,各风筝制造企业迎来了一年中的“热销季”,他们正趁着风筝会的商机开足马力赶制订单,让潍坊风筝“飞”向全球各地。

  据潍坊国际风筝会综合服务中心介绍,目前潍坊市共发展风筝企业和个体工商户600多家,从业人员8万余人,年销售额20多亿元,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潍坊也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风筝制作、贸易、文化传播中心,“国际风筝都”的名头越叫越响。

  风筝会给潍坊带来的变化是多方位的。40年来,潍坊通过风筝会与世界对话,加速迈向国际舞台,目前已与218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经贸关系。

  风筝飞得再高,也脱离不了牵着它的线。通过风筝会,张效东结识了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的风筝爱好者。“世界各地的爱好者又何尝不像纷飞的风筝,无论走得多远,心里总有一根惦念的线所牵绊,每年不约而同回到潍坊这片放飞场,比比技艺,会会老友。”

  潍坊国际风筝会进入第40个年头,“风筝一线牵,世界心相连”的故事正不断续写。(记者 陈国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