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记者 王连香
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奋斗是青春最美的底色,广大青年在拼搏的青春中成就事业的华章。
2021年8月,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邱志杰带领团队来到北京盲校,为这里的孩子上了一堂特殊的艺术课。用聆听感受节奏音律,用触摸感知百态参差,他们或许不能看见这大千世界的丰富色彩,却能用心感受这广阔天地的绚烂多姿。
这也为邱志杰带来了难忘的美育实践经历。在他眼里,这些盲童能写诗、会编故事。“他们是懂美的。”邱志杰说。
邱志杰介绍,基于盲童对声音敏感的特点,他们尝试单独为孩子们编排“诗剧”。做木偶、编故事、写台词……在创作这部名为《光明和黑暗》的诗剧过程中,盲童在艺术的启蒙下迸发出惊人的创造力。
“有一个女孩,一开始上课时总是蔫儿蔫儿地,可到后来她‘语出惊人’。她说,光明和黑暗应该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
在排练过程中,老师和孩子们甚至还琢磨出了一套用声音做暗号的办法,从而在舞台上可以相互感知位置。
邱志杰通过许多个这样的案例得出结论,艺术并非可有可无,而是关系到心灵的成长、创造力的发掘、自尊心的养成。“一旦能够感知到美,你才可能拥有终极的自尊之心。”他说。
在邱志杰看来,随着科技的进步,视障群体将能够借助更多力量点亮“智慧的眼睛”。目前,听书软件、智能家居等科技产品的出现,使得这些孩子们可以阅读到更多的书籍。他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科技产品来帮助盲童。
他认为,当前需要更多更专业人士的深度参与,着力解决视障儿童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难题,让他们感受到科技给生活带来的巨大便利,激发他们未来对工作、生活、学习的热情与信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帮助到这些孩子们。”邱志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