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长沙3月21日电 题:“只要努力就能拥有幸福”——湖南80后“拐杖妈妈”的逆袭人生
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帅才
“我是一个女人,我渴望做母亲。”曾患上小儿麻痹症的她从小就失去了自主行走的能力,接受过多次骨科手术。然而她却冒着风险两度剖腹产,生育了一儿一女。她说,“疾病剥夺了我行走的能力,却夺不走我追求幸福的权利。”
一路上,她拄着木拐杖,走出了贫穷的山沟沟,考上了研究生,收获了梦寐以求的爱情。毕业后,在残联的帮助下,她成为所在公司“学习张海迪小组”组长,帮助数百名脑瘫患儿、自闭症患儿重拾生活信心。有人说,从她身上,看到了一个母亲从骨子里透出的坚强与善良。她就是1985年出生的“拐杖妈妈”齐文英。
身残志坚,学业、家庭“双丰收”
在湖南省湘潭县一个贫穷山沟里,3岁的齐文英看着哥哥在田间奔跑,她却只能双手握住脚,弓着背慢慢爬。
“我2岁的时候,一场高烧突如其来,妈妈拿着家里仅有的500元钱,带我去医院看医生,医生摇着头说,孩子患了小儿麻痹症,不能走了。”齐文英说。
看着萎缩的双脚,齐文英不甘心“爬”一辈子,她练习扶墙站立,一百次、两百次……对于普通孩子轻而易举的动作,她要用尽浑身力气,并依靠外力才能勉强完成。
时光匆匆。一转眼齐文英7岁了,当看到别的孩子背着书包经过家门口的时候,齐文英萌生了读书的念头,她说,“爸爸,我要上学!”
看到女儿渴望的眼神,齐爸爸跑到山上砍树,忙活了一天,给她做了一副小小的拐杖。
“读书时,我的成绩名列前茅,读书给了我自信,让我忘记了痛苦。”齐文英说。依靠自己的努力,她考上了长沙理工大学汉语言专业,但就在拿到录取通知书的第二天,爸爸却因肿瘤病情恶化,离开了人世。拄着爸爸做的最后一副木拐杖,齐文英走进了大学校门,她说:“握住拐杖,就仿佛爸爸还陪着我。”
2009年,齐文英本科毕业,考上了研究生,在读研期间,她意外收获了爱情。
“他是法学专业的,每天送我上课,给我打饭,有一天,他和我说,‘不想让你孤单,我以后都给你推轮椅。’就这样,我们恋爱了。2012年,研究生毕业后,我们决定结婚。”齐文英笑着说。
“后来我怀孕了,我骨盆窄,动过手术,医生说生孩子风险大。但我想留下孩子,我要做妈妈。”2012年11月29日,齐文英剖腹产生下了儿子;去年4月22日,她再次冒着风险生下女儿。“很多人不理解我,为什么在有危险的情况下生二胎?因为我要用所有的爱回报爱人。”齐文英说。
找到工作,热心公益,传递大爱
“我相信,人有梦想并为之付出,就会得到回报。”齐文英告诉记者,找一份稳定的工作是她梦想里最难实现的。怀揣着硕士文凭,齐文英在找工作时碰壁多次。2012年,经过湖南省残联的介绍,她进入了福利企业湖南安邦制药有限公司工作。
“在这里,残疾员工有自己的组织叫‘学习张海迪小组’,我是小组组长,这个小组在公司有个‘特权’,可以利用工作时间去社会上做公益。”齐文英说。
“企业有141名残疾员工,他们靠自己的双手得到了应有的报酬,获得了社会的尊重,我把他们都当成自己的弟弟妹妹。”安邦制药董事长陈飞豹说。
陈飞豹说,2011年,公司发起成立了“学习张海迪小组”,鼓励残疾员工以张海迪精神为旗帜,自力更生,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7年间,“学习张海迪小组”的成员在齐文英的带领下,走访慰问了上千名脑瘫、智障、自闭症、留守儿童等群体。安邦制药在全国40多个城市开展了公益助残活动,联合残联发动了嫩芽基金,向300多名脑瘫儿童捐赠了轮椅。
关爱脑瘫家庭,重拾生活信心
长沙残疾人康复中心脑瘫儿童康复站是齐文英接触到脑瘫孩子的第一站,她在那认识了患儿轩轩。轩轩说:“我的心愿是去动物园看猴子、看大象。”听到孩子简单的心愿,齐文英有点心酸,她决定和同事们带着轩轩和小朋友们去动物园玩。
“我们在公司进行捐款,组织员工一对一帮扶并陪伴孩子们去动物园一日游。孩子们看到老虎、猴子和大象,开心得手舞足蹈,我感到很满足。”齐文英说。
在湘雅博爱康复医院附近的社区住着数百名脑瘫患儿,在一个不足10平方米的出租屋内,齐文英见到了李娥(化名)和一对双胞胎儿子。因为早产,两个孩子大脑缺氧成了脑瘫患儿,为了给孩子治病,她花光了钱。“5年来,为省钱,我没吃过一顿早餐。”李娥看着孩子,内心凄惶。
为了帮李娥重拾生活信心,齐文英和同事多次给李娥送生活物资,鼓励她。看着李娥无助的眼神,齐文英握住她的手说:“你看我,我读了研究生,找了工作,还结婚生子了。只要自己努力,就能拥有幸福。”
“不少脑瘫患儿家长加了小齐的微信。每个月我们都会策划、组织公益活动,我还会带着孩子参加,让孩子接受爱的教育。”齐文英的同事阳华告诉记者。
齐文英乐观的生活态度感动了很多人。今年的3月5日,齐文英被长沙市望城区政府授予“雷锋之星”荣誉称号。“对于脑瘫患儿来说,他们除了医疗援助,更需要得到和健康孩子一样接受教育的机会。期待更多人关爱他们,让孩子们能回归社会。”齐文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