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访谈测试信息6测试信息5测试信息4测试信息3测试信息2




网站首页 > 校园之窗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发挥科研优势——矢志空天报国 培养一流人才 发布时间:2022-09-26 来源:人民日报

  “同学们要抓住时代机遇,以国家需要为己任,为建设航天强国矢志奋斗。”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一节思政课上,宇航学院名誉院长、神舟飞船首任总设计师戚发轫院士的讲授赢得了学生经久不息的掌声。今年89岁的戚发轫院士,是北航首届毕业生。

  为国而生,与国同行。七十载矢志空天报国,北航始终瞄准国家重大需求,着力将科研势能转化为人才培养动能,形成了“厚植情怀、强化基础、突出实践、科教融通”的人才培养方针,打造了具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如何激发青年学生成才的内生动力?北航创立了以厚植空天报国情怀为重点、全方位融入人才培养过程的理想信念教育体系,注重让学生在专业课程、实习实践、就业选择中上好“大思政课”。

  青年思政课教师付丽莎将“两弹一星”元勋故事等融入教学;师生自导自演、讲述“航空报国英模”罗阳校友生平的音乐剧年年上演……通过理想信念教育,空天报国的传统逐渐内化为师生共同的价值追求。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北航注重实施科研优势转化,实现科教融合。“月宫勇士出舱!”“再创世界纪录!”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教授、“月宫一号”总设计师刘红清晰记得,2018年5月15日,“月宫365”实验宣告圆满成功。如今,“月宫”系列成果已产出一批课程和教材。

  这是北航将科研资源融入课程教学体系的缩影。学校推进科研成果进课程进教材,《航空航天结构材料》《航空发动机材料概论》等课程源自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成果;实施名师工程,王华明院士团队、苏东林院士团队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今年,北航发布新时代人才培养领航行动计划白皮书,实施科教融合行动。据悉,目前学校已有大量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

  “团队夜以继日,最终完成了卫星发射!”航天飞行器技术系学生赵旭瑞与同学们参与了亚太空间合作组织大学生小卫星的研制。他说,自己在科研项目中迅速成长。为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学校以综合项目为载体,让学生担当“主角”。同时,依托各类科研平台,构建了“科研导师、实验室开放日、微课题”三位一体的科研课堂计划。“参加科研课堂,让我有了接触科研的平台。”“我在课程中申请了专利。”……在科研课堂上,本科生和良师益友一起提出问题、寻找答案,科创能力得到强化。

  面向未来,北航正向着加快培养新时代卓越工程师、服务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目标迈进。今年8月,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迎来了首批新生。学院致力于培养爱党报国、敬业奉献,具有突出技术创新能力、善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人才队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将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始终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推动科研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打造一流人才培养能力,扎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书记赵长禄说。


  《 人民日报 》( 2022年09月25日 05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