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访谈测试信息6测试信息5测试信息4测试信息3测试信息2




网站首页 > 祖国各地

探访湖南岳阳抗旱一线:引“抗旱水” 保“丰收田” 发布时间:2022-08-14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长沙8月13日电  题:引“抗旱水” 保“丰收田”——探访湖南岳阳抗旱一线

  新华社记者周楠

  湖南省岳阳市素有“鱼米之乡”之称,是长江以南的粮食主产区。今年7月8日以来,岳阳市累计平均降雨量为当地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3低位。当前正值中稻、晚稻的生长关键期,当地通过提前蓄水、加强引水、科学管水,努力减少旱灾带来的损失,保障粮食丰收。

  蓄好水

  炎炎夏日,位于岳阳县的刘富湾渡槽里,清水正在流淌。“我们从2月下旬开始,就对辖区内的水渠、渡槽等进行摸排,对查出来的隐患开展集中整治,确保干旱来临时,这些水利设施能用得上。”岳阳县水利局总工程师凤飞说。

  刘富湾渡槽是铁山灌区的组成部分。铁山灌区设计灌溉面积85.41万亩,占岳阳市耕地面积的1/6,是湖南已建成和投入运行的第二大灌区,拱卫着岳阳市这座“湘北粮仓”。

  岳阳市水旱灾害防御事务中心主任曹伟东告诉记者,根据气象、水文部门的预测,今年可能面临干旱问题,岳阳市充分利用强降雨的机会,提前蓄水保水,做好涝旱急转的准备。“在洞庭湖还没降到低水位时,我们组织开启涵闸105处,从湖里往垸内引水约1.6亿立方米,这些水成为目前宝贵的抗旱资源。”他说。

  引来水

  新泉镇是湘阴县最大的农业镇,但最近一个多月,当地降雨严重偏少,部分溪河断流,一些地势较高的稻田出现了开裂。

  “现在正是中稻抽穗灌浆、晚稻分蘖的关键期,需水量大,必须要迅速想办法。”新泉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李云辉说。

  在县里的支持下,新泉镇投入资金180多万元,新增水泵28台(套),新钻机井45眼,疏通水渠约1.1万米,浇灌了10.3万亩农田。

  “看着水流进田里,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地。”看着自家的优质稻长势越来越好,兴新村的种粮大户刘勇脸上露出了笑容。

  烈日下,位于华容县的鲇鱼须河,一台挖掘机正在河道里疏浚。鲇鱼须镇高山村党总支书记张金红说,从7月中旬开始,干部带着村民,采用机械与人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疏浚,并日夜巡查,确保不跑水、不漏水,使得全村5800多亩农田得到了有效灌溉。

  据曹伟东介绍,围绕河渠清淤疏浚、修建临时引水设施、调配灌溉机械等,岳阳市近期累计投入抗旱资金4950万元,组织9.3万人参与抗旱,为121万亩庄稼引来了“抗旱水”。

  管住水

  12日一早,临湘市坦渡镇毛力坡水库的“水管家”余清泉扛着锄头,沿水渠巡查。手机铃声响起,一位村民打来电话:“老余,我家的田今天能放水了吗?”余清泉问了田的位置,跟对方商量:“你们家的还有一点水,隔壁村的田快开裂了,请你再等等。”

  坦渡镇大和村的老人陈四海说,农田间的水源分配问题,点多面广,光靠干部管不过来。以往遇到干旱年,由于管理不力,离水库近的田,水多得漫出来,离得远的田旱得开裂,本就紧张的水资源被浪费,村民之间容易发生矛盾。

  今年夏天,为避免村民争水引发矛盾、导致水浪费,坦渡镇实行“一把锄头管水”,全镇26座水库均配备“水管家”,由德高望重的老党员担任,统筹调度水资源,力保每一亩农田都能及时“喝”到水。

  岳阳市水利局有关负责人说,发挥民间力量,通过科学管水,使水资源得到合理调配,能充分发挥水库、山塘的抗旱功能。

  据气象部门分析,未来一段时间,岳阳市的晴热高温天气仍将持续,后期抗旱形势较为严峻。岳阳市委有关负责人说,全市党员干部将扛牢粮食安全的责任,加强旱灾监测预警,落实好抗旱措施,全面保障城乡居民用水安全和农业灌溉用水需要,确保粮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