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沛 王郭骥
江河纵横、百湖密布、山水秀美,处处鸢飞鱼跃,郁郁葱葱……在湖北武汉,丰富的湿地资源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尽享诗意生活。
近年来,随着长江大保护、湖泊治理、生态文明建设力度加大,武汉湿地生态修复保护加速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去年11月,持有“国际湿地城市”这张明片的武汉举办“湿地大会”,续写湿地保护的新篇章。
划定红线 立法守护
冬日后官湖,透明清澈的湖水中,枯黄的芦苇、荷叶别有一番韵味。
“以前湖边是一些鱼塘和耕地,周边住着村民。”谈及后官湖这十几年的变化,武汉蔡甸区居民王先生颇有感触,“现在,湖岸线的围网和垃圾没有了,一派水清、湖畅、景美的面貌。”
据介绍,后官湖退渔还湖总面积8675.78亩,实现水系连通;湖岸50米都被纳入了保护区。如今,每天有40多名巡护员坚守在保护一线,并清理湖面垃圾和劝离垂钓人员,还有20多名附近的村民参与义务巡查。
为守护湿地,武汉以法为盾,敢为人先。2010年,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率先出台了《武汉市湿地自然保护区条例》,并先后制定湖泊保护、水资源保护、基本生态控制线管理等与湿地保护密切相关的地方性法规,将武汉的湿地资源保护正式纳入法治化轨道。
2013年10月,《武汉市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暂行办法》出炉,对因退田还湖、退养(养殖业)还湿而利益受损的村民进行相应补偿,以破解人与自然的对立和矛盾。这是全国第一个湿地生态补偿机制。
完善制度设计,健全保护管理体系,一幅湿地美图徐徐绘就:5个湿地自然保护区、10个湿地公园,犹如散落在城市之中的绿色明珠。
湿地如画 共生共融
告别了工业码头云集的旧时期,青山沿江已成为城市中心滨水风景带。午后,这里迎来了不少搭帐篷、放风筝、健步走的市民游客。
青山江滩是湖北省首个以海绵城市为理念建设的江滩。“我们大量采用透水铺装材料,在场地内引入生态草溪、下沉绿地、跌级湿地等,实现雨水资源化利用。” 武汉生态环境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景观设计师熊颖介绍。
这块“会呼吸”的青山江滩总绿化率超过80%,在武汉“两江四岸”江滩公园中排名第一,是名副其实的“绿肺”。
全长101.98公里的东湖绿道充分依托山、林、泽、园、岛、堤、田、湾等自然风貌,将东湖变成市民亲近自然的城市“生态绿心”,周围车水马龙,步入绿道则置身一个清幽的乐园。春节假期,东湖风景区共接待游客80.0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约2270.36万元。
在城市建设和生态布局中,武汉利用自身资源禀赋,改造出一批小微湿地,让小朋友推开门就能“听取蛙声一片”。
位于汉口闹市区的解放公园,是武汉市最有代表性的城区公园之一,也是武汉重点打造的小微湿地样板。公园内,一条河流蜿蜒,几汪袖珍湖泊点缀,正在举行的郁金香花展喜迎八方来客。未来3年,武汉还将打造50处小微湿地。
越来越多的武汉人在享受湿地带来的绿色空间时,也将保护湿地的理念刻进了心里,形成了全社会关注生态改善、参与生态建设的和谐风尚。
湿地生物 多姿多彩
前不久,一只罕见的红胸黑雁在沉湖国际重要湿地被发现。这是这种“鸟类稀客”首次现身沉湖湿地。
“它们的迁徙线路不经过我国,所以在我国属于偶尔来越冬的‘迷鸟’。” 武汉市观鸟协会会长颜军说,“在武汉能看到它们,实属幸运。”
越来越多的候鸟选择在“百湖之市”停留,还有“老朋友”带着“新朋友”前来。
在沉湖湿地七壕保护站,电子大屏上清晰显示每日发现鸟类名称、发现次数、出现的地点等信息。
沉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工作人员介绍,沉湖湿地生物多样性智慧监测系统是武汉市首个“智慧湿地”建设项目,安装了水质、气象、野生动物等59个物联感知设备,运用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提升湿地管理智慧化、精细化水平。
棕背伯劳停栖枝头,灰喜鹊欢快觅食……前不久,前往涨渡湖的调研人员再次观察到了可喜画面。此前,武汉生态环境部门历时一年,完成涨渡湖湿地生物多样性调查。初步查明,涨渡湖“水上森林”和涨渡湖湖区是湿地鸟类重要的繁殖地和越冬地,同时也是中国中部鸟类迁徙通道的中转站,每年有数万只水鸟来此越冬。
鱼鸟共生,长江江豚也“爱”上了武汉。去年,在新洲区双柳长江江段,环保志愿者十余次拍到“微笑天使”逐浪嬉戏的画面,印证着长江水生生态持续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