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巍巍宝塔山,滚滚延河水。回望百年征程,延安这片红色热土见证了中国革命从挫折走向辉煌的伟大历程,孕育了延安精神。20世纪60年代,10万中原儿女凭着一锤一钎一双手,建成了1500多公里的“人工天河”,锻造了红旗渠精神。延安精神、红旗渠精神是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是我们党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我们战胜困难、赢得未来的精神力量。
10月26日至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省延安市、河南省安阳市考察。在刻下当年300名青年奋战故事的红旗渠青年洞,总书记语重心长:“红旗渠精神同延安精神是一脉相承的,是中华民族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忆,永远震撼人心。年轻一代要继承和发扬吃苦耐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摒弃骄娇二气,像我们的父辈一样把青春热血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广大青年应以怎样的精神状态奋勇前行、不负使命?我们请各行各业青年代表讲亲历、话感受,并特邀曾参与红旗渠建设的老英雄、宣讲延安精神的老党员深情寄语。
【一线讲述·青年感言】
艰苦奋斗,走出致富“金道道”
讲述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陕西甘泉县水政水资源管理办公室派驻石门镇魏家沟村第一书记 崔院强
2017年7月,我被组织选派担任石门镇魏家沟村第一书记。一开始,我干劲满满,却有种“老虎吃天,无法下爪”的感觉。于是,我想方设法融入村里,通过跟老支书老党员唠家常、入户走访、实地查看,一步步摸清了村里的家底,做到“村情户情一口清”。
作为县水资源保护中心干部,我为魏家沟争取实施了生产生活用水项目,修建储量达200立方米的灌溉渗水井1座,人饮水蓄水池3处、集中供水点2处,实现了自来水入户全覆盖。用上了干净清冽的“幸福水”,村民们认可了我这个能吃苦、村情熟的后生。
村上耕地面积小,产业基础比较薄弱,怎么发展呢?思来想去,还是得因时制宜,自力更生,走出致富“金道道”。于是,我多次召集村民商量、讨论,并请专业技术人员做农技培训、效益分析,解决群众技术和销售方面的后顾之忧。
初来乍到,我发现村里的蔬菜大棚土壤老化、病虫害多、效益不高。查阅资料、求教专家找到病根后,我多次到农业部门争取“石灰氮”项目和种植技术指导,全村每棚菜的纯收入从2018年不足3万元提高到2021年6.5万元左右。我还动员群众养殖湖羊2000只、建设日光温室蔬菜大棚64座、种植山地果156亩,形成菜、畜(禽)、果循环发展模式,使魏家沟村成了石门现代农业园区辐射区。
大家你赶我超,致富动力越来越强。2020年,魏家沟村全面脱贫,乡亲们过上了幸福生活。之后,我没有停步,反而干劲更足了。为村上争取基础建设项目,硬化蔬菜园区道路和村巷道;为村活动广场安装健身器材,协调资金维修房屋、水渠……经过我和村干部们的努力,村容村貌焕然一新,老百姓们喜笑颜开。
这两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部分农产品出现滞销。我主动请缨,担任县里“第一书记联盟”负责人,带领全县第一书记统一收购、分拣、包装各村滞销的各类农产品,再利用微信朋友圈等平台宣传促销,为百姓们解决了烦心事。
习近平总书记说:“现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目标已经实现,绝对贫困问题解决了,老乡们过上了好日子,但还要继续努力往前走,让生活越来越美好。”接下来,我会带着全村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把富民政策一项一项落实好,让百姓生活越来越红火。
接力奋战,让红旗渠安全高效运行
讲述人: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水工结构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 张宏伟
2017年,在红旗渠引水工程修建60周年前夕,我有幸参与了“红旗渠安全评估服务”工作,亲身体会到了先辈们修建“人工天河”的艰辛与顽强,感受到了这一工程的伟大。在工作中,我随着指导老师们身背检测仪器、头顶炎炎烈日,勘察红旗渠总干渠、第一及第二干渠。在勘察红旗渠总干渠时,渠道大多位于半山腰,临空侧的渠顶仅1米宽左右,无法行车,不少老专家沿着总干渠连续3天徒步70多公里,对主要干线进行了细致周密的安全检查,磨坏了鞋、累弯了腰,却毫无怨言。我们这些后辈看在眼里,敬在心中。
我负责的主要工作,是红旗渠引水工程中曙光渡槽的三维有限元分析与安全评价。由于建造年代久远,许多设计资料已经缺失。我在红旗渠管委会的协助下,几经周折,终于找到了尘封已久的纯手绘图纸。那规范的线条、工整的文字,处处展现了科研人员严谨用心、精益求精的精神。
为了真实还原曙光渡槽的细微构造、复杂地层及运行条件,我根据图纸开展现场勘察、安全检查,耗时数月,一点点构建起曙光渡槽的三维模型,并进行计算分析研究。虽然遇到了很多困难,但我咬着牙始终坚持,最终获得成功。当该项工作被评价为“对曙光渡槽的超龄运行与安全评估具有重要意义”时,我感到无比快乐与充实。
每每想起这段宝贵经历,我都骄傲不已。能够与先辈们接力奋战,服务红旗渠引水工程,我倍感自豪。对我们新一代水利人来说,矢志科研攻关,以新技术、新方法确保红旗渠引水工程安全高效运行,是光荣的职责,也是巨大的幸福。
让群众在家门口有“医”靠
讲述人:宁夏银川市碧水蓝天社区医院医生 韩登苗
这些年,随着大健康观念深入人心,拥有自己的家庭医生成了件时髦事。我所在的社区就有两万人签约家庭医生,占常住人口的近一半。
起初,“签”起来容易,“约”起来难。以前我们社区卫生服务站一共十来个人,全科、专科医生更少,常常是“精准服务有心无力、上门服务人手不够、居民认可度满意度不高”。去年,宁夏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水平和能力,试点建设社区医院。我们也抓住机会,和银川市中医医院结成医联体,共享优质医疗资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升级为社区医院,医生增加到60多人、床位增加到52张,新设了20多个临床科室。专家团队还常态化下沉社区医院,让居民们在社区就能享受大城市医院的康复医疗,为家庭医生履约提供了更大空间。
硬件到位了、阵地扩大了,服务居民也得更主动了。我们干劲十足,白天黑夜连轴转,为签约居民建立“一人一档”,为易被忽略的人群开展免费健康体检,再根据不同人群的健康需求,提供精准化“菜单式”服务。比如,针对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患者,我们长期跟踪、提供个性化治疗方案;对于行动不便的术后康复人群,我们上门帮其换药;对孕妇、婴幼儿,我们开展定期家访护理……
前不久,银川市中医医院下派了高血压、糖尿病医疗专家来社区医院,成立慢病管理中心,为居民提供用药及生活指导,这下子,我们心里更有底了。今年上半年,我们又签了一个社区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委托协议书,服务居民增加到7万多人。为了提高诊疗效率,我们尝试接轨“云”服务,通过互联网医院在线问诊。这样一来,居民有个感冒咳嗽、头疼脑热,再也不用挤破头往大医院跑。全科大夫首诊、专科医生解决疑难杂症,在家门口就能做治疗,费用比在大医院少了一半,买药最多能报销60%。花一级医疗机构的钱,享受三甲医院的服务,群众拍手称好。
下一步,我们还打算打造针灸理疗、老年病等专科门诊,不断推动分级诊疗在基层落地,让群众在家门口有“医”靠。工作越来越多,我却甘之如饴。青春就是用来奋斗的,我愿用一生中最好的年华,释放出最大的光和热。
【老党员寄语】
倾情讲述延安红色记忆
讲述人:陕西延安市宝塔区政协离休干部 折正千
我是土生土长的延安人,一直在党旗下成长,至今已有69年党龄了。
党的二十大闭幕不到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就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瞻仰延安革命纪念地,为我们上了一堂生动深刻、直抵灵魂的党课。
延安的一草一木都承载着炽热的红色记忆。在我家这样一个普通家庭里,就有3位亲人为国捐躯——“七七事变”后,我的哥哥折金门、折金榜倒在抗日战场上;解放战争中,我老伴的哥哥、地下党员毕瑞生因公牺牲……从至敬至爱的亲人身上,从千千万万英雄身上,我深切体会到了记录历史、赓续传统的重要价值。
从1948年参加工作到1998年离休,再到离休后的这20多年,我始终未曾停止过关于延安精神的资料收集和文史研究。离休后,我抓紧时间参加各种公益活动、全心全意宣讲延安精神,反倒比以前更忙碌了。大家都叫我“延安文史活字典”,这让我既自豪,又深感责任重大。
宣讲时,我常常和学员们一起去革命根据地旧址,招呼大家找块石头席地而坐,给他们讲述当年热血青年们在艰苦环境下自力更生、奋发图强,最终赢得革命胜利的故事。几十分钟下来,虽然裤腿上沾了泥土,身子困乏酸痛,但看到学员们的心灵受到了洗礼、精神无比昂扬,我就感到十分满足。
作为一名老党员,我时刻把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牢记在心。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更坚定了我干好这份事业的信心和决心。虽然已年近九十,但我会继续发挥余热,把延安精神宣讲好,把我们党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发扬好,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幸福生活离不开“拼命干”
讲述人:红旗渠建设特等模范 张买江
“要用红旗渠精神教育人民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社会主义是拼出来、干出来、拿命换来的,不仅过去如此,新时代也是如此。”前几天,在新闻上听到习近平总书记参观红旗渠纪念馆时的话语,我的热泪禁不住流了出来。
总书记的话说到了我的心坎上。要奋斗,咋可能没有牺牲?我的父亲张运仁和其他80名烈士,就牺牲在红旗渠建设工地上。没有他们拼命地干,没有他们的鲜血和生命,就没有今天的幸福生活。
父亲牺牲后,母亲送13岁的我去修渠。临行前,母亲含泪嘱咐我:“不把水带回来,就不要回这个家。”
在红旗渠建设工地上,我年龄最小。大家照顾我,让我做轻活,可我就是拣重活干。不到一个月,母亲做的新鞋磨破了,脚底板磨出血泡,我一声不吭,咬紧牙关接着干。从背钻到撵钻、放炮……一刻也不肯放松。
十年苦干,终于引来了幸福水。1965年4月5日,红旗渠总干渠建成通水;1966年4月,渠水流到了我的家门口——桂林镇南山村。
红旗渠建设劳模大会结束后,我一口气跑回家,进门就喊:“娘,我把水带回来了。”母亲眼泪止不住地流。
修渠结束后,我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努力宣传红旗渠精神。1988年,我的儿子张学义到红旗渠上工作。现在,他仍然守护着红旗渠的支渠。红旗渠与我家结下了不解之缘,红旗渠精神就是我们的传家宝。
退休后,我到红旗渠干部学院当了一名劳模讲师。今年,我74岁了,只要身体允许,就要把红旗渠精神一直讲下去。我经常对年轻人说,今天赶上了这么好的光景,一定要跟着党拼命干、踏实干,让生活越来越幸福。
项目团队:光明日报记者 张胜、王胜昔、张哲浩、王建宏、张文攀、王斯敏 光明日报通讯员 郭山宝、叶树峰、钱友辉
《光明日报》( 2022年11月02日 0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