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访谈测试信息6测试信息5测试信息4测试信息3测试信息2




网站首页 > 励志敬业

我在大山修老屋——一位工艺美术师手中的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2-07-16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贵阳7月15日电 题:我在大山修老屋——一位工艺美术师手中的乡村振兴

  新华社记者罗羽

  整整8个月,60岁的国家高级工艺美术师由守义,在西南贵州的大山里改造老房子,从未回过一次东北吉林省吉林市的家。他说,自己已沉浸在助力乡村振兴的事业里。

  “在乡村建设中,我必须融入村民的生活和劳动。”站在一栋正在改造的老屋内,由守义说,只有与村民相互了解,才能确保老屋在改造中的设计、施工等各环节有序推进,“蓝图”得以精准落地。

  2021年11月,应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邀请,由守义关闭个人艺术馆,从老家辗转来到榕江县忠诚镇乐乡村,助力把乐乡村打造成为贵州50个省级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村之一。

  他的任务,是将乐乡村集体“收纳”的十几栋老屋进行商业化、艺术化改造,再交由村集体经营,开放给游客参观体验。

  “乡村振兴首先是产业振兴,老屋改造必须与产业、商业有机结合。”由守义认为,按照乡土味、乡情味、乡愁味“三乡味道”定位,在保持老屋原有风貌的同时,基于产业和商业考量,完善其功能布局、提升其文化内涵,给人以视觉、触觉和心灵上的舒适感。

  乐乡村党支部书记石彦明介绍,乐乡是一个侗族聚居村落,有村民272户、1100多人。弹唱琵琶歌、奏牛腿琴、吃稻花鱼……乐乡村民保留着众多传统民俗。过去,不少村民还用传统工艺加工谷物、磨豆腐、织衣服、打首饰、酿酒等,极具特色。

  乐乐坊、乐鲜坊、乐香酒坊、乐香鱼庄、“知竹尝乐”工坊……结合乐乡的民俗文化和村民的生产生活,由守义将村中老屋改造成不同主题的工坊。

  “比如乐香鱼庄内外,我用废弃的边角木料制作了大小不一、取型于本地稻花鱼的装饰品;乐乐坊中,我把客房的床头和灯罩设计成侗族群众日常弹奏的琵琶和牛腿琴乐器状。”他说。

  坐立秋千、现代吧台、手拉升降送餐柜……由守义还按照现代城里人的生活和娱乐习惯,完善老屋内外设施和功能布局。

  “村民普遍喜爱由老师的创新做法。”石彦明表示,由守义对老屋的改造,兼顾了传统和现代、生活和娱乐,让很多村民深受启发。

  46岁的乐乡村村民吴松明做木匠已有20年,从改造第一栋老屋起,他就跟着由守义。

  “我们这些匠人,一辈子就遵循一个原则:不论是一个雕花纹样,还是一个屋面造型,老一辈怎么教,我们就怎么做。”他说。

  跟由守义一起干活,看他如何通过研究、设计、施工,把创新方案落地,总让人眼前一亮。吴松明也有了创新思路。

  “做乡村建设,规划和设计不能想当然,也不能‘快餐化’,必须立足村俗民情,用心用情深入理解和思考。”由守义说,还要发动和组织村民一起干,力争做到思想统一、行动一致。

  前期由守义在村里开展调研走访三四个月,跟村民同吃饭、唠家常、聊历史,深入了解村中民俗文化和村民生产生活,让后期老屋的改造创新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并逐步获得村民和访客一致认可。

  “我的表哥表姐在贵阳居住,但至今我也没有时间去拜访他们,哪怕过年时也待在村里忙事情。”由守义说,助力乡村振兴的事业时不我待,要赶着时间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