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何必去远方,家乡就是好地方。在农业大省安徽,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将农村作为人生舞台大展身手,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添砖加瓦、贡献力量。
2021年,从合肥工业大学毕业,已在北京工作的金利接到一个电话,老家黄山市休宁县海阳镇琅斯村老支书诚邀他回乡竞选村“两委”干部,共同建设琅斯状元文化村。乡村振兴是国家战略,金利是清楚的,可父母把自己培养成大学生的初衷是想让自己能走出乡村、能在大城市找上一份好的工作。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金利和家人一商量,果断放弃了大城市,返回乡里,通过竞选,成为琅斯状元文化村党支部最年轻的委员。现在的金利,已经从刚到村时的懵懂和茫然,成为处理农村事务的“行家里手”。村里谁家有几口人、叫什么名、种了多少地、家里收入如何,他都能做到“一本账”。金利说:“其实在我看来,乡村工作一是要用心,二是要用情。只有如此,方能成为村民的‘心上人’。”
1984年出生的潘植平曾经是芜湖市南陵县的一名大学生村官。他工作以来一直在基层农村,先后任职当地的麻桥村党总支书记、盛桥村党总支书记以及滨玉村党委书记,现任家发镇人大副主席。任滨玉村党委书记以来,他团结带领村“两委”,坚持盘活资产,动员群众参与,激发内生动力,攻坚克难,将过去的“贫困村”变成了现在的“香饽饽”,“绿水青山变成百姓的金山银山”,带领老乡们脚踏实地,砥砺奋进,擘画乡村振兴壮美新蓝图。
“只有解决了年轻人才的后顾之忧,他们才可能安下心来在基层扎根扎深。乡村振兴必须解决人才振兴的难题。为了解决下乡大学生后顾之忧,在顶层设计上开辟‘绿色通道’,下乡工作的大学生待遇比照公务员,5年优秀可以报考乡镇职位。这些政策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优秀大学生下到基层。”安徽省委组织部农组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安徽省两办在出台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实施意见》时专门听取了组织部门的建议。为了鼓励年轻大学生回农村发展创业,《意见》专门设计开通了“绿色通道”,其中明确规定了全日制本科以上学历的村“两委”班子成员,比照乡镇新录用公务员试用期满的工资水平确定报酬。全日制普通高校毕业生任村“两委”班子成员满5年,考核优秀的,可报考面向优秀村干部招考职位。(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杨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