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访谈测试信息6测试信息5测试信息4测试信息3测试信息2




网站首页 > 励志敬业

90后返乡"新农人":脚下粘泥土 心中系故乡 发布时间:2023-04-02 来源:人民网

刘怡

这两个月,王兴平有些忙。在云南省楚雄市东华镇的万亩枇杷种植园里,挂果的两千八百多亩枇杷逐渐成熟,这里种植的枇杷成熟早,王兴平忙着采摘收购,尽快将地里的枇杷“抢鲜”上市。

在云南省东部的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丘北县双龙营镇马者龙村,李杰昱也正忙着和工人们种植魔芋和金银花,已经有万亩魔芋种植基地的李杰昱打算着,今年把金银花种植面积扩大到1万亩。

都在地里忙着的王兴平和李杰昱有一个共同的身份——90后的返乡创业“新农人”。

今年年初,电视剧《去有风的地方》为观众描绘了一个温馨治愈的田园牧歌式生活,剧中男主谢之遥大学毕业后放弃高薪返乡创业,与一批年轻人扎根基层、建设乡村,带动家乡群众共同致富,为观众展现了一幅动人的乡村振兴图卷。

回到现实,在全国各地的乡间田野里,有许多像王兴平、李杰昱这样的“谢之遥们”,从农村走出,又回到农村,在广阔的乡村沃野中,用积累的知识创新农业生产模式、打通销售平台,在乡村振兴中成为连接城乡的“新农人”,在泥土中绽放了梦想之花,也带动着家乡群众奔向致富之路。

回乡创业 回到有“风”的家乡

王兴平是村里的第一个大学本科生,走出大山,到城市发展,在农家人的观念里这样才算有出息,也是他们认知中斩断贫穷的唯一途径。

2016年,毕业后的王兴平却回来了。

“假期实习时,看到其他地方的农民收入那么高,但自己家乡的农民收入却很低,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仔细考察后王兴平发现,原来是当地产业搞得好,产业有了,经济好了,老百姓就能实实在在得到增收。

在大学就曾参加过创业项目的王兴平决定:回家创业搞产业!  

创业搞产业,搞什么产业才能发展?王兴平的家乡在楚雄市东华镇,当地以传统种植和养殖业为主,王兴平认为发展特色农业是一个方向。大学时,王兴平引进了多种水果在自家地里试种,其中枇杷长势良好,成熟早、结果多。王兴平果断去到云南枇杷的核心种植区红河州蒙自市学习了1年,积累枇杷种植技术和营销经验。

2017年,正值创业初期的关键时候,在人社、农业等部门的帮助下,王兴平获得了创业担保贴息贷款、高校毕业生创业补贴、创业循环金等资金合计30余万元。有了资金的支持,王兴平在楚雄市兴蕴枇杷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基础上,成立云南如蕴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开始了枇杷专业种植。

夕阳下,远山连绵,李杰昱双手插兜站在田间的道路中央,路两旁的红土地与晚霞交相辉映,一直延伸到山边。这是李杰昱设置在微信朋友圈的背景图片,图片旁是他写下的签名:归于乡土,根系于民。

毕业后,李杰昱做了和王兴平一样的选择。

“初中时父母外出打工,整整十年,每年只有春节他们才能回一趟家。”经历了与父母的长期分离,李杰昱想着“如果自己能引进一些产业回村,那家乡的父老乡亲就可以不用再外出务工,就近就业创业,大家就能更好地安居乐业”。

带着这份初心,2016年,毕业后的李杰昱与几个朋友一合计,回到了家乡文山州丘北县开始创业。

依托于丘北县内普者黑国家湿地公园独特的喀斯特山水田园风光,李杰昱流转了景区周边农户土地600余亩,种植了荷花、绣球花等10余种花卉,开设了赏花、休闲度假、餐饮等为一体的休闲旅游度假景区。

为把产业带回村子,李杰昱同期还打算在家乡双龙营镇马者龙村发展农业产业,但干农业必须解决两个问题:种得出来,还得卖得出去。种什么才能既有产量还不愁销量呢?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实地走访,李杰昱最终确定了发展魔芋种植。双龙营镇马者龙村地处高原,土壤及气候适宜魔芋的生长,李杰昱主动找到工厂,与工厂签订合同,开始魔芋的订单式农业种植。

站在蓝天白云下,李杰昱脚粘泥土,感受着红土地上魔芋的蓬勃生长。在这里,不仅有他眷恋的阵阵微风、温暖的田园生活,也有助力创业腾飞的扶持。

创业初期,当地人社部门提供了10万元的3年免息贷款,有了资金,有了订单和销路,李杰昱扩大了魔芋的种植面积,还发展种植了与魔芋上市时间互补的金银花。通过种植托管、规模化生产、订单式销售,李杰昱渐渐摸索出了发展之路,公司开始有了起色并驶上了快速发展的轨道。

反哺桑梓 创新模式赋能乡村振兴

打响品牌,开辟市场,枇杷远销北京、上海、浙江、四川等多个省市,在楚雄市东华镇本东村,王兴平的枇杷种植也搞得有声有色。

“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的富”,王兴平创新枇杷种植发展模式,以“公司+合作社+协会+基地+电商+党支部”方式运营,发动周边农户、脱贫户及残疾人户加入合作社种植枇杷,由合作社进行统一种植、统一管理,仅2022年一年就带动4000多人在枇杷种植产业中实现就业。

在人社部门的帮助下,王兴平聘请了技术顾问和农业专家,为3000多人次提供了50多期的各类技能培训。此外,王兴平自己还捐资3.5万元,带着60多位村民到蒙自市学习枇杷种植技术。

站在本东村的山头,放眼望去连片的枇杷郁郁葱葱,金黄的枇杷果挂满枝头。“2021年下半年到2022年上半年期间,公司的枇杷销售收入超过了1257万元。”看着眼前连片的枇杷树,王兴平的语气充满自豪。如今,王兴平种植的枇杷总面积达13200亩,形成了楚雄市万亩枇杷产业,累计助农增收达到2200万元。

“有新思想、有新出路,村子里的发展还是得靠回来的年轻人。”原本认为王兴平回乡没出息的村里人感叹,“可以跟着这些年轻人一起干!”

回乡7年,李杰昱在红土地里“摸爬滚打”,如今他所经营的公司不仅种植了上万亩魔芋和6000余亩金银花,还先后与院校及权威机构开展产研合作,培育出多个优良魔芋品种并成功在市场上推广种植,2022年公司产值达两个亿。

正如自己在朋友圈签名写下的那句话:归于乡土,根系于民。带着“归根”创业梦的李杰昱不仅把自己创办的公司起名为“归根”,也把回乡创业的发展成果归于乡土、与民共享。

教授技术与周边农户签订协议进行合作种植、建设生产车间吸纳周边脱贫劳动力就业、开设“自营+加盟便利店”带动就业创业……李杰昱创办的相关产业不仅带动了1000余人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兴旺的产业还吸引了不少外出打工的人回乡跟着李杰昱一起干。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将继续推进乡村振兴,一体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乡村振兴的蓝图已绘就,李杰昱对未来更加充满了信心:“今年计划发展魔芋和金银花的粗加工,延伸产业链,等标准化魔芋、金银花生产加工厂房建成投产后,可以带动超过2000人实现就业。”

“今年我们还将加强种植管理、提升果品品质,持续推进品牌建设。”王兴平还计划着,挖掘农旅融合项目,开展果园采摘游等项目,发展乡村旅游。

看着脚下的沃土,返乡青年们干劲十足:广阔乡村,未来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