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访谈测试信息6测试信息5测试信息4测试信息3测试信息2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孝

"退役中校"1万4千公里支教路:风里雨里,回到山里 发布时间:2018-03-02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沈阳3月1日电(记者于力 龙雷)“这条路,对我而言,如一条时光隧道。在这隧道的两端,一端是都市,一端是山村;一端是家人,一端是学生;一端是妻儿对我早日归来的期盼,一端是我对祖国美好明天的追寻……”这是2月28日开学前,退役中校邱玉君去往山村支教的路上给自己写的一段话。

  50岁的邱玉君是空军某部的一名退役中校,2009年转业到鞍山民航部门工作,2011年10月,邱玉君选择辞职,告别妻女,只身来到辽西贫困山区义务支教,在葫芦岛市建昌县老大杖子乡几所偏远小学辗转教书,如今已经有7个年头。

  从鞍山市到建昌县老大杖子乡的学校,全程500多公里。7年来,邱玉君往返两地已经奔波了1万4千多公里。28日,记者全程记录了邱玉君离开鞍山返回支教学校的过程。

  今年3月1日是邱玉君的第14个开学日,像以往每个学期开学前一样,邱玉君的手提箱都塞满了带给学生的新衣服和各种文具。28日早,邱玉君一遍一遍检查给学生的礼物,生怕漏掉什么。在厨房为他做早饭的妻子一再叮嘱,别忘了多带点衣服和药。邱玉君的身体已经不像以前那样硬朗了,关节炎、肩周炎等一些慢性病逐渐找上身来。

  8点10分,邱玉君登上了去往建昌的大客车。在支教前,他对这个贫困县还仅仅停留在概念上,如今就连这个县最远乡的山山水水他都已经很熟悉了。

  初春的天气,乍暖还寒。雨雪敲打着车窗,望着逐渐远去的城市,邱玉君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敲下了8个字“风里雨里,回到山里”。

  他要坐6个小时的大客车到建昌县城,从县城到乡里还要2个多小时,再步行几公里到学校。支教伊始,他用转业费买了一台小车,开学前拉上满满一车书本文具和新衣服送给学生。2012年2月末,新学期开学前,邱玉君开车途经冰雪尚未融化的山道出了车祸,两根肋骨骨折,必须住院,他却坚持要回校上课,在宿舍一边侧躺着,一边给孩子们上课。看到老师疼得直冒汗,孩子们都心疼得掉眼泪。

  “后来我就不再开车了,我觉得把花在路上的油钱省出来,可以给孩子们买更多学习用品。”此后,手提一个蓝灰色的箱包和一大袋糖果,身背一个肩包成了他每次开学前的“经典形象”。

  山里的太阳落得早,下午4点多,天已渐黑,当邱玉君出现在村口时,在外面玩耍的几个孩子一看到他的身影就围了上来,有的帮忙背包,有的拉着老师的手直说“我想你,老师”。随着孩子们的欢呼声,一些村民也加入到了欢迎的队伍,有人手提着白菜和土豆要送给他,有人把在家里捂热乎的被褥抱了过来,有人甚至要直接拉他回家吃饭。

  7年的辛苦付出,乡亲们看在眼里,他们早已经把邱玉君当作自己的家人。邱玉君一进屋,62岁的李凤兰就把刚炸好的丸子送了过来,“他为了我们的孩子,一个人从城里跑到这来,过得这么苦,我们真是不忍心啊!”

  一年级学生刘玉梦和她的父母也来看望邱老师,她拿出给老师画的画和一封大年初三写的信,信上说:“老师新年好,我想你了,你什么时候回来,我的作业都写完了,你快点回来吧!”

  送走了学生和家长,邱玉君赶紧带上文具,骑着摩托车去家访。每年开学前一天,他都要走访几户贫困人家,有的是送去资助学费,有的是送去文具和新衣。

  齐怡是邱玉君曾经教过的学生,她从小没有母亲,今年过年期间父亲又过世。上初二的她和弟弟靠年迈的爷爷奶奶抚养。邱玉君一直资助姐弟二人学费,将学费交到姐弟俩手上后,邱玉君鼓励他们再苦再难也要把学上完。

  家访结束已经9点多了,邱玉君回到家里,才发现还没烧炕。一个假期没人住,屋里格外冰冷,穿着棉袄戴着帽子还是冻得直哆嗦。“晚上睡觉,我身上裹着电褥子,头上戴着帽子,”邱玉君笑着说,“7年啦,已经习惯了。”

  3月1日早晨,随着太阳升起,邱玉君肩背挎包,精神抖擞地骑着摩托车向学校奔去。又一个新的学期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