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玉云
入村工作头一年,我刚满23岁。岁数小、脸皮薄、没经验,一开始,村民们都不看好,觉得我是来“镀金”的,在村里待不了多长时间。不承想,这一扎根,就是9年。
2018年,得知要去全镇人口最多的浮山村上任,我找到村里的老书记,让他领着我在村里转。连续3年考核倒数第一、党员大会开不起来、村集体经济薄弱……我越看越心惊,提振党员干部的“精气神”、带着大伙打个“翻身仗”的决心也更加坚定。
上任不久,就有村民向我反映田地荒废问题。一块202亩的地,涉及120多户,企业流转中途跑路,愁得大家着急上火。我便和村干部一道挨家挨户走访,仔细了解情况。为了不让老百姓吃亏,通过公开招标的形式,村委会将这块田发包给了一个种植大户。合同一签就是5年,每亩流转费至少380元,不仅村民得了实惠,田也种上了水稻,长势喜人。
好不容易迈过“荒地变良田”的坎,又碰到路窄泥多、出行不便的关。术庄村民组的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脚泥,坑坑洼洼,人不好走,车也难行。多年来,老百姓都盼着能修条水泥路,但却一直没能实现。
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得从点滴做起,修路刻不容缓!没建材,我就找到镇上的拆迁公司,借来渣土填埋;缺人手,我和党员抄起铲子带头,把路基一点一点扩宽。我们干的事,村民们看在眼里,他们也自发参与进来,筹集了3万多元用于青苗赔偿和涵管修整。450米长的村路,现在不仅路面平整,还由原先的3米拓宽到了5.5米。路修好了,大伙儿笑了,竣工那天,村民都说,这条路通到了心里。
我待乡亲好,乡亲们自然对我亲。2019年,村里迎来了美丽乡村建设的机会。大伙儿白天要干活,我就趁着晚上走家串户。路面要扩宽,有的主动让出了自家土地,路灯要安装,有的筹钱帮着推进亮化工程,村子里塘沟淤塞、乱搭乱建问题突出,村民清淤拆棚,积极响应。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很快完成,雨污分流、道路新建工程也进展顺利。
村美民富产业兴。要想实现乡村振兴,离不开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外出调研学习后,我琢磨着成立一家公司,由村两委经营,承接污水管网、健身广场建设等小型工程。村集体经济有了收入,老百姓也有了活计。靠着承接项目和承包农村物业,如今,村集体账上一年能有50多万元。浮山村也从过去全镇考核倒数第一跃升至2019年的第一名。
村里的干部凡事要多为老百姓着想,做到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今年3月,我被派到响水涧村担任党委书记,正带领全村进行美丽乡村建设,并响应老百姓的需求,给响水涧移民安置小区安装门牌标识。我不能辜负乡亲们的信任,未来,要继续做到有一分光就发一分热,有一份力就出一份力。
(作者为安徽省芜湖市三山经济开发区峨桥镇响水涧村党委书记,本报记者游仪采访整理)
《 人民日报 》( 2022年12月25日 05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