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是“世界自闭症日”。上午,《北京市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年)正式发布,计划从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等方面作出规定,以“保障每一个残疾儿童少年能够在公平、包容的环境中接受适宜的教育”。
根据计划部署,未来本市将优先保障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学生就近入学。也就是说,当片区内学校学位紧张时,优先保障符合入学条件的残疾儿童。对于距离特教学校较远且到校就读困难的残疾学生集中的区域,本市将就近在普通中小学布点建设特教班。相关负责人表示,各区要按照“确实无法入校”和“确实严重”这两个底线确定送教上门对象,在政策范围内最大化地保障残疾学生的实际教育获得。
在学前教育方面,计划提出,到2020年,学前三年基本教育康复服务覆盖全市所有3至6岁残疾儿童。为此,特教学校要附设幼儿园或增加学前部,每个学区至少要设有1至2所幼儿园拿出部分学位接收残疾儿童,保障残疾儿童到园接受教育康复服务。此外,本市还将探索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为不能入园的学前残疾儿童提供基本教育康复服务。
同时,北京市还将以“就近适宜”“安置入学”方式普及残疾学生高中阶段教育。一方面,对有能力就读的学生按照“就近”的原则,通过评估学业水平和发展需求,予以提供“适宜”的教育方式安置进入普通高中就读;另一方面,支持特殊教育学校开展以支持性就业为导向的高中阶段教育。
北京市还将加大直接惠及所有残疾学生的投入力度,扩大特殊教育学校、普通中小学残疾学生生均公用经费列支范围,扩支部分可为残疾学生购买专业助教、康复训练、生活保育、就业辅导等基本服务。对学前至高中阶段的残疾儿童、少年,在现有“三免两补”的基础上增加至“四免多补”,即免杂费、免教科书费、免住宿生的住宿费、免伙食费,补交通费、特殊学习用品费和校服费等。
为了改善特殊教育师资不足,本市鼓励市属高校在师范类专业中增加特殊教育课程,支持师范生在实习期内安排一定时间到特殊教育学校实习;根据特殊教育发展需求,扩大特殊教育师范专业招生规模,支持市属高校增设特殊教育相关专业。
据透露,北京市还将在通州区规划建成一所服务全市的集教育教学、医疗康复、人才培养、科创研发和国际交流等功能于一体的高水平现代化特殊教育中心,通过高端引领整体提升特殊教育公共服务品质。(记者 牛伟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