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访谈测试信息6测试信息5测试信息4测试信息3测试信息2




网站首页 > 历史传承

江苏:创新举办戏曲百戏(昆山)盛典 发布时间:2022-12-03 来源:光明网 中国文化报

  看完“2022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开幕大戏原创现代昆剧《瞿秋白》,新昆山市民侯女士说:“来昆山20年,从完全不懂昆曲到现在逢曲必听,是这方水土滋养了我。”今年8月至9月,“2022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如约而至,全国戏曲领军人才优秀剧目展演、“天下第一团”青年表演人才培训,以及“数字直播”“看百戏、游江苏”主题游等活动,通过“戏曲+旅游”“戏曲+时尚”“戏曲+科创”“戏曲+产业”等方式,探索戏曲发展新模式,也赢得了大批观众的赞许。

  江苏作为戏曲重镇,昆剧、锡剧、淮剧、扬剧、丹剧、山歌剧等20个地方戏种各放异彩,107个国有文艺院团群芳争艳。从2018年开始举办的戏曲百戏(昆山)盛典,实现了国内所有戏曲剧种“大团圆”,打造了新时代推动戏曲事业出人、出戏、出效益的“戏曲盛会、百姓节日”,打响了推动全国戏曲传承发展的“金字品牌”。

  打造中国戏曲“百老汇”,促进剧种传承

  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杨志纯介绍,百戏盛典充分展示和利用全国地方戏曲剧种普查成果,前3年组织全国348个剧种以及木偶剧、皮影戏共408个剧目在昆山演出,1.2万名演职人员参加演出,成为有史以来国内所有戏曲剧种集中交流演出、活态展现的首创之举。2022年起又推出“新三年新百戏”计划,构筑起全国戏曲剧种院团大汇聚、大展示、大交流的宽广舞台。

  百戏盛典的举办,进一步促进了各地对戏曲艺术重视程度的提升。不少地区组织专家对基层文艺院团进行业务指导,并出台了支持剧种创新发展的扶持激励政策。卫调花鼓戏、蓝关戏、徽剧、白剧等古老剧种通过百戏盛典亮相出彩,门巴戏、丹剧、睦剧等一些濒危剧种也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探索“戏曲+”新模式,推动戏曲融入生活

  推动戏曲走向大众,不断提升和丰富百戏盛典的活动内涵,让更多人共享传统戏曲魅力和“水韵江苏”美好,是戏曲百戏(昆山)盛典的宗旨之一。

  “戏曲百戏百人百画”作品征集展览、“戏曲百戏进校园”、港澳台戏曲文化月等一系列特色戏曲文旅延伸活动,邀请参演院团艺术家、创作人员等举办戏曲展演和导赏讲座,普及戏曲知识,提升了群众欣赏水平和艺术素养。

  戏曲百戏(昆山)盛典还打造了一系列“白天观景、晚上看戏”文旅融合产品。策划推出“看百戏、游江苏”主题游,开发古镇休闲之旅、戏曲文化之旅、戏曲游学之旅等“观演赏景”精品线路,让人们从“到此一游”到“深度体验”,不仅感受美的风光、美的味道,而且感受美的人文,享受精神愉悦。

  戏曲百戏(昆山)盛典先后在昆山开展近250场演出,吸引不同年龄层次群体关注戏曲,现场观众超12万人次,近2100人次志愿者参与服务。为拓展戏曲主客共享新空间,江苏全省建成500座左右及以下小剧场千余个,一批具有较高艺术水准的戏曲剧目走出大剧院,来到曲艺书场、临水戏台等百姓身边的舞台。

  传戏、育人,让戏曲薪火相传

  繁荣发展戏曲艺术,精品和人才是重要支撑。江苏提出并落实对艺术家充分尊重、对艺术创作规律充分尊重、对艺术工作者辛勤劳动充分尊重这“三个尊重”,完善财政投入、院团激励、人才培育“三项机制”,将其作为最重要的创作生态来打造,营造多出精品、多出人才的良好环境。省舞台艺术精品创作扶持工程重点投入打造的锡剧《烛光在前》、苏剧《国鼎魂》、淮剧《小镇》荣获文华大奖,并推出了一批艺术精湛、群众喜爱的戏曲精品,形成了舞台艺术创作生产“江苏现象”。这些有效做法,都为戏曲百戏(昆山)盛典成功举办发挥了赋能效应。

  百戏盛典既重视传戏,更重视育人。全国各省区市每年都安排观摩团到昆山观摩,上万名戏曲人、新老艺术家相聚昆山切磋技艺,百余位戏曲专家分12批观摩百戏盛典,发表文章百余篇约20万字。特别是今年百戏盛典在推动戏曲人才培养上持续发力,举办全国戏曲领军人才优秀剧目展演,开展“天下第一团”青年表演人才培训,组织来自全国22个省区市50个剧种的学员集中培训。演员们普遍反映,百戏盛典给了他们走出来的机会,这样的学习交流大有裨益。

  评审专家、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所长王馗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国家深入实施戏曲振兴工作中,昆山(百戏)盛典是全国完成戏曲普查工作之后,在昆山推出的传统戏曲传承保护发展的优秀项目代表。该项目包含了多项中国戏曲前所未有的创举,推动了戏曲文化新生态建设,让昆山成为中国戏曲传承发展的典型地区。(翟群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