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访谈测试信息6测试信息5测试信息4测试信息3测试信息2




网站首页 > 励志敬业

【奋斗者 正青春·一线故事】易冉:愿做电焊“花木兰” 发布时间:2022-09-04 来源:人民网 光明日报

原标题:【奋斗者 正青春·一线故事】易冉:愿做电焊“花木兰”

【奋斗者 正青春·一线故事】

组装车间里,蓝光四射,焊花飞溅。一名女电焊师戴着头盔、护目镜、口罩,身穿厚厚的工作服,在六尺高的工作台上,熟练地焊接铁路货车的中梁。

她就是中车长江集团株洲车辆有限公司电焊高级技师易冉。

烈日炎炎,车间内温度高达45℃。工作台上没有空调也没有风扇,工作服早已被汗水浸透。豆大的汗珠从额头滑入眼睛,易冉放下焊枪,擦擦汗珠,继续工作。

“这是气体保护焊,不能吹风,否则会影响工艺。”易冉告诉记者,有些特殊材料需要加热到150℃~250℃,才可焊接。为了按时完成任务,电焊工只能迎“火”而上。

铁路货车上的中梁,承载着全车的重量。腹板是中梁上的重要部件,对焊接有着最高等级的质量要求。易冉不敢有丝毫大意:“铁路货车的腹板要把分别为12毫米与6毫米厚的钢板焊接在一起,3条焊缝还有交叉,容易出现焊穿或者焊不透、熔合不好等缺陷。”

2000年夏天,18岁的易冉从武昌技校毕业,被分配到中车长江集团株洲车辆有限公司组装车间底架转台班。

第一次登上六尺高的转台,见到12台焊机一字排开,12簇焊花此起彼落,滋滋的焊弧声像一道气势磅礴的交响乐,易冉被这种场景迷住了,也感到了压力:“在学校,我只学过手把焊,从未试过这种半自动气体保护焊。”

苦练加上悟性,易冉很快在车间施焊量最大、工作条件最艰苦的底转班站稳脚跟,她焊出的一条条焊缝均匀、熠亮,完全看不出是一个新手的作品。

易冉仅用3年时间,就完成了从“技术铜星”到“技术金星”的跨越,是工厂设立该奖项20多年来用时最短的员工。2005年7月,23岁的易冉在全厂报考技师的20多名选手中以电脑绘图第一、实作第一、理论第二的成绩顺利考取集团公司技师资格,成为株洲车辆有限公司最年轻的技师。

2007年,公司出口订单猛增,易冉调入组装车间新产品试制班,参与3支点矿石漏斗车、C80BH、澳大利亚五联平车、巴西车、安格纳车、FMG敞车等所有国际国内新产品车辆的试制,不仅掌握了国际通用焊接标准,而且成为备受赞誉的“国际焊工”,先后摸索出一系列国际先进的焊接技巧。

2007年公司第一次向澳大利亚出口铁路货车,该车世界先进,技术标准采用远超美国AAR标准的欧洲标准。易冉负责核心部件中梁焊接攻关,澳方监造专家苛刻要求中梁焊接所有焊缝咬边为零,大焊角、坡口不能有弧坑。

“如此精准的手工操作,相当于数控机械手的精细标准。”一个半月的试制期间,易冉与另外一名焊接技师日夜守在生产一线。“刚开始我们一直做不到,总是需要不停地返工。”在焊接设备的选配、焊接参数的优化、工装胎膜的调试、传统操作手法的突破等方面,易冉与同事反复试验,最终成功。

“我独创出小规范就地填弧坑的新技艺,焊出首根优质中梁。平时冷若冰霜的澳方监造专家非常满意,对我竖起大拇指。”易冉说,“我最开心的不是创造出新技艺,而是展示了中国工人的素质,让‘中国制造’享誉全世界。”

22年来,易冉完成焊接交付铁路新型货车超过8万余辆。她带领团队参与公司焊接攻关项目试验100余项次,新材料焊接工艺性及工艺评定试验60余项,完成重载高速铁路货车技术创新47个,申报国家专利33项。2015年易冉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2018年12月入选“中国好人榜”。

“都说电焊辛苦,年轻人不愿意干,更不适合女孩子。但我想说,行行有难处,却各有各的乐趣与价值。我愿做电焊‘花木兰’,在焊花下绽放绚烂人生,在奋斗中为祖国昌盛添彩。”易冉说。

(记者 禹爱华 本报通讯员 俞强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