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访谈测试信息6测试信息5测试信息4测试信息3测试信息2




网站首页 > 文艺博览

用地方戏讲好家国故事 发布时间:2022-07-08 来源:光明网 人民日报

  闽南语称“信”为“批”。侨批是海外华侨华人通过民间渠道以及后来的金融、邮政机构寄回国内、连带家书或简单附言的汇款凭证。2013年,由广东、福建两省联合申报的“侨批档案”,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名录”。

  一纸侨批系家国。歌仔戏《侨批》是厦门歌仔戏研习中心近年不断打磨的一部作品。该剧曾获第十六届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奖”、第三十四届田汉戏剧奖剧本一等奖,参加了2020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开幕式演出。

  侨批以文字形式承载闽南历史的记忆,歌仔戏则以戏曲形式描摹闽南人的集体情感,歌仔戏《侨批》实现了题材选择与剧种个性的统一。

  侨批故事蕴涵故土乡愁、家国情怀。剧作家曾学文深入研究侨批题材,关注传递侨批的人,他们将性命交予变化无常的大海,每次“送批”都是冒险。怀着对这一群体的悲悯和敬佩,以厦门第一家专营银信汇款的“日兴批局”创始人黄日兴为主人公,《侨批》书写了一段万里乡愁与故土难离的故事。

  歌仔戏《侨批》找到可知可感的着力点,将宏大叙事融入具体的人、物、情。既有主要人物的独特性,又有群像的普遍性,展现侨批从无到有的艰难历程,勾勒出闽南人的生存状态和精神内核。剧中的黄日兴敢拼会赢、有情有义、诚信立业,从一开始为爱情搏命送侨批,之后因同情侨眷,为担负社会责任将生命投注侨批,最终建立批局。剧中还塑造了一群心系家、情寄乡、吃苦耐劳寄“批”回家的闽南汉子,以及一群留守家园等待侨批的人。舞台上的他们,或喜或悲的命运,构成生动丰富的侨批故事。

  全剧情节跌宕起伏,舞台调度灵动。转台以放大的侨批为底板,富有创意和视觉冲击力。“批”成为这出戏的推动力。戏的前半段,因为没有收到“批”,满溢悲苦。戏的后半段,因为有了“批”,充满希望,戏的基调也由此从沉郁走向激昂。全剧由两地两个舞台空间构成,交替叙述着日常的情感波澜。连接两地的侨批,牵动着两地的心、两地的情。每一封“批”,都是一部家史,记录着每个家庭的悲欢离合。

  该剧以时空叠置呈现悲喜对比。比如,剧中女主人公如意无奈出嫁之悲与男主人公黄日兴的归来之喜形成反差。戏中的第一封“批”是如意写给父亲的信,如意念信,在外打拼的工人们在听,仿佛听见的是自己的家书,那是他们内心期待的佳音。

  歌仔戏《侨批》的音乐充分彰显了剧种的力量。在保持剧种特色的基础上,作曲家将交响乐配器手法融入音乐创作。以歌仔戏传统曲牌“大哭调”提炼主题,悲怆厚重的基调蕴含生存的艰辛、命运的多舛、个体的奋斗。无论是主角的独唱、重唱,还是伴唱、合唱,每一句唱腔都精雕细琢,剧种特点鲜明,且因板式变化而富有情感。唱腔伴奏音乐中,琵琶如泣如诉,大提琴沉吟低唱,让观众在旋律中感受那份望眼欲穿的等待。

  闽南有关侨批的故事千千万万,闽南的很多家庭,或多或少都有属于自己的侨批故事。歌仔戏《侨批》展示了那个年代闽南人远渡重洋谋生的生存状态,表现了朴素真挚的家国情怀与责任担当,传达出敢拼爱赢、义气诚信、念家爱国的精神。情感浓烈的歌仔戏音乐,擅长抒情的歌仔戏剧种,成就了一台用地方戏讲好家国故事、重温世界记忆文献遗产的艺术佳作。(李晖 厦门市台湾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