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访谈测试信息6测试信息5测试信息4测试信息3测试信息2




网站首页 > 校园之窗

这个“小院”不简单 发布时间:2023-03-28 来源:新华网 新华每日电讯

  原标题:这个“小院”不简单

  云南大学探索“科技小院”教育模式,“四轮驱动”培养知农爱农乡村振兴创新型人才


  2019年1月10日,傣风浓郁的曼拉村99号院迎来了一户特殊的“居民”。

  从这一天起,这个“小院”就发生很多令村民感到新奇的事。

  搬到田间地头

  北倚青山、流沙河环绕的曼拉村位于云南西双版纳州勐海县勐遮镇,新来的“居民”叫“云南大学多年生稻科技小院”(以下称“科技小院”)。

  科技小院驻扎着云南大学多年生稻团队的师生。

  “这些大学生不到大学里上课,整天就泡在田里?”

  “他们种的水稻像韭菜,割了长,长了割,种一年能管好几年!”

  ……

  村民们对这个“小院”发生的新鲜事感到很好奇。

  村民们不知道的是,“小院”里,胡凤益团队正在掀起水稻生产的又一次革命。

  村民们还不知道的是,“小院”里,云南大学正在探索农学类研究生培养新模式。

  “不是不上课,是把课堂搬到村里、田里。”科技小院创办者、云南大学资源植物研究院(农学院)院长胡凤益解释说,“我们采取‘1+4+1’培养路径,即1个学期在校完成理论课学习,4个学期在科技小院开展研究实践,最后1个学期完成论文并答辩毕业。”

  多年生稻是胡凤益团队多年攻关取得的一项科研成果,它颠覆了传统水稻“种一次割一茬”的种收方式,一次栽种多次收获。“‘多年生稻科技小院’的设立,就是想闯出一条研究生培养新路,依托多年生稻科研,‘耕读教学、实践育人’,培养一批知农爱农的创新型农业科技人才。”胡凤益说。

  科技小院租了曼拉村50亩地做试验田,“云南大学试验站”的大红牌子立在田间异常醒目。“‘赤脚大仙’来了!”2月中旬,北国还在冬末,西双版纳已到了插秧季节,科技小院师生们正抢抓时令,忙着插秧。

  “赤脚大仙”是科技小院日常负责人黄光福老师的“雅号”,与大多数师生下田穿雨靴不同的是,他喜欢赤脚下田,觉得赤脚与泥土“亲密接触”更踏实,作业起来更方便。

  “这其实反映了我们的学风、作风、教书育人方式,脚踏实地,拜大地为师。”胡凤益说,“搞农学研究,搞多年生稻研究,光有理论知识远远不够,不敢下地怎么行,不会插秧怎么行?”说话间,胡凤益已几步迈进水田里,手把手教学生们插起秧来。刚入学时,跨专业的研究生李万鹏没有下地经历,现在,插秧、割稻、施肥、骑三轮……田间活样样很溜,成为能带师弟师妹的“熟把式”。

  “我们把课堂搬到农田里,就是要打破以往‘重理论知识传授轻生产一线实践验证’的研究生培养路径。”胡凤益说。

  “开饭了!”插秧忙了一上午,大家摘掉草帽,脱下雨靴,准备吃午饭。

  “糟糕!”轮值做饭的李凌宏和李万鹏同学,可能没预计到今天人多了一点,水放少了,饭没焖熟。“先吃面条!”经验丰富的黄光福马上启动“紧急预案”,边用开水下面条,边加水继续焖米饭,化解了一场“危机”。

  “米是我们产的多年生稻,饭是师生轮流做。”胡凤益笑着说,“我们小院常驻10多位学生、两三位导师,师生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学习,学生有疑惑随时请教,老师有任务随时布置,师生协同,融学生毕业论文研究和导师科技研发于一体,最终达到‘教学相长’的双赢效果。”

  植入“三农情怀”

  吱呀一声,一辆三轮车停在门口,车上下来一个卷着裤腿、头戴草帽、面色黝黑的青年人,风风火火闯进店里,熟练地端起桌上的茶壶倒茶,一饮而尽。

  来者正是黄光福老师,刚下地回来。其时,记者正在曼拉村多年生稻稻米专卖店采访店主岩坎叫。

  “学生、老师跟我们都很熟,他们经常到村民家串门。”看着记者有点“吃惊”的眼神,岩坎叫解释道。

  去年,岩坎叫种了100亩科技小院研制的多年生稻“云大26”,管理成本低,收成不错,米质还好。而下定决心种植,正是师生经常到村民家串门的“成果”。有了上门师生的持续“灌输”,岩坎叫才知道有这么一种“栽一次割几年”的神奇水稻。

  “我鼓励师生们与村民打成一片,用我们的科技成果造福当地居民。习近平总书记希望涉农高校‘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你不与农民交朋友,不了解三农,怎么会‘爱’农?”胡凤益说,“有了‘三农情怀’,科研才更有方向,更有动力。”

  记者与胡凤益在村里行走,他时不时会停下来与老乡打招呼,聊上几句,俨然一位老村民。

  “厚植‘三农情怀’要融入当地。”胡凤益说,“我们会参加村中议事会和节日活动;一到周末,同学们还会把曼拉村的小朋友们召集起来,做做游戏、科普知识、辅导作业……”

  “本地米1斤5块钱,‘云大26’1斤能多卖1块钱。”岩坎叫对记者说,“‘云大26’软糯,很香,好多游客都成了回头客,你看这个刚刚用微信下单。”从半信半疑到成为“铁粉”,岩坎叫很看好多年生稻的前景,准备在合作社推广。

  “多年生稻第一年”……“多年生稻第五年”,试验田里插着各式牌子,标注着各个田块水稻的“身份”。“基地‘岁数最大’的多年生稻已割了8茬,产量还基本稳定,今年已是第五年。”胡凤益看着身旁成群翻飞的白鹭,笑意写在脸上,“最长能割几年,我们也不知道。”试验田一路之隔,是上千亩多年生稻示范田。绿油油的育秧地里飘来一股稻香,师傅正忙着往插秧机上搬运秧苗。“到了夏天,千亩稻浪一定会很壮观!”胡凤益满脸憧憬。

  有着云南“美丽乡村”称号的曼拉村如今也在搞乡村旅游,而科技小院为乡村旅游提供了平台和载体——浓厚的稻作历史文化底蕴、现代农业科技助推乡村振兴的真实场景,正在成为吸引游客的金字招牌,不少家长慕名而来,带孩子品味乡韵乡愁,看看神奇的多年生稻,买点“科技米”回家尝尝……

  “如何让多年生稻更快推广,给更多农户带来更大的实惠?”几年科技小院的熏陶,“三农情怀”在硕士研究生李凌宏心中落地生根,他带领团队奔走了云南省12个州市76个县市区,进行了180余次试验示范和培训推广,以“多年生稻——中国粮食安全‘新防线’”项目摘得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家级金奖。如今,李凌宏继续扎在科技小院,攻读博士学位。

  “学了半天农,既不知农也不爱农——‘三农’情怀缺失;老师课上讲的头头是道,生产中半点不靠——课堂教学与生产实践脱节;象牙塔里苦学四年、七年,一出校门啥也不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弱……”胡凤益说传统教学中存在的诸多痛点,通过“多年生稻科技小院”培养模式实践,正在逐步化解。

  迎来“桃李芬芳”

  2月16日,记者随胡凤益到离科技小院有一个多小时车程的景洪试验站,这里也有10多位师生长期驻扎。

  “我们在景洪嘎洒、元阳哈尼梯田、玉溪元江等不同生态区都设有试验站。”胡凤益说,“一院多点”的科技小院运行机制,师生可以根据课题需要在不同试验点流动实验,有利于提高科研效率。

  在有着傣族建筑风格的景洪试验站,夜里的灯光要到12点以后才熄灭。“师生们不光白天要劳动、做实验,晚上还得学习、进行学术交流。”景洪试验站日常负责人张石来老师说。16日晚上,胡凤益安排5位同学讲解农业前沿技术,并请导师们对讲解效果进行点评。

  “‘三农’情怀、实践教学、创新创业、师生协同,通过这‘四轮驱动’,我们取得了一些成果。”胡凤益掰着指头数着科技小院的丰硕“产出”,“已培养5届42名知农爱农、具备创新创业能力的农科研究生,获各种教育成果7项,师生协同发表13篇科技论文、审定3个品种、发明2件专利,‘赤脚大仙’黄光福获得全国优秀创新创业导师奖,青年导师张石来获云南省技术发明一等奖,博士后张玉娇参与设计的课程获得云南省研究生优质课程,10余名青年教师获得省级青年人才专项支持……”

  “胡老师,非常感谢您帮我教会孩子做饭洗衣,这是我20多年来一直在教没有教会的,没有后悔把孩子送到您这里……”胡凤益说,“硕士生贺汝来的妈妈给我打电话说着真的哭了。我们的培养是全方位的,‘立德树人’,不仅要会做事搞科研,更要会做人。”

  更可喜的是,去年,胡凤益团队创制的多年生稻研究成果入选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科学》杂志“2022年度十大科学突破”榜单,成为当年中国唯一入选,也是农业类唯一入选的科学突破。中科院院士种康、钱前都对研究成果给予高度评价:“是全球多年生粮食作物育种的重要突破”“是我国种质资源创新利用领域最具代表性的突破之一”。

  目前,师生协同创新成果多年生稻技术已获云南省技术发明一等奖,多年生稻已经培育7个品种,其中3个已获得云南省级审定,在云南及全国南方水稻产区和“一带一路”倡议沿线14个国家进行示范,应用前景广阔。

  “我们的教学成果也像多年生稻一样生命力顽强,‘长势’旺盛。”胡凤益自豪地说,“云南大学借鉴我们的培养模式,又相继建立花卉、咖啡等10个科技小院,其中4个获得教育部立项支持建设。”

  如今,“多年生稻科技小院”已被列为全国研究生实践教育特色基地,“科技小院”教育培养模式像一块强力磁铁,吸引各方人才、科研资源前来聚集——

  2021年3月,毕业于日本冈山大学的雷贵杰加入多年生稻团队,年仅32岁的他成为云南大学农学院最年轻的教授。“学院教师的平均年龄只有35岁,青年人才是学院的主力军、生力军。”胡凤益说。

  各学科则纷纷“闻稻而来”,也把实验室搬到稻田里,有研究水土流失的,有研究病虫害的,有研究温室气体的,也有研究农村社会经济的,还有研究乡村振兴的……多年生稻“长”成了以农学学科为主多学科交叉的科研平台。

  3月下旬,栽下去一月有余的多年生稻已长到十多厘米高。月初受邀前往华盛顿国际顶级科技舞台上展现多年生稻创新成果后,胡凤益又从昆明奔赴西双版纳科技小院,穿上雨靴,忙活在希望的田野上。 (记者谢锐佳、王长山、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