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访谈测试信息6测试信息5测试信息4测试信息3测试信息2




网站首页 > 励志敬业

将艺术注入乡野——一位陶瓷艺术家的乡村振兴实践 发布时间:2022-08-15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郑州8月14日电(记者桂娟 史林静)盛夏的伏牛山谷,青山叠翠,溪水潺潺,进入雨季,山里总飘着化不开的水雾。入夜,一串串大红灯笼亮起,三彩釉画拼成的作品《八方门神》流光溢彩,上千只陶碗组合的壁画《宙》大气磅礴……村口的这座房子曾住着一对普通农家兄弟,现在成了文艺气息浓郁的三彩展览馆。

  位于河南省洛宁县罗岭乡的前河村花树凹一度极其贫困。2015年,洛阳三彩艺术博物馆馆长郭爱和在这里打造了洛阳三彩陶艺村。如今,艺术正以它特有的力量,让当地的乡土重焕生机与活力,游客络绎不绝,生活在大山里的村民第一次在家门口有了种地以外的收入。

  郭爱和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从业30多年来,他获奖无数,但有一个最特别——2020年度河南省扶贫攻坚奖“创新奖”。

  深山里的艺术公园

  山间芳树遍植,花谷梯田蔓延,传统民房、窑洞、红灯笼点缀其间,以陶缸、三彩为基础的创意作品随处可见,这个位于伏牛山深处的小村,俨然一副乡村艺术公园的模样。

  而在过去,这里却是“连要饭都要不到的地方”。“村里没有路,都是踩出来的羊肠小道,吃水全靠去外面拉。”2013年的一次踏青,让这个隐于大山深处的古村进入了郭爱和的视野。

  “缸是陶瓷文化发展的见证者,仰韶文化时期,人们就制作了各种造型的缸,华夏五千年不熄的窑火一直传承到现代。”郭爱和说。将村庄的文化底蕴与自身所长结合,郭爱和决定用陶缸为这个小山坳的艺术打底。

  2015年,郭爱和带领洛阳三彩艺术博物馆的陶艺团队入驻前河村花树凹,以艺术家的眼光重新审视和设计这个小村落。

  “我们的目标是把乡村装点得更像乡村,把自然呵护得更加自然。”郭爱和说。如今,走遍花树凹,最显眼的莫过于随处可见的大陶缸。以前用来汲水、炊煮、储物的陶缸被注入新的生命,经过巧妙排列组合,形成了一件件极具艺术性的陶艺景观作品。从高处俯瞰,由6666口陶瓷大缸组成的大型装置作品《容》,宛如美丽少女,伫立山谷之间。游客沿着陶缸铺设的“陶瓷之路”拾级而上,观赏着山间错落有致的梯田和花谷。

  “艺术寻找乡村 乡村也在呼唤艺术”

  行驶在罗岭乡的山道上,每个村的入口处都立着一个醒目的牌子,由夯土和青砖组成的三彩标识下,刻着村名。

  在打造三彩陶艺村的同时,郭爱和发现,乡村也在呼唤艺术。“乡村建设不仅要绿化、亮化和硬化,更要有文化和心灵建设,让艺术走进乡村,塑造乡村。”郭爱和说。为此,他义务为洛宁县设计了统一的旅游标识系统,并为罗岭乡14个行政村设计村标。

  “乡村振兴,一定要艺术设计先行,用真正的艺术,驱动乡村旅游和乡村振兴。”郭爱和说。

  为了帮助村民增加旅游收入,项目区内不设食宿接待业务,由搬迁出去的村民负责。曾经困住村民的花树凹成了带富周边的“旗手”,辐射前河、蛇沟、皮坡、路沟等多个行政村,带动1229户群众受益。

  45岁的周龙和结束了在外打工的日子,回到了花树凹负责建筑工程;60多岁的村民韩凤晓负责给员工做饭,一个月工资3000元;53岁的吉青芬是沟桥村村民,农闲时就来洛阳三彩陶艺村种花除草,多的时候一个月能挣2000多块钱。

  离花树凹一公里左右的地方,是花树凹新村。一排规划整齐的民居,从一号院到八号院,住着从花树凹搬出来的8户人家。

  为乡村孩子的美育“填沟”

  夏日的午后,山谷的静谧被一群孩子打破。十来个八九岁的孩子,背着画板,三三两两跳跃在山间的石砖路上,郭爱和走在他们中间。

  最后,他们在一处山泉旁停下了,孩子们各自散开,娴熟地支起画板,打开画笔。这些都是附近村里的孩子,就读于罗岭乡中心小学,利用暑期来花树凹写生。

  7年前,这里的孩子是另外一番模样。

  “2015年在这写生的时候,老有村里的孩子围上来问,这是干啥呢,这是什么笔,甚至还有孩子指着颜料问能不能吃。”郭爱和说。

  “乡村振兴需要一代一代接力,更需要下一代具有很好的美育知识,如果我们的孩子不知美不识美,那未来如何去创造美?”郭爱和萌生了通过举办“当日艺术展”来支持乡村美育的念想。

  “走吧,到花树凹去,为孩子们画,为大自然画,为未来画。”郭爱和发出了一个倡议,邀请国内外艺术家“当日”驻村创作,“当日”举行展览,“当日”进行抢拍,“当日”全款捐赠,善款全部用于乡村适龄儿童的美育教育。

  2015年12月27日,来自全国各地的23名艺术家汇聚花树凹,用画笔把山坳之间的乡土定格,创作43幅作品全部拍卖,筹得善款4.3万元,在罗岭花树凹建立了第一个“美育教室”。

  受到郭爱和的号召,“当日艺术展”的“朋友圈”越来越大,截至目前,已连续举办7届,共邀请艺术家550人次,捐赠作品613幅,募集爱心捐款154.8万元,在洛宁县86所中小学挂牌设立“美育教室”。

  “乡村振兴需要更多有文化内涵、有灵魂、有历史和未来的探索。”郭爱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