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媛
“向前、 向前 、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脚踏着祖国的大地,背负着民族的希望,我们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的歌词,它的作者公木是鞍钢第一任教育处处长。
几十年来,在鞍钢的一炉炉红色钢水里,流淌着不朽的军魂。
鞍钢生产的钢材曾用于制造新中国第一辆59式坦克、第一辆解放牌汽车和第一架国产飞机等“大国重器”。一代代鞍钢人,凭借钢铁般的意志,啃硬骨头、涉险滩、建新功、立新业,一往无前,在不断淬炼中,挺起大国脊梁。
1949年7月9日,新中国第一个恢复建设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鞍山钢铁公司院内,中共中央、中央军委赠送给鞍钢的“为工业中国而斗争”的贺幛高悬,两万多名职工齐聚在机关办公大楼“大白楼”广场,参加盛大隆重的“鞍钢开工典礼庆祝大会”。从此,新中国钢铁工业踏上了伟大的历史征程。
而就在一年多前,这里还是一片“只能种高粱”的废墟。
1948年2月,东北人民解放军总部向四纵、六纵和独一师发出攻取鞍山的命令。经过解放军的浴血奋战,2月19日鞍山解放了,鞍钢回到人民的怀抱。进城的第二天,解放军就张贴出布告,号召鞍钢员工到厂报到。在部队的支持下,一批工人中的积极分子还建立了纠察队,实行武装护厂。
解放初期的鞍钢,虽然是中国最大的钢铁厂,但却饱经日本帝国主义疯狂掠夺和连年战乱破坏,厂区千疮百孔,铁水凝固在高炉里,残存的设备也破败不堪。日本人曾经嘲笑,“鞍钢只能种高粱”。
打铁还需自身硬。为了支援解放军解放全中国,“共和国钢铁工业的长子”鞍钢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不畏艰苦,克服重重困难,打响了恢复生产的硬仗。
1948年底,50岁的孟泰带领全家跟随解放军从通化铁厂回到鞍钢。孟泰忘不了,鞍山解放后,解放军扛来了高粱米和白菜,请孟泰老伴帮他们做饭,这些当兵的有的挑水、有的劈柴、有的烧火,饭菜做好后,还请孟泰一家和他们一起吃。这一餐饭的味道被孟泰深深铭刻在心底,因为这是孟泰全家第一次吃到高粱米干饭。
孟泰曾说:“跟共产党走,棒打不回头”。解放军的恩情激发了他的奉献动力。回来之后,孟泰一天到晚守在高炉旁,将全部心思用于修复高炉,恢复生产,很少过问家里的事。一天,得知厂领导决定发动群众献交器材,孟泰拔腿就往家跑,直奔家里垫东西的两根铁管子,三两下把上面的东西拿掉,伸手就要把拔出来。老伴赶紧拽住了孟泰的手:“老头子,几天也不回个家,回家来也不坐会儿说句话,这是干啥?”
“修高炉用呗!”
“缺了这两根管子高炉就出不了铁啦?”
老伴话音未落,孟泰的脸就绷了起来,半晌才说话:“你这叫啥话?咱不带个头,让谁带头?都像你这样想,工友们家里的东西能交出来吗?咱盼星星、盼月亮,就盼高炉开工这一天。别说是两根管子,就是把咱的命搭上,也舍得呀!” 在老英雄孟泰等人的带动下,轰轰烈烈的献交器材运动在厂里开展起来。
在全厂的共同努力下,经过修复,1949年4月25日,炼钢100吨的2号平炉恢复生产,炼出鞍钢解放后第一炉钢;4月28日,炼钢100吨的1号平炉恢复生产;6月27日,2号高炉恢复生产,正式出铁。1949年7月9日举行的鞍钢开工典礼,标志着鞍钢以奇迹般的速度,进入全面恢复期。
新中国成立后,500多名地县级以上领导干部被抽调驰援鞍钢,成为鞍钢乃至共和国钢铁工业的第一代创业者、开拓者、奠基者,史称鞍钢“五百罗汉”,其中很多人出身军旅,他们将战场上锤炼出的钢铁意志,注入了“新中国钢铁工业的摇篮”。
“五百罗汉”之一、曾经参加过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的谭福润放下了在浙江省政府办公厅的工作,来到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差的工业战线一线。“我不能‘躺在功劳簿上吃老本’,还得去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武森也是“五百罗汉”的一员,曾在解放战争中负伤。来支援鞍钢的时候,他被委以重任,担任鞍钢基建筑炉公司党委书记一职,主抓鞍钢7号炼铁高炉的施工建设。
“一五”时期,鞍钢实施了建设大型轧钢厂、无缝钢管厂和7号炼铁高炉“三大工程”。在国内冶金工业相对落后,全国钢铁年产量仅有200万吨的背景下,“三大工程”的意义不言而喻。
在当时,原有的7号高炉除了地基之外几乎毫无利用价值,仅仅拆除和清理工作就耗费了4个月时间。而且,作为高炉主体的建设单位,筑炉公司既无资料可查,也无经验可循。为了能在最短时间内保质保量完成任务,武森带着专家和相关人员常驻施工现场,边设计边施工,边施工边改进。遇到关键之处,他更是拖着伤腿爬上高炉,监督和指导工作。
1953年12月,以7号高炉竣工投产为标志,鞍钢“三大工程”宣告胜利结束。而在武森等众多干部和职工的努力下,7号高炉的拆除和重建工作仅用时不到十个月,并完成了多项功能的升级和技术革新,鞍钢再创奇迹。
从新中国第一根无缝钢管、第一根钢轨、第一卷热轧卷钢,到产品应用于三峡水利枢纽、“华龙一号”核电站、“蓝鲸一号”超深水钻井平台、港珠澳大桥、神舟飞船等重大工程,在战火中重生的鞍钢,历经七十余年, 钢铁脊梁依旧笔直,钢铁意志历久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