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歌尔股份有限公司,“有问题找王工”是大家的口头禅。
作为公司自动化开发工程师,“王工”王新福带领团队先后攻克自动化设备投入、新工艺研发、生产效率提升等一系列技术难题,成为名副其实的“问题解决专家”。为公司创造巨大价值的同时,王新福也获得了齐鲁首席技师、齐鲁工匠等多项荣誉。
作为东部沿海的经济大省、工业大省,山东从不缺“能工巧匠”,许振超、王进、王钦峰、刁统武、管延安等个个大名鼎鼎。2018年的10位“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山东占两席。
一众齐鲁工匠、大国工匠的脱颖而出,得益于近年来山东省持续聚焦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在全国首例系统编制《山东省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十四五”规划》,策划一系列具有“牵引”作用的激励措施、工作抓手和创新载体;精心打造“劳动竞赛、齐鲁工匠、职工创新创效”三大工程,汇聚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的磅礴“工”力量。
千万职工竞相“赛马”
胸前佩戴鲜花,手捧荣誉证书,台上台下掌声四起……在日前召开的山东省职工创新创效动员大会上,一线职工牛德成、管益辉夺得2021年度山东省职工创新创效竞赛省级决赛的两个特等奖,每人捧回了100万元奖金。
菏泽市成武县农村基层供电所职工牛德成研制的“多功能电力施工车”,有效解决了农村配网工程建设中线路架设踩坏庄稼、大型施工机械无法进场等诸多难题。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的高级技师管益辉提报的“高速列车轮对轴箱柔性加工技术与应用”,将多台数控设备集成联控,实现了多品种混线并行生产和一人多机控制,生产效率提升约30%、人员需求降低40%以上。
现在,越来越多像牛德成、管益辉一样的一线职工,从最初的默默无闻到如今“高光”下的闪亮登场,成为新时代山东产业工人的“新偶像”。
2月28日,山东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创新创优劳动竞赛启动,向全省产业工人发出了新年度创新创优的“动员令”。省劳动竞赛委员会聚焦山东确定的“十强”产业、“十大创新”方面,拉开了100项创新创优劳动竞赛的帷幕。
近年来,山东共组织动员全省职工3300万人次投身各级各类竞赛,采纳职工合理化建议139.2万项,实施技术革新项目23.2万项,获得专利5.84万项。在2021年10月举办的第七届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决赛的6个单项奖中,山东代表队夺得砌筑类团体第一名、包揽个人前三名的好成绩。
匠心“领航”创新
偌大的码头空无一人,目之所及,只有无人驾驶的码头导引车在穿梭,机器人自动拆集装箱锁垫,毫无刮擦和碰撞。
这行云流水的过程背后,是中国智慧港口的“拓荒人”——山东港口青岛港“连钢创新团队”的默默付出:7000多个测试案例,十几万次测试,攻克了十多项世界性难题。在青岛港这座大国工匠的熔炉中,继许振超之后,刘恩磊、郭凯、郭磊、张连钢……一位位夺目的“工人明星”,在这里崭露头角、光芒四射。
在潍柴,“大国工匠”王树军无疑是“男神”一样的存在。一个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普通工人,竟一路闯进世界高科技殿堂,打破了国外技术封锁和垄断。前有榜样,后有追随者,“齐鲁大工匠”、今年刚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的潍柴发动机研究院首席技师汤海威,近年来带领团队开展60余项技术攻关,完成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11项,创造经济效益1.26亿元……
山东将“齐鲁工匠”建设工程纳入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列入各级党委、政府人才发展规划。从2018年开始,每年选树“齐鲁大工匠”10名、“齐鲁工匠”40名,对个人分别奖励5万元、1万元,对其领衔创建的创新工作室分别给予25万元、5万元的经费资助。2021年,“齐鲁工匠”建设工程获评山东省32项改革品牌之一。
自“齐鲁工匠”建设工程启动以来,山东共带动各级培育各行各业工匠人才4.34万名,创建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1.31万个,累计开展技术攻关和创新成果18.45万项,创造经济效益317.56亿元。其中,15名“齐鲁工匠”入选泰山产业领军人才(产业技能类),1人获省长质量奖,3项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
“双创”培育职工“院士”
如何激发职工创新能力?山东的做法是:积极为创新职工加油、为创新创效助力,舍得下大力气培养职工“院士”,让“创新达人”既有“面子”更有“里子”。
在山东省委组织部、省总工会、省科技厅等多部门联合开展的职工创新创效竞赛中,首次参照山东省科学技术奖评选办法,遵循由生产一线技能人才领衔、带动生产一线职工参与、从生产一线发现创新点、创新成果在生产一线转化应用的原则,科学进行成果鉴定,并按照特等奖100万元、一等奖20万元、二等奖10万元、三等奖5万元的标准,对职工创新成果予以重奖,并对特等奖、一等奖成果第一完成人授予山东省五一劳动奖章。
2021年,山东省共层层组织创新竞赛6483场次,参与企业15281家,取得创新成果共177.6万项。经过省级决赛,评选出102项“金”光闪闪的职工创新成果。其中,捧得全省创新创效特等奖的高铁职工管益辉,让中国“高铁巨人”从此换上国产“膝盖”,成果获25项专利,累计创效4.65亿元。
一边选树“亮点”,一边打通“堵点”。针对部分职工创新成果科技含量有待提高、支撑资源不足、孵化转化渠道不畅等“瓶颈”,山东省高起点、高规格打造山东鲁班职工创新创效服务中心,开发建设“鲁班双创网”,开放“双创云展厅”,举办创新讲堂、沙龙、论坛活动等,推动各类创新团队、创新人才在交流互促中共同成长。目前,已有800多万名职工用户注册,会聚了3032家高新企业、340名专家人才、159项创新成果、135家专业检测机构等优质创新资源3775个,已成功孵化转化12项职工创新成果。
既“育苗”,也“润土”。自2020年开始,山东省总工会大力开展全员创新企业选树活动,每年培育省级全员创新企业50家,每家给予30万元经费资助,入选企业及企业负责人可申报山东省五一劳动奖,并优先推荐申报全国五一劳动奖和全国、省劳动模范。目前,山东各级工会组织已培育各类创新企业3200余家,打造市级创新平台550个,为推动职工创新创效、建设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助一臂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