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在固定位置执行往复动作的机械手臂,到自由行动、主动与机器配合的机器人;从制造机器人到开发机器人“大脑”;从专注于工业领域到走进日常生活……记者走进国内机器人领军企业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看到随着国内外对智能化生产生活不断提出的新需求,这家企业不断推出新品,加速推动机器人“进化”。
流水线“蜕变”让机器人会“思考”
走进新松公司厂房,一侧产成品区域内,红色的机械手臂在程序的驱动下,不断扭动着“身躯”。现场的程序员正手持设备进行最后调试。
“这种固定在生产线上的机械手臂是我们过去的主打产品,现在我们主攻智能车间的一体化设计。” 新松公司现场调试工程师说。
厂房的另一侧,一台台在地面磁条和二维码导引下自动运输物料、主动避让行人和障碍物的移动机器人,显示出当下智能车间的发展趋势。
新松公司移动机器人事业部技术总监高峰说,传统的智能工厂多是“流水线”模样,各类机械手臂代替产业工人不断重复固定动作。如今的智能工厂,更多的是一个个智能化生产模块,机器人在其中穿行,甚至可以相互配合。“产品升级换代也不需要把整条生产线换掉,只需要对模块重新排列,或对机器人重新编程就可以。这就需要智能化解决方案。”
柔性生产、个性化定制,对“会思考”的机器人提出了新需求。“更先进的产品是移动底座搭载机械手臂,并辅助以视觉系统。这些机器人行走不需要地面磁条导引,可以主动避让行人,可以和其他机器人配合生产。”高峰说,如何实现配合,就需要机器人的“大脑”更加强大。“最近几年,国内智能化移动机器人的需求量快速增长,我国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升级在不断提速。”
机器人走进千家万户不再遥远
一张植入了眼控系统的床,当坐到上面的老人用眼睛注视床板上屏幕几秒后便开始变形,背后靠垫缓缓将老人托起;一款看上去与普通轮椅相差无几的轮椅,因为长了“芯”,能够实现上坡时提供助力、下坡时提供阻力,同时还能纠正倾斜,防止摔倒……
新松公司厂房内的一片区域内,展示着一系列与生活相关的新产品。从生产到生活,这家企业迈出了全新的一步。
新松公司医疗与服务机器人事业部技术总监包仁人说,这是新松2015年开始孵化的新板块,2018年开始不断推出新产品。“从规模看,这是新松公司很小的一部分。从前景看,这是新松未来战略布局的重要一环。”
产品展示区域内还展示了人体外骨骼等科幻电影里常见的机器人产品。“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这类辅助型机器人将越来越受欢迎。”包仁人说。
不只是新松公司针对老龄化社会推出的这些辅助型机器人。近年来,适合年轻人的辅助健身机器人、适合儿童的陪伴类机器人等也接二连三出现在市场上。就在北京冬奥会会场,会泡茶冲咖啡的接待机器人、能带路的导航机器人、提醒你戴口罩的防疫机器人等也吸引了世界的目光。
广阔市场与激烈竞争助推技术迭代升级
2022年初,针对安装在隐蔽工程内的构件焊接的复杂特点,新松研发的埋件机器人智能焊接系统,成功应用于中国葛洲坝集团机电建设有限公司;
2021年,一汽解放J7智能工厂内,新松开创性地将移动机器人双车联动转弯技术在重载、超长物体运输环节投入应用,终结了国内重卡装配线只能“一线到底”的尴尬局面;
疫情期间,新松公司研发的方形的配送机器人穿行在医院隔离区内配送药物,减少了人与人的直接接触;
……
工业生产、重大工程建设、智能生活不断提出的新需求正推动着新松的研发创新。 “我国市场需求越来越多样,技术竞争也愈加激烈。”新松公司特种机器人BG总裁李庆杰说,机器人研发制造领域已经进入了“不进则退”的时代。
2021年底,《“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力争到2025年,我国成为全球机器人技术创新策源地、高端制造集聚地和集成应用新高地,机器人产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超过20%,制造业机器人密度实现翻番。
“‘十四五’是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的窗口期,是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实现从跟随到并跑、领跑的关键阶段。”新松公司相关负责人说,新松也将聚焦新需求,瞄准核心技术,锚定自主创新这条道路,在机器人领域走向世界前列。
记者:王莹、汪伟、翟啸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