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画
讲述人:湖北武汉非物质文化遗产叶画项目传承人 刘义桥
光明日报记者 夏静、光明日报通讯员 程晓采访整理
落叶,也能当作画布?
没错,片片落叶,蕴含着万物生长、四季交替的秘密。年轻时,我受《贝叶经》启发,尝试着叶画创作。每当黄叶凋零,便激发我的创作灵感,想用艺术形式延续它的生命。至今,三十余载了。
叶画,就是借叶子的形状、色彩、纹理、筋脉、褶皱,依势作画,这是生命与绘画的结合。
所有树叶都能作画?不是的,要叶面大、质地好才行。
为寻叶,我走南闯北,朋友都笑话我是“叶痴”。我最中意的,是热带、亚热带地区的叶,有羊蹄甲、绿萝、菩提叶……
一片树叶变成合适的“画布”,要经过防腐、防霉、防裂、冷热复托、拉皮拉筋等20多道工序,才能“滑如丝、柔如缎”。
叶上作画,可比纸上难多了。纸上画一笔,叶上至少画六七笔。在落叶上着色,更是个难题。苦恼中,我想起莫高窟壁画,跨越千年依然绚丽如新,那是矿物质颜料的功劳。借鉴古人智慧,我不断尝试,终于克服了着色难题。
潜心探索数十年,我独创出一整套叶画制作流程和技法。
荆楚大地人文蕴藉,从来不缺想象力、创造力和浪漫情怀。我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叶画创作。你看到的这几幅作品,《红楼》取材于辛亥革命,《鹿角立鹤》缘自古人想象中的吉祥神物,《越王勾践剑》再现“天下第一剑”的王者气概和不朽生命。再看这幅《女娲补天》,我盯着这片绿萝叶看了几个月,都不敢动笔。你看到了吗?这个叶片脉络就像天地的分界线,小洞下面的纹理如同五个石头。用七分的“天意”作三分的画,让女娲手捧五彩石,立于天地之间。
特别开心的是,2015年义桥叶画被列入武汉市第5批非遗名录,成为对外文化交流的名片。近些年,叶画被“搬进”武汉市一些学校的课堂,孩子们喜欢得很,一个个直呼:“太不可思议了!”
《光明日报》(2022年03月26日 0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