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访谈测试信息6测试信息5测试信息4测试信息3测试信息2




网站首页 > 励志敬业

相知相守,不忘初心——科研夫妻逐梦“碧海蓝天 发布时间:2022-05-23 来源:人民网 新华社

清晨,家住天津滨海新区的秦亮和田会静夫妻早早起床,叫醒孩子、做好早饭……一阵忙碌后,他们便各自赶去工作岗位。

这种千家万户的“日常”,对于秦亮一家来说却很难得——夫妻二人结婚13年,聚少离多是常态。

他们一位是中交天津航道局的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一位是中交(天津)生态环保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作为在同一所学校、同一个领域共同成长奋斗的科技工作者,秦亮和田会静常年奔赴在国家重点工程建设一线。

主持参与天津港、京唐港等20多项国家重点工程建设,参与国内疏浚旗舰“天鲲号”“天鲸号”调试升级工作,参与国内耙吸船“通途轮”设计建造……工作十余载,秦亮破解了数十项国家重点工程建设难题。

亮眼的成绩背后是默默的奉献和付出。2014年,秦亮作为总工程师参与了远海工程项目的建设,跟随首批工程船舶远洋出海。共事的工程师来了又走,而他坚守了近3年,直到主体工程全部完工。

忙碌的不只是秦亮。2017年5月,秦亮结束任务即将返回天津,田会静却作为中交集团首批进驻雄安的专家团成员之一,外派参与到白洋淀生态环境和保护规划工作中。

当时规划方案刚刚完成,为了适应数字化转型要求,田会静带领团队先后在多个水源治理修复工程中进行建筑信息模型(BIM)应用。一年出差200多天、连续3个月高强度工作……在一个由宾馆房间改造的临时工作室里,田会静31天没有出过房间。

辛勤的付出终于迎来收获。2018年,秦亮成为中国疏浚协会首批优秀技术专家。2020年,田会静主导的基于白洋淀内源污染治理试点工程研发的“环保疏浚工程BIM施工管理平台”经天津市科学技术评价中心鉴定为“国际领先”水平。

13年来,秦亮和田会静奔忙在国家重点工程建设一线,为国家科技事业奉献着青春年华。而潜心逐梦背后,是夫妻间的默契互助。

秦亮始终记得,当他在远洋工程项目埋头苦干时,家里曾乱成了“一锅粥”。“孩子发高烧了,妻子整夜照顾,第二天还得继续去工作。”秦亮说。有一次,秦亮的母亲把腿摔伤了,田会静一边带着孩子,一边照顾老人,“母亲上下楼梯都是她背着一步步走的”。而这些事情,秦亮远洋归来后才知道。

这种“隐瞒”,成了夫妻间的默契。“我们参与的都是国家重点建设工程,周期长、难度大,我们都很体谅对方,希望对方能安心工作。”田会静说。

秦亮和田会静相识于天津大学,研究方向都是水利。在田会静看来,秦亮是工科“直男”,在她忙于工作时,他鲜有体恤鼓励,但会周到地把家中琐事做好。“我忙的时候不太能接到他的电话,孩子病了、老人不舒服的事他也不会说,就是为了给我营造一个安静的环境。”田会静说。而这种“不打扰”,就是最大的支持。

在这对夫妻看来,家庭是“爱的源泉”,家人的理解是他们前进的动力。女儿秦添祺上五年级了,乖巧懂事。提起女儿,田会静总会想到几年前的一件事:“有一天婆婆给我打电话,说晚上哄女儿睡觉的时候,孩子看着小夜灯说‘奶奶,你看这个小夜灯,像不像妈妈的眼睛正在看着我?’”说起这些,田会静心疼不已。

如今,那个把小夜灯当成妈妈眼睛的小女孩,已经可以照顾好自己。“爸爸妈妈的项目都很重要。虽然他们去的都是特别远的地方,没时间陪我,但在我心里他们是很优秀的人。我也想和他们一样。”秦添祺说。

今年5月,秦亮和田会静家庭入选“全国最美家庭”。当被问起“什么是最美家庭”时,田会静说:“对于我们科技工作者来说,就是家里的每一个人都有积极向上的家庭观,相互理解支持,这样我们才会有更多时间精力投入到国家建设中去。只有国家这个‘大家’好了,我们的小家才会更幸福。”(记者梁姊、刘润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