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6月9日电 题:生态美、产业兴、文化昌——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见闻
新华社记者
“微笑天使”江豚等珍稀生物回来了,烟囱林立的化工厂整治了,“灰头土脸”的砂码头消失了……步入仲夏,长江两岸成为沿线居民休闲健身纳凉的好去处。漫步江边,戏水江畔,只见江水澄碧、草木葱茏。
“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2016年以来,在长江上游重庆、中游武汉和下游南京,习近平总书记三次召开座谈会,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把脉定向。他指出,“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必须从中华民族长远利益考虑,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6月8日在四川省宜宾市考察时强调,保护好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是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前提,也是守护好中华文明摇篮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长江经济带11省市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指示,一幅生态优美、产业兴旺、文化昌盛的画卷正沿着长江徐徐展开。
“鱼翔浅底”实现治江历史性转变
“我们在做科研调查时,过去跑了很多江段都捞不到长江鲟,现在一网下去,有时能捞到好几条长江鲟。”
长期从事珍稀鱼类保护研究的西南大学水产学院教授姚维志兴奋地说,长江禁渔以及长江保护法的实施,减少了人类活动对长江鲟的干扰,保护效果十分明显,“这个珍稀鱼类能保住,不会灭绝了!我们正在寻找适合长江鲟产卵的场地,让长江鲟能够自然繁育。”
在重庆市万州区的三峡库区珍稀鱼类驯养基地,一条条长江鲟在江水中畅游。大的长江鲟身长一米多,甩动尾巴时激起朵朵水花。万州区水产研究所副所长颜忠说,目前基地已经成功储备长江鲟亲本100多条,并对长江鲟人工繁殖进行攻关,通过增殖放流,有望增加它们的种群数量。
同为长江生态健康指示物种的江豚也不再难觅踪影。在湖南岳阳、湖北宜昌、安徽马鞍山、江苏扬州……昔日几近绝迹的江豚近年频频现身,成为长江沿线一景。
“巡江的时候,经常可以见到一团团新出生的小鱼苗,数量众多。”在湖北省宜昌市胭脂园长江边,长江航运公安局民警严谨对记者说:“市区滨江一带,时常能看到江豚一家捕食和嬉戏。长江水生生物数量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恢复。”
在安徽省安庆市,由上岸渔民组成的江豚巡护队正沿着长江开展巡护工作,随着巡护船在水面荡起层层波浪,不时能看到江豚跃出水面。安庆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长江安庆段江豚数量已上升到180头至200头。
“鱼翔浅底”成为长江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的生动注脚,母亲河焕发新颜。这在几年前难以想象。那时,经过长期大开发大建设,“长江病了,而且病得还不轻”。
在“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理念指引下,长江岸线综合整治攻坚,沿江化工企业关改搬转绿色转型,长江入河排污口溯源整治,长江流域重点水域10年禁渔,制定颁布长江保护法……生态保护攻坚战在长江沿线打响。
人不负江河,江河定不负人。生态环境部的数据显示,继2020年之后,长江干流水质2021年再次全线年均值达到Ⅱ类,长江流域水质优良的国控断面比例也提升为97.1%,同比增加1.2个百分点。
区域协调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
“马鞍山和南京一体化程度越来越高,不仅是道路、城建等基础设施是一体规划,产业协同、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方面也更接近‘无缝衔接’,企业在这里就像在南京一样!”南京腾亚实业集团马鞍山项目现场负责人易新玉说。
位于马鞍山市与南京市交界的宁马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内,腾亚环境控制智能装备制造及产业链配套项目建设正酣。这是腾亚实业集团在安徽马鞍山落下的“第二子”,有望年底建成,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15亿元、税收1亿元。
马鞍山、南京全部毗邻片区实现跨界一体化发展全覆盖,多个项目建设不断加速。马鞍山市发改委区域合作办公室主任黄嵬说,落实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不仅优化了马鞍山生态环境,还促使马鞍山开展上下游协作,继续答好制造业转型升级这一道老工业城市的必答题。
尽管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种种不利影响,有“中国光谷”之称的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连续实现逆势增长:2022年一季度,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38.6亿元、同比增长8.1%,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2.7%……
“这得益于长江经济带协同联动的整体优势。”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张勇强说,依托创新驱动发展新优势和在产业链上的核心地位,目前的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光、芯、屏、端、网”万亿级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加快发展,正与重庆、合肥等城市携手,打造新型显示产业集聚发展区。
长江黄金水道西端的重庆果园港,一艘艘滚装船、一列列火车陆续抵达,“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在这里无缝连接。
“国内的机械设备、汽摩产品、电子产品等搭乘中欧班列、通过西部陆海新通道运往中亚、欧洲和东南亚;国外的矿石、农产品、机电设备等抵达果园港后,再沿长江分拨至全国。”重庆果园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如今处在开放前沿的重庆,吸引全球资本、区域总部纷至沓来,本地汽车、电子、装备制造等支柱产业加快补链成群。位于重庆两江新区的三一集团西南首个智能化“灯塔工厂”里,约17分钟就能下线一台大型挖掘机。“项目落户重庆,不仅辐射西南市场,还能开拓欧洲、东南亚等海外市场。”三一集团相关负责人说。
山水人城和谐相融
端午假日期间,一场小雨过后,湖北省秭归县屈原镇乐平里屈原庙前的空地上,长板凳、塑料凳交叉摆放,130多名农民诗人围坐在树下,举行今年的端午诗会。舞台的简陋,丝毫没有影响大家的兴致,扎根泥土的农民诗人纷纷登场亮相,楚地原始唱腔在屈原庙上空回荡……
扛过沙袋,做过皮鞋,进过工厂,47岁的农民诗人谭家臣今年专门创作两首诗歌感怀端午。据他介绍,多年来,每逢端午,诗社社员们会回到乐平里屈原庙前,以楚辞原生态的咏叹调,亮出自己的诗歌来怀念屈原。
作为屈原故里,宜昌让屈原文化融入城市肌理。漫步城市街巷,屈原文化的印迹散布其间。
江水不止,文脉不息。
在保护和传承的同时,长江文化遗产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正在加速。从湖北博物馆的文物甜点受到追捧,到沿江多地工业遗址成为“网红”打卡点,再到黄梅戏等非遗短视频屡屡在网上成为爆款……长江文化资源正发挥更大的社会价值。(记者李思远、周凯、汪海月、马姝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