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访谈测试信息6测试信息5测试信息4测试信息3测试信息2




网站首页 > 中华文苑

春秋(报告文学) 发布时间:2022-07-09 来源:光明日报

  【中国故事】

  作者:李春雷(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河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七一前夕,我去河北省乐亭县一带采风。

  这天上午,在大黑坨村东侧一个种植葡萄的塑料大棚旁边,我遇到一位中年妇女。中等身材、肤色紫红、手脚麻利、满脸汗水。

  她的脸上,散布着细细密密的皱纹和隐隐约约的雀斑。那是岁月的脚印,也是一个女人的无奈和叹息。不过,浅浅的叹息之后,便是咯咯的笑声。

  阳光下的笑声,清脆且爽朗,特别是她眼角那一丝丝溢满汗水的褶皱,似乎在闪光,仿佛是一根根导电的钨丝。

  她的名字,李秋梅。

  嗬,李秋梅,李春雷,不仅同姓,还是春秋。

  于是,春与秋相对而坐,便有了一次跨越季节的聊天……

  壹

  1976年4月15日,李秋梅出生。小村的东侧,是清清秀秀的滦河,再往东5公里,便是浩浩渺渺的大海。

  父亲是唐山钢铁厂工人,母亲率领孩子们,在家务农。这种生活条件,在农村属于优越,令人羡慕。只是她唯有姐妹,没有兄弟,是父母小小的遗憾。

  在羡慕和遗憾之中,她悄悄地长大了,浑身上下高高低低,山是山水是水。虽说比不上电影明星,却也是一个乡村美女呢。

  少女的心思,也曾青青葱葱。

  和大多数乡村漂亮姑娘一样,她从小就向往城市的光鲜生活。农村孩子飞出去的途径,只有考大学。但她从小贪玩,爱养小猫小狗,对读书学习没有兴趣。初中毕业后,只读了一个自费中专。又想着当兵,可农村姑娘当女兵,比考大学还难呢。几经努力,终归无成。

  梦想柔软的水,碰到了现实坚硬的山。于是,她只好哭泣着,默默地埋葬了自己的青春。

  那些日子,她的心思迷迷惘惘,总感觉头顶上天空灰灰,有一群乌鸦在盘旋、尖叫。

  1995年,她到北京一家餐馆打工,拜师学做面点。她设想将来开一家饭馆,自己做老板。在北京,她喜欢上了榴莲。那是一种特殊味道,别人掩鼻,她却异常喜欢呢,像雪糕,又似奶脂,酥软甘甜,唇齿留香。

  但是,北京太拥挤、太忙碌,她不习惯。还是回家吧。

  返回小村后,先是在一家饭店做厨师,可乡村食客寥寥、生意清淡。开饭店的梦想,夭折了。

  1999年,她来到唐山港口一家橡胶厂打工,生产自行车内胎。在浓烈的胶皮气味中,她遇到了崔国宾:比自己小两岁,两家相距40里。小伙子憨厚、勤快,虽然不善言谈,却总是嘘寒问暖。

  那一天,是自己的生日,他竟然知道了,送来一个榴莲。

  从此,她进入了恋爱季。

  结婚之后,痴情的小伙子,竟然做通家人工作,搬进她的家里,成为上门女婿。那一刻,父母的高兴,超过了他们。

  踏着生活的原始节奏,婚后的第一个程序便是生娃。第二年,女儿出生了。

  于是,伴随着孩子的哭声和笑声,她走进了生活深处。

  …………

  李大钊的童年,灰色且沉痛。

  1889年10月29日,李大钊出生。降生之前,父亲去世。刚刚一岁,母亲归天。祖父李如珍与孙子相依为命。他时时刻刻守护,把饭菜嚼烂,一口口喂下。为此,村民至今还流传着李大钊吃爷爷“奶”长大的故事。

  李大钊9岁那年,正值戊戌变法。

  有一天,他在同村乡贤家看到一本书,爱不释手,便做出了一个果断决定——抄!

  这本书,正是清末著名维新派人士陈炽所译《重译富国策》。此书原文来自英国经济学家福塞德《政治经济学提要》,较为全面系统地介绍了西方政治经济概况。李大钊的抄录,正是序言及卷一、卷二内容。

  据《文物天地》杂志1987年第2期刊登的《新发现的李大钊九岁墨迹》一文记载:“……书录《重译富国策》共68页,计1.3万余字。”

  昏暗的灯光下,一个稚嫩幼童,歪着头,一笔一画地认真抄写。一本薄薄小书,像一把小巧的钥匙,为他打开了一扇厚重大门,拨开了眼前恍恍惚惚的迷雾……

  此手抄稿真迹,现存国家博物馆。

  贰

  2002年春天,李秋梅和丈夫一起,在自家地里建起了第一座暖棚。

  什么是暖棚?

  就是在土地上挖出一个东西50米长、南北8.5米宽、深约半米的基坑,加以肥土,而后建造一座坐北朝南的暖室。夯土为墙,厚约三米。上面搭松木和竹竿,再覆盖可移动塑料布和草苫,用以保温。

  这一年,他们种黄瓜。

  10月,大田黄瓜已经败落,可大棚黄瓜刚刚下种,瞄准的正是今冬和明春市场。

  冬天来了,外面天寒地冻、大雪飘飘,里面却是青枝绿叶、春暖花开。

  11月下旬,黄瓜开花,杏黄色,像小喇叭,满室清香;从花谢到成瓜,需要21天。看着一根根小瓜,像婴儿的手指,慢慢长大。12月中旬,收获果实,一筐筐、一篓篓,顶花带刺,滴青流翠。

  这样的收获,可直达第二年7月。一个大棚的产量,累计可达4万斤。

  别看收入可观,个中辛苦,有口难言啊。

  大棚温度恒定在28度左右,不通风。全天待在里面,闷热难耐,更何况还要干活。最烦琐的工作就是打叶。瓜蔓上的老叶要及时摘除,否则既容易生菌生虫,又影响通风。

  还有疏果。瓜胎密密麻麻,大小不一。为了保证果品俊朗整齐,需要早早剔除。每天摘除的畸形果,满筐满篓。怎么处理?卖给酱菜厂,变成人们日常食用的酱黄瓜。

  三九天,室外气温零下15摄氏度。进棚之前,浑身包裹得严严实实。可钻进棚里,则需要更换短衣短裤。

  下雪天最苦累。大棚上积满了厚厚的雪,太沉重,必须扫掉。草苫上下都覆盖塑料布,只能用塑料铲,小心翼翼,一点点铲除。一不小心,就会滚落下来,摔得鼻青脸肿。

  第一年,夫妻俩收入2万多元。

  挣钱之后,他们用7000元购置了一辆电动三轮车。

  每天早晨,丈夫开车,带着妻子和朝阳,一同上工。傍晚,妻子驾驶,载着丈夫和夕阳,结伴而归。

  小村的农家生活,也很充实呢。

  2008年4月,她又诞下一胎,一个白白胖胖的男孩。

  一女一子,正是一个“好”字。

  …………

  1907年夏季,从永平府中学堂毕业的李大钊,决定报考更加符合个人理想和志向的新学堂。

  他回忆说:“其时有三种学校正在招考:一系北洋军医学校;一系长芦银行专修所;一系北洋法政专门学校。军医非我所喜,故未投考。银行专修所我亦被考取,但理财致个人之富,亦殊违我素志,故皆决然弃之。”于是“决心投考法政专门学校,幸被录取。”北洋法政专门学校,创建于1906年,位于天津市,系中国最早的政法类学校。

  1908年开始的国会请愿活动,是李大钊早年参加的第一次大规模政治活动。请愿活动试图通过持久而广泛的群众运动,迫使清政府设立国会,进而成立责任政府。

  1910年12月,第四次国会请愿运动爆发。21岁的李大钊参与了全部重要活动,并成为该校请愿活动的重要领导人之一。

  叁

  七年种植,黄瓜大棚从1个发展到6个。最多的一年,利润15万元。

  可种黄瓜,每年一茬,活计繁多,太累了。

  2010年,李秋梅与丈夫商量,决定改种蜜桃。

  蜜桃,也可以大棚种植吗?

  当然!

  只是要改造和提升大棚。新的大棚,更加密闭保暖,便于灵敏地调控室温。这就需要将原来的土木结构变成钢构,并将塑料布覆盖由手工提升为自动化。每个大棚的投资,需要5万多元。

  传统的桃树矮化培育之后,身高只有1.65米左右。

  春天栽树,株距1.5米乘1.5米。进入夏季,露天自然生长。10月开始,大棚覆盖塑料布,加以草苫,白天不见阳光,晚上适当通风。就这样在黑暗中休眠一个月,促使老叶脱光。11月开始,早上把草苫打开,让阳光照进来,傍晚封棚,保持温度。渐渐地,室温从19度升到28度。这样直到12月中旬,当室外的冬天来临的时候,室内的春天也形成了。新的叶芽萌发。1月中旬,桃花盛开,一片粉红。10天后,桃花凋谢,雏桃出世,毛毛茸茸,似青豆,若珊瑚。而后,日日膨胀。140天之后,蜜桃成熟。

  随着经济宽裕,她的梦想又起飞了。

  女儿上学了,男娃也要上幼儿园,难道让孩子沿袭自己的脚窝?于是,她又想起了当年与丈夫一起打工的唐山港。她计划到当地做蔬菜批发生意,并买房,让孩子进城上学。

  进城生活,需要老人跟随。可是,双方老人均不支持。他们不习惯陌生的环境,不羡慕城里的榴莲。

  叹一口气,只好彻底放弃梦想,老老实实地种大棚。

  自此之后,她就重拾早年嗜好,开始饲养宠物,小狗小猫小兔。这些活泼可爱的小生灵,充实了她的生活,激活着她的欢乐。

  在这期间,她和丈夫将旧房全面翻盖,形成了一座别墅式的小院。

  …………

  1913年,李大钊进入东京早稻田大学学习政治本科。

  当时,社会主义伴随着多种思潮来到日本。李大钊很快就熟练掌握了日、英两种文字,多方面接触社会主义思潮,并对马克思主义产生了浓厚兴趣。

  当时国内,正值袁世凯试图恢复帝制。1916年5月,李大钊未及毕业,就提前回国,投入火热的反袁斗争。在全国人民汹涌澎湃的愤怒中,袁世凯大病不起,帝制付诸流水。

  就在这时,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消息传来。

  李大钊敏锐地认识到这不仅是社会主义的胜利,而且是“二十世纪新潮流的胜利”。

  而那时的欧洲,正是“一战”后的满地焦土,先进的知识分子也在冷静地反思所面临的种种问题。群众运动、社会贫富悬殊、寡头高度垄断,成为西方社会头上沉甸甸的三座大山,也成为西方人心头难解的困惑——这是我们追求的世界吗?

  社会主义与马克思主义思潮,作为医治当时社会的良药,为越来越多清醒的头脑所了解,所接受。

  而李大钊,无疑站在了时代潮头的巅峰!

  

  也许是春桃市场已饱和,也许是城市口味变得快。2011年,李秋梅再次改种大棚葡萄。

  葡萄的种植过程,与春桃相似。

  春天栽种,任藤蔓在钢丝网上自然攀附;11月,叶子凋落。而后,人工休眠一个月。12月,开始升温,回归春天,葡萄长出新叶。1月开花。花呈乳白色,细碎,宛若满天星星。半个月后,星星凋谢,葡萄出世,密密麻麻。4月上旬,葡萄成熟,呈紫红色。

  葡萄的管理主要是打粒,即用剪刀切除畸形果。打粒时要格外小心,以免破坏葡萄的整体美。切除部分需要拿出去,避免引起病变。

  另一个环节就是除虫。生态农业,绝不允许使用农药。但大棚里偶尔还是会出现细微的虫情。一旦看到小虫,便如临大敌。于是,在科技人员的帮助下,使用一种纯生物制剂的熏剂,无毒,杀虫也杀菌。

  两个大棚,产量约6000斤,每斤售价13元至15元。

  2012年,李秋梅用6万元,购买了一辆面包车。假期里,全家人到青岛、北京旅游。

  在北京,在当年打工的饭馆里,她以顾客身份用餐。坐在当年的窗下,默默地咀嚼,细细地品味。

  李秋梅的生活,越来越丰富了。

  她喜欢做饭,最拿手的还是面点,饺子、馒头、花卷,白白胖胖,香香甜甜。

  饺子出锅后,她总是先喂食宠物们,大狗三个,小狗一个,小猫一个。大狗与小狗见了饺子,眉开眼笑,而兔子则不感兴趣,摇摇头、皱皱眉,跑了。

  …………

  1920年2月的一天,北京街头积雪深深。一辆马车从城内疾驰而出,向东而去。赶车者是一个身穿棉袍的中年男子,车里坐着一位绅士模样的人。

  他们,正是李大钊和陈独秀。

  自从陈独秀在“五四运动”中被捕后,李大钊便着力营救。陈虽出狱,但北京风声仍紧。为了防止意外,李大钊乔装打扮一番,亲自驾车送陈独秀去天津,然后转赴上海。

  1920年春季,共产国际代表维经斯基来华。李大钊热情接待,并介绍去上海会见陈独秀,筹备建党事宜。

  1920年6月,陈独秀在上海决定成立党组织,初步定名“社会共产党”,但众人围绕命名问题争论不休。苦恼的陈独秀致信李大钊,征求意见。李大钊沉思良久,提笔定音,主张定名为“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从此拥有了自己的名字!

  伍

  日子黑黑白白,岁月青青黄黄。

  匆匆忙忙,已是中年。

  哦,生命中,有遗憾,有惊险,也有危险。

  2015年9月的一天,李秋梅正在自家门口遛狗,被一辆汽车撞倒,顿时昏迷。真是飞来横祸!

  立即送到医院。浑身淤青,脑震荡,治疗一个多月。虽然没留下后遗症,却是死里逃生。

  2018年冬,她和丈夫紧急清理大棚积雪,忙碌一整天。晚上回家后,才想起给宠物们喂食。小狗小猫还算理解,兔子却饿急了,猛地咬了一下她的右食指,登时鲜血淋漓。马上找医生,注射狂犬疫苗。

  不想,意外出现了:严重过敏,头晕心慌,站立不稳,进而昏厥。老公吓得直哭,火速送往唐山市第三医院。血小板数量全面下降!医生直言,如果再来晚些,会有生命危险。

  这一次住院治疗,历时半年,花费4万多元。

  经过这些事故之后,她的人生智慧似乎丰厚许多,生命中增添了本能的小心翼翼,也更增加了格外的豁达和开朗。

  还有,让她内心隐隐忧虑的是孩子们。女儿肖似当年的自己,对学习不够热爱,只考上一所普通大专。儿子呢,也贪玩,玩手机,玩游戏。

  要说她最欣慰的事情呢,就是选对了丈夫。这真是今生最大的福气。

  丈夫崔国宾,不抽烟、不喝酒、不赌博,只爱陪着自己干活。自己每年生日之前,他总是专程去一趟县城,抱回一个最大的榴莲。

  那种美魅的特殊味道,对她来说,最幸福、最梦幻。

  …………

  代表党中央指导北方地区党的工作,李大钊越来越忙。

  北方工农运动红红火火,南方国民革命轰轰烈烈。

  1926年,奉系军阀张作霖控制北京,白色恐怖四处弥漫。

  1927年4月6日,李大钊被捕。

  1927年4月29日的北京《晨报》披露了李大钊遇难的详细过程:“昨日下午党人20名已被绞杀决矣……首登绞刑者,为李大钊。闻李神色未变。”

  临刑前,李大钊神态从容。

  祖父朦胧的泪眼,仁人志士的鲜血与怒吼,无数人的前仆后继,都是为了世界东方这片辉煌而伟大的土地,都是为了让这片土地重新发出它本应拥有的荣光!

  临刑的李大钊坚信,这个艰难的答案已经找到!救国救民的道路,在他眼中从未如此清晰过;一扇全新的大门正在缓缓打开;一个全新的中国,就要屹立在世界东方!

  “不能因为反动派今天绞死了我,就绞死了伟大的共产主义,共产主义在中国必然得到光辉的胜利!”

  陆

  李秋梅夫妇啊,似乎有着用不完的力气。

  这些年,大棚种植渐渐普遍,收入有所降低。李秋梅与丈夫商量,决定在个人爱好的基础上,开拓养殖业。

  2020年3月9日,他们购买22只母羊。

  几个月后,母羊开始产仔。每胎少则1只,多则5只。

  生育3胎的羊羔,母羊可自行哺养。4胎以上,就要人工喂养奶粉,每两小时一次。

  羊羔生下来,闭着眼,软绵绵,叫声格外娇嫩。十分钟后,睁开眼、站起来,蹦蹦跳跳,寻找母乳。

  如果母羊难产,则需要求助专家。人类能够剖腹产,羊类却不能。这时候,专家戴上手套,严格消毒,轻轻地把羊羔掏出来。

  30多天后,这些羊羔就可以被收购了,每只900元。

  让我们再说一说李秋梅与“宝宝”的故事吧。

  去年春天,她家的门口来了一只流浪犬。原来是一只病狗,耳聋。她亲热地迎进门,为它洗澡,又买来消炎药,滴耳油。接着,用掏耳勺,一点点地为它掏耳屎。几天后,狗的病情好转了。

  她为这条狗取了一个名字“宝宝”。“宝宝”见了她,眉开眼笑,摇头摆尾。

  上个月,女儿又抱回两只小白兔。她心里一阵紧张,皱皱眉,但马上就舒展了,高兴地接过来,一如既往地喜欢。

  她的家里,有按摩椅、汗蒸机。最近,又购置了一辆轿车。

  更主要的是,她有着一个踏实的丈夫,一对可爱的儿女,健康的父母,一群欢蹦乱跳的小动物和周围的好邻居,还有满脸的紫红、浑身的力气。

  这,就是她的小康生活,普通又朴实,知足而幸福!

  …………

  李大钊去世后,灵柩多年停放于宣武门外一个庙宇。

  1933年4月23日,家属和许多社会知名人士,为他举行葬礼,将灵柩安葬于北京万安公墓。

  一个月后,他的夫人赵纫兰,因伤心过度,也随李大钊而去。

  多年以来,李赵两人虽聚少离多,但始终不离不弃。最艰难时候,赵纫兰咬牙坚持,供养了李大钊在天津六年的求学。李大钊归国成为教授,更是对妻子宠爱有加。定居北平时,为了让妻子适应,竟然依照老家卧室模样,建造一个大土炕。于是,冬日寒冷,一家人围坐在温暖的土炕上,欢声笑语在小屋里荡漾。

  北平凛冽的寒冬中,仿佛只有这里,才是醉人的春天。

  新中国成立之后,北京万安公墓专门辟出李大钊烈士陵园,将他们夫妻并葬一起。

  而绞死李大钊的绞刑架,则被送入中国国家博物馆,列为国家一级文物,编号为0001。

  柒

  我为什么如此细致地描述李秋梅的平凡生活呢?

  是的,她虽然只是一位普通农民,但她有着一位不普通的邻居。

  李秋梅家的隔壁,就是李大钊故居。

  她的高祖与李大钊的曾祖,是亲兄弟。

  从小,李秋梅就听说李大钊的故事。平时,村里传说最多的话题,也总是围绕着李大钊。

  但是,李大钊早已作古,似乎与她没有什么关系。

  她文化不高,梦想朴实,只知道营造自己的生活。

  我采访的时候,正值六月。滦河大堤上,杂树生花,油菜黄,槐花白,石榴红。那一片片青翠新绿和姹紫嫣红,仿佛婴儿的脸,宛若新娘的羞,在阳光明媚中,摇曳着,弹奏着,咝咝咝,嗡嗡嗡,唰唰唰。那是大地的吟唱,那是太阳的私语,那是永恒的音乐,那是历史的诗篇……

  这些郁郁葱葱与姹紫嫣红,李秋梅早已熟视无睹。她只专心于采摘葡萄,出售葡萄。

  她高兴地告诉我,今年春天已卖出去2500多斤,每斤13元,还有约3000斤,正待成熟。另外,她还有四个大棚蔬菜,也都正在变现。

  说到这里,她又咯咯地笑了。笑声朗朗,像明媚的阳光。

  不仅她,全村皆如是!大黑坨村2108人,680户,1600多个大棚,人均收入21000元。

  她所在的镇,所在的县,也大致如此呢。

  的确,李大钊的邻居,小村的邻居,邻居的邻居,全国的农民,都已过上了小康生活。他们脸上,绽放着幸福的笑靥。

  这,不正是李大钊当年的理想之花吗!

  《光明日报》( 2022年07月08日 1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