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记者 王建宏 张文攀 光明日报通讯员 杨娜
3月初,宁夏吴忠市金花园社区广场,73岁的仇良明又在为社区老年人免费理发。成为志愿者,仇良明最大的收获就是“感到很快乐”。
在这座城市,像仇良明这样以当志愿者为荣、以开展志愿服务为乐的注册志愿者有30.55万人,超过总人口的五分之一。目前,吴忠市实施志愿服务项目65080个,“有困难找志愿者,有时间就做志愿者”已深深植根这片沃土。
一朵兰花香沁全城
1月26日,一场大雪让吴忠大地穿上了白色“棉袄”。第二天一早,“七一勋章”获得者、吴忠市利通区金星镇王兰花热心小组党支部书记王兰花就召集志愿者来到金花园社区,开始扫雪除冰。
在吴忠,曾经有句传遍全城的顺口溜“吴忠有个王兰花,身后跟着一群‘傻’大妈”,说的就是王兰花和她的伙伴们。这支志愿队伍,可谓“上管天文地理,下管鸡毛蒜皮,内管柴米油盐,外管纠纷扯皮”,越管越“上瘾”。
“谁家娃娃上不了学,她跑前跑后张罗;谁家有重病致残的,她想方设法筹钱资助;谁家有个解不开的疙瘩纠纷,她主动上门协调解决……”说起共事十几年的王兰花,志愿者郭淑玲有太多的感触。
“虽然72岁了,只要还能动,我就要继续扎根基层,做好志愿服务。”王兰花说。
王兰花热心小组从开始的7名成员发展到现在的9万多人,“一朵兰花香沁全城”成了吴忠志愿服务的代名词。
这些年,吴忠市通过购买服务引进落地11个志愿服务项目;以“童心路”救助涉毒家庭留守娃、“她世界”建档立卡户青春期女孩关爱帮扶等全国志愿服务品牌为标准,以社区为依托,培育了36个特色志愿服务项目。人人争当志愿者、人人投身爱心公益,已蔚然成风,“志愿之城、文明吴忠”的城市品牌效应越来越凸显。
一种精神根植心灵
2月28日,走进吴忠市盐池县王乐井乡边记洼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几位村民正在紧张排练自导自演的文艺节目,个个脸上洋溢着喜悦。
“这是咱们文艺队结合移风易俗自己编排的节目,大伙儿用心演,把移风易俗新风尚宣传好。”表演队组织者、老党员苟风明说。
吴忠市把学雷锋志愿服务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主要方式,推动文明实践志愿服务贴近群众、融入生活。“我经常关注‘青春献利通’公众号发布的志愿者活动招募令,只要有时间就报名参加。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要积极投身到志愿活动中,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志愿者李杜娟说。
志愿服务化于小处、融于细节,这种精神深深扎根沃土,根系向四面八方延伸。
在乡村振兴的舞台、产业发展的一线、保护环境的现场,志愿服务无处不在。在吴忠市,12个操作性强的“帮智扶志促脱贫 助力文明振乡风”志愿服务项目,走进乡镇、村社区,下沉实践站所,及时为有需要的人提供服务;依托“文化进万家”等志愿服务项目,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累计开展“我们的节日”、农民运动会等活动1500余场次;33支专业化志愿服务队组织志愿者定期深入基层一线开展奶牛养殖技术培训、酿酒葡萄种植技术指导、网络直播带货等专业志愿服务活动,以新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形式为产业发展提供服务。
一套机制让志愿服务常态化
2月22日11点30分,是学生们的放学时间,吴忠市青铜峡第四小学门口车流人流涌动。青铜峡市公安局城关派出所民警沙桐早早来到这里维持秩序,一起执勤的还有老师和家长组成的一支志愿者队伍。去年,青铜峡市启动“警校家”护学岗建设,推动“公安、教育、家庭”三方参与校园及周边治安防范,探索“警校家”融合管理机制,确保学生开心入校、平安回家。
维持志愿服务长久的生命力,关键在于常态长效的志愿服务体系和管理机制。在吴忠,“有困难找志愿者,有时间做志愿者”的浓浓氛围,离不开加强志愿服务制度体系建设的积极探索。
“我们在全市各级党组织、社区(村组)、学校、企业和社会组织建立了2486支志愿服务队,形成了机关干部带头参与、广大群众积极参与、青少年广泛参与、企业和社会各界主动参与志愿服务的良好局面。”吴忠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李兵说。
走进吴忠市政务服务中心大厅,学雷锋志愿服务站总是一片忙碌。站点虽小,但“五脏俱全”,站内长期有志愿者驻守,提供热水、雨伞、常用药品、失物招领、轮椅等暖心服务,随时有志愿者引导群众前往窗口办理业务。
街头巷尾,这样的小站点随处可见。“我们围绕‘志愿之城’创建目标,按照‘六有一落实’标准,在全市公共场所、景区公园、社区和窗口行业打造标准化学雷锋志愿服务站(点、岗、台)139个,把志愿服务集中起来,把站点布局扩散开来,让志愿者通过这些固定的‘阵地’和‘窗口’,更好地发挥作用。”吴忠市民政局局长杨桂琴说。
作为城市的一张名片,志愿服务也要不断“提档升级”。吴忠市坚持为注册志愿者统一购买人身意外伤害和医疗保险,打造志愿者“平安护身符”;依托吴忠市志愿服务学院、重大志愿服务项目和各类志愿服务组织开设志愿服务专题培训班,先后对5万余名志愿者进行培训;不断探索完善志愿服务供需对接机制,通过“点单”“派单”“接单”“评单”模式,让志愿服务更贴心、更便捷。
如今,志愿服务的微光成炬,似万丈光芒照耀着这座城市。
《光明日报》( 2022年03月17日 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