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济南9月8日电 题:唤醒“沉睡”的资源——我国盐碱地综合利用进入快车道
新华社记者杨文、陈国峰、王越
刚下车,就闻到一股稻香。来到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耐盐碱水稻种植基地,青绿的水稻随风摆动,稻穗已经探出了“头”。土壤含盐量、效益分析、生长决策建议……在实时数据监测中心的显示屏上,数万亩耐盐碱水稻长势一目了然。
“目前正处抽穗扬花期,预计10月底即可收获。耐盐碱水稻种植面积达5.8万亩,预计产量3.7万吨,产值约2.3亿元。”山东滨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田国庆说,目前耐盐碱水稻研发加工衍生产品突破70种。
9月7日至8日,由农业农村部、山东省人民政府主办的盐碱地综合利用国际大会在潍坊市举行,吸引了来自澳大利亚、荷兰等国家的驻华使节,相关国际组织代表,土壤学界知名专家等180多人参会。
与会代表围绕“盐碱地综合利用与粮食安全”这一主题,就盐碱地资源现状与潜力评价、改良实践、生态建设等议题展开探讨交流。
记者从会上获悉,盐碱地在全世界分布广泛,一度被称为土地的“绝症”。我国盐碱地面积约15亿亩,其中可利用的盐碱地约5亿亩。唤醒这一“沉睡”的资源,可有效提高土地增量,实现耕地资源扩容、提质、增效。
“根据中国实践,在改良后的盐碱地种植水稻,平均每公顷产量可达6吨。如果全球盐碱地能多利用1%,相当于世界粮食增产5000万吨,按人均占有400公斤计算,能够满足1.2亿人一年用粮需求。”农业农村部相关负责人说。
据介绍,近年来农业农村部会同各有关方面,实施了一系列措施,协同推进盐碱地改良科学研究、技术示范、开发利用等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我国根据不同盐碱区的特点,建立了数十套盐碱土高效利用技术模式,推动盐碱地综合利用进入快车道。例如,山东省先后改造盐碱耕地达580万亩,创建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盐碱地生物资源与评价利用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11个,培育耐盐碱新品种200余种。
过去,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六户镇只能种植棉花等耐盐碱作物。当地对重度盐碱的中低产田实施土壤改良,科学进行黄河水压碱灌溉,提升对农作物的营养供给能力,同时优选葡萄等适宜盐碱地种植的品种,目前葡萄种植面积已超3000亩,年销售收入近4000万元。
当前,我国治理盐碱地理念发生了变化,从治理盐碱地适应植物,到选育耐盐碱植物适应盐碱地。宁夏大学教授许兴说,宁夏科研人员在河套平原盐碱地上选育了枸杞、玉米、水稻、葡萄等耐盐碱新品种,给白茫茫的盐碱地“披”上了多彩外衣。
世界土壤盐碱化和次生盐渍化问题制约着农业可持续发展,加强盐碱地改良利用对于保障世界粮食安全意义重大。参会的国际代表认为,此次大会展现了中国对土壤健康的高度重视和在国际粮农领域的担当作为。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驻华代表文康农表示,很多国家都在努力推进盐碱地综合利用,其中中国出台政策措施、加强科学研究、注重务实合作,助力全球土壤健康和粮食安全。
盐碱地综合利用是个世界难题,需要不断深化国际合作。大会上发布的《盐碱地综合利用国际大会潍坊倡议》呼吁,各国应共同开展盐碱地资源潜力评估、动态监测评价、技术研发推广等工作,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加强土壤健康国际交流。
“我们要不断深化国际合作,推动盐碱地综合利用,维护全球粮食安全。”农业农村部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