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访谈测试信息6测试信息5测试信息4测试信息3测试信息2




网站首页 > 中华文苑

《辽河人家》王非笑(长篇小说连载四十六) 发布时间:2022-03-10 来源:中华风采

潘晓鸣和张秀英的黄昏恋婚礼办的热热闹闹,别开生面。诗词学会这帮老家伙好啥的都有,好吃好喝的酒足饭饱。好玩儿的唱个够,跳个够。诗词出众的作诗填词即兴朗诵,博得阵阵掌声。别人作祸完了,酒足饭饱,散席后各奔前程,热闹一场也就完事儿了。唯有赵广信意犹未尽,他心里一直在琢磨二哥的生平故事,尤其是在朝鲜战场上死而复生的故事,太有传奇色彩了。过去自己戴着右派帽子,二哥担着特嫌,他可没敢动这念头。哥俩同一天摘帽儿,他心想这回孙悟空头上没有紧箍咒了,该翻几个跟头了。思路还没捋顺好,改革开放日新月异的形势就把他的思路打乱了。首先是想方设法调入职高,进了城。在职高脚跟儿刚站稳,社会上就刮起了轻歌曼舞的风儿,他做梦都没想到吹吹打打,蹦蹦跳跳唱歌儿能挣大钱?二侄儿解放是学工的,二侄儿媳妇儿刘胜利是学管理的,人家两口子下海就发财了。在人人向钱看的大气候下,歌厅能挣大钱,他家可沾点儿边儿。媳妇儿教音乐学会了弹电子琴,大儿子大女儿随母亲,都有音乐细胞,很快就拉起了小乐队,也开辟了一条挣钱的路。有钱挣别的事就不重要了,写作也就放弃了。现在钱也挣完了,乐队也解体了,大闺女大儿子也送音乐学院深造去了,两口子在学校复职,职高教学不像重点高中和初中恁么紧,没有升学率的硬指标。所以吴艳芝放学就忙活家务,赵广信业余时间便全用在诗词学会的活动上了。

文友潘晓鸣再婚,娶了二哥的恩嫂,就像导火索一样,一下子又点燃了赵广信谋篇多年的写作欲望。他本来与潘晓鸣在诗词创作方面惺惺相惜,比跟别人交流的多,这回潘晓鸣娶了王老党的遗孀,二哥二嫂又找到了报恩的途径,他构思多年的长篇《金达莱》又死灰复燃了。潘晓鸣和张秀英度完蜜月,诗词学会恢复了正常活动,赵广信便找到了潘晓鸣,想和他合作这部长篇巨制。

诗词学会的人都没写过小说,赵广信在报刊上发表过小说也就短篇和微型,连中篇都没尝试过。他构思这部长篇,没二十万字写不完全部内容,所以他想到了与潘校长合作。因为潘校长娶了王老党的遗孀,她更便于在与二嫂的接触中,搜集志愿军的战斗生活。潘校长听了赵广信的构思,觉得从战俘这个侧面写抗美援朝确实能出新,便加盟了赵广信的创作组。赵广信还是在接到二哥牺牲的通知时就看过他们的指导员刘鎏写的战地报道,觉得这人的文笔可以当记者和作家。但当时沉浸在二哥牺牲的悲痛之中,再没多想,自己也没有心思想写作。文化大革命后期,二哥通过知青找到了失散多年的指导员,这传奇故事也让他心动良久。但一顶右派帽子压在头上,他怎敢妄想写作?这回可以放开手脚追梦了,他第一个想到的是潘校长,第二个想到的就是刘鎏,估计他一定脑海里储存很多抗美援朝战斗故事。

赵广信和潘校长跑到沈阳,找到刘鎏,先说了他俩的想法。刘鎏听了非常高兴,他本来喜欢舞文弄墨,只因组织需要,没给他舞文弄墨的机会。参军后由班长升到排长,解放战争就当了连指导员,抗美援朝先当指导员,战争结束升到教导员,转业到中央大企业,当了中层党委书记,这工作上的夹板儿越夹越紧,他就把写作的想法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流逝了。不过,他因为有文化,参军后有写日记的习惯。他和赵广义一样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辗转国内外诸多战场,日记本总是随身携带着。转业了,到地方工作这些日记本可就是他最珍贵的纪念品了。他把日记本借给赵广信和潘晓鸣,算是加入了写作斑子。当然,除了日记本记录的事件,他还可以凭记忆回忆起很多战斗故事,共执笔者提炼成书。

这时候,县政协文史办的人,跑遍全国,采访了当年跟赵广义一样分散在祖国各地,各条战线上的归管处给予不公正待遇的归国战俘。调查材料已经整理成册,印成史料,出书了。政协文史办主任是年轻的中文系本科毕业生,文笔相当好,有理想,有追求,朝气蓬勃的文职工作人员。他读初中时是潘晓鸣的学生,受潘晓鸣影响选择了文科。大学毕业分配到县政协文史办,第一个选题就是采写朝鲜归来的战俘。因为战俘归来在辽河边儿上成立了归管处,数千名战俘集中在这里军训,交代投降情节,绝大多数被开除党籍军籍,受到不公正待遇。打倒四人帮所有人的冤假错案都得到了纠正,政协这本书就被赵广信和潘晓鸣放在案头做了工具书。他们的《金达莱》工程便开工了。

金达莱是朝鲜的国花,如同中国的牡丹。他们要写的是中国人民志愿军英烈们的国际主义精神,用《金达莱》做书名,容易让人误解是写朝鲜女人的,与掌握的素材和构思的初衷不符,只能是暂定名,什么时候研究出恰当的书名,再修订。不过,开弓没有回头箭,赵广信又得到了这么多素材和参考书,他更加信心百倍了。至于书怎么写,能不能写成,那是作者的事儿,也是后话。

回头我们还得说赵广义夫妇陪读自己的儿子,带动张秀英陪读她和王老党的孙子的事儿,这是赵广义这辈子必须做成功的头等大事。如果不把王小宝培养成大学生,将来到地下咋见恩人王老党?安排好张秀英的黄昏恋,高考眼看就来到近前了。这就像跑马拉松,就剩几百米了,分分秒秒都不能松劲儿。干脆把王小宝接过来,与自己的儿子赵保家一起用功。怎样复习课程,怎样劳逸结合,怎样加强营养,保证精神饱满,体力充实地迎接高考,都是小花儿负责。他们的班主任潘老师带好几个毕业班了,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她已经把王小宝视为亲侄儿,赵保家都接了光儿。潘老师将各科的头排老师请来给这俩尖子生吃小灶儿。

根据他们摸底测试的成绩看,高考拿高分是有把握了。下一步是填什么志愿,上什么大学?王小宝听了赵爷爷和刘爷爷讲了自己爷爷的英雄事迹,就决心继承爷爷的遗志,毕业报考军事院校,学好军事本领,保卫爷爷用生命保卫的祖国,随时打败来犯之敌。赵广义没想到王小宝这么有心计?当前学子选院校奔的都是前程,尖子生的梦想是清华,北大。没把握的也是一本二本,选一个好就业,挣钱容易的院校。这烈士的子弟想的不是升官发财,想的是继承烈士遗志,保卫祖国,赵广义激动得热泪盈眶。把这消息传递给指导员,老哥俩又激动一回。对上苍大声疾呼:“王老党啊!你后继有人啦!”

赵广义听了王小宝的志愿,回头问自己的儿子赵保家:“保家!你呢?”

“若取一个,让小宝去。取两个,某俩一起报名。”赵保家早就知道爹爹的心愿。大哥二哥三哥那时受爹爹特嫌的株连没能从军。现在好了,爹爹不但不能影响自己从军,他的身世还变成了自己考军校的有利因素,何不实现爹爹的心愿,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呢!

赵广义给儿子胸前重重的一拳:“好儿子!咱们升旗。”

他上楼后没有在元宝屯家中那升旗设备,国旗还带在身边,便将国旗挂在客厅,领着儿子和干孙子向国旗行军礼,唱国歌。也是在心里向王老党报捷:“王老党!安息吧!咱们后继有人啦!”

谁遵守时间也没有时间遵守时间。赵广义和小花、张秀英三个陪读的,这回又加上潘晓鸣四个陪读的,掐手指头计算高考的时间,高考的日子终于分秒不差地雷打不动地到来了。整个中华大地都是这个日子,都是这个时间。所以,不管是考生,家长,还是老师,主考官,监考员,连站岗的警察都不敢对这个神圣的日子有半点儿懈怠。

考生自不必说,十年寒窗苦,就等这一考跳龙门。考上就是人上人,考不上名落孙山就只能默默无闻做个普通人。曾几何时“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招到亿万人民的口诛笔伐,知识分子臭了恁么多年,如今又成了香饽饽儿。不要说国家的高干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的专家教授,就连县城或乡镇的中小学教员,都给个中级知识分子职称,退休享受正科级待遇。六十年代农村有一对初中毕业的夫妻俩,男的在小学代课,按国家政策转正为正式教师,还评了个中级职称,退休就跟乡镇一把手平起平坐,拿一样多的工资。他媳妇儿在家抱孩子,当一辈子向阳花(社员),跟普通农村老太婆没区别。到老了国家每月给五十元生活费还得感谢国家的好政策。实际上两口子初中一个班,女生比男生学习还好些,男的在教学中整不明白的往往还得回家向老婆请教。所以,连文盲都认识到不考上大学,就别想出人头地。现在有头脑的家长都把督学放在家庭生活的首位,陪读的家长连挣钱的道儿都放弃了。瞪眼盯着孩子的成绩单,你说他们能不重视高考这个神圣的日子吗!

县城设四个考场,校门口的街道百米外就拉上警戒线,一切有噪音的车辆都得绕道而行。考场百米以内的商家虽没停业,但严格要求不得鸣放鞭炮或发出各种影响考试的噪音。交警都集中在考场街区执勤,这几天整个县城庄严肃穆。

校门外设立了家长陪考区,陪考的人数比考生还多,不少考生父母双双陪考,来给参考的闺女儿子壮胆。兜里揣着大票子,考生要啥买啥。这两天参加高考的学子都享尽了人间的最高待遇。

王小宝和赵保家陪读是三个人,陪考可就四个人了,后爷爷潘晓鸣加入了这个战团。县城教育界谁不认识潘校?谁不知道潘校的闺女儿子都大学毕业了,都在县城教育部门工作。他下一代还没到高考的年龄。

“潘校!您怎么来啦?”年轻教师们好奇地问。

“嗷!介绍一下,我的夫人张秀英,她孙子今天高考。”潘晓鸣彬彬有礼地把打扮的花枝招展的后老伴儿介绍给年轻的同事。引来不少羡慕的目光,闹的张秀英一阵阵心热,一阵阵脸红,潘校就爱看老妻脸红的一霎那娇羞表情。所以,今天他格外热情地像所有还不知道他再婚的熟人介绍自己靓丽的后老伴儿。赵广义和小花儿也为他们的迟到的幸福感到无限的欣慰。

王小宝和赵保家分在一个考场,两个教室。他们的班主任潘老师在另一个考场监考。考生都是有备而来,胸有成竹,打开试卷儿,不出所料,没有一题难解。然而,会的不难,难的不会。一个考场的考生也分三六九等,像王小和赵保家这样的尖子生并不是很多。有不少心存侥幸的早就准备好了偷偷抄袭,没经验的便有好学生受了坏学生的拐带,受贿让题,被监考查获,逐出考场,那偷题抄袭的罪有应得,那故意让卷的受拐带被逐出考场,取消参考资格,造成终生憾事,你说冤不冤!王小宝和赵保家早有提防,左邻右座没有熟人,想贿赂他们的,见他们人高马大,一脸威严,也没敢动歪心眼儿。所以他们答卷一帆风顺,几乎同时交卷,走出考场。赵广义和小花儿、张秀英不懂考试规律,只知看考生情绪。见二人神采奕奕地走出考场,不像那些没考好的瘟鸡似的耷拉脑袋出来的,就知道他们八九不离十儿考上了。潘校长没见考题,也不能对照试卷,他的经验是问考生试题难不难?他俩说一点不难,比平时准备的容易多了。这老校长可就胸有成竹了,心想大学生一走,老两口该着享艳福了……

班主任潘老师收完考试卷儿,交了差,便风风火火往这边跑。手里掐着试卷答案,跟俩学生一对答卷,心里乐开了花!这第一张卷儿二人几乎都是满分。

潘校长早就在“君临阁”预定了升学餐。高考这两天所有饭店酒楼家家爆满,没有提前预定的只好到小食部或回家或投亲靠友解决午餐。考生这顿饭怎么吃,吃什么,潘校长可是行家。两个考生四个陪考外加一个班主任七个人,预定了八个人一桌的包间。室内有空调,夏日炎炎,轻风送爽,人人心情舒畅。带转盘的餐桌上了八道荤素搭配的可口佳肴,这俩小子胃口又好,按他们养成的吃饭不说话的良好习惯,得意啥吃啥,很快造个沟满壕平,吃饱喝得,打车回去午睡养神,准备迎战下午的考试。陪考的也各奔前程,回去陪老伴午睡去了。

考试日程两天,四场。考完一场,还有三场。不管是考生还是陪考的家长,精神上的弓弦还是拉的很紧的。预先定好了考试期间进餐计划,两天的午餐由潘校长安排在“君临阁”,早晚由赵广义采购,小花儿和张秀英下厨,做孩子们爱吃的可口饭菜。

下午考场陪考的就剩小花儿和张秀英老姐俩了。赵广义去采购食品,潘校长中午吃完饭一高兴把新媳妇儿领回家潇洒一把,累够呛,张秀英心里乐够呛。心疼地说:“你下晌儿别去了,好好歇歇。”他感激地说:“谢谢!”翻身就睡着了。

到考场小花儿问张秀英:“校长不来了吧?”

张秀英知道小花心里明儿镜儿的,也没回避:“累趴蛋了。咋说他们知识分子也造不过咱们……”

这老姐俩眼看大功告成,考试这两天心情别提有多好了!她们一边儿在陪考区等待考生答卷儿,一边不停地唠着各式各样的体惜嗑儿。

学子十年寒窗,高中毕业就是十二年,才考大学。真正的好学生这十二年日积月累,基础打得很坚固,考试不过是验收,试卷拿到手,轻车熟路,再走一趟而已。王小宝和赵保家原来就是好学生,重点高中都是轻飘飘就考上的。王小宝上高三,家境变迁,差点儿掉了队,若不是赵广义和刘鎏大浪淘沙把他们一家人掏出来,他的求学路也真就走到头了。两位干爷爷鞭打快牛,把他赶回求学路上,让他更充分认识到求学这条光明的路,他能不奋发图强吗!人家的家长陪读都是监督学生好好学习,王小宝和赵保家结对子拼搏,害的俩老太太监督他们休息,生怕把孩子累坏喽。你说这俩小子的学业能不尖里拔尖吗!

考完了,王小宝和赵保家如释重负,长长地吐了一口气,对对答卷,没啥差错,就等报志愿了。他们的家长知道他们考的都挺好,好到啥程度可就不知道了,不过考上是没冒儿了。家长对大学的好赖,门槛儿的高低不恁么重视,只要上了大学,就是脱胎换骨,变成另类了。祖祖辈辈的工人农民,脱颖而出,变成知识分子,祖坟都冒青烟了。王小宝考上大学,赵广义算是还了一份人情债。他欠王老党的不是一般的债,而是一条命!改变了王小宝的命运,就等于还了王老党一条命。王小宝考上大学,对赵广义来说,比自己七个儿子都考上大学还重要。因为王小宝身上留的是烈士的血,王小宝点亮的是烈士英灵的明灯。

赵广义找到王小宝就认准一个门儿,眼前的任务什么都不重要,最最重要的就是王小宝考大学。他把王小宝考大学当成打仗时攻克一个山头,不管有多大牺牲也得拿下这个山头。所以对王小宝的学习,赵广义比他奶奶,比他爹妈不知要看重多少倍!王小宝何等精明,他看得清明透彻,赵爷爷对自己升学的期望值比对他自己亲儿子赵保家升学的期望值高多了!他已经知道做人的准则,他深知自己亲爷爷在赵爷爷和刘爷爷心中占有什么位置。赵爷爷命令自己一定要攻克大学这个山头,他知道这句话的分量。他看过不少战斗故事,他知道军人打仗时攻克山头的意义。大学这个山头拿下来,已经不单单是自己的个人前途问题,而且更体现出老一辈革命军人爷爷和赵爷爷刘爷爷为之奋斗的伟大目标。所以,他复学后更加千百倍的努力了。考完试,答完最后一张卷儿,他跟赵保家才松一口气,深信自己的努力没有落空。赵爷爷和刘爷爷的期望没有落空。

他们的班主任知道他们也相信他们会考得很好。但没看到分数线,一颗心仍然不能尘埃落地,天天注视着网络信息。终于分数线出来了,一眼就看到了赵保家和王小宝的名字,他们毫无疑义地拿到了全县考生的最高分数,成为全县的高考状元。王小宝698分,赵保家比他多一分,699分。他们只差1、2分没突破700分大关,创全县高考最高纪录,在市里也是最高分。一下子出了两个高考状元,谁能比班主任更牛逼呢!

分数线一出来,各大专院校招生的大员便像蝇子见血儿似的一下子都呼上来啦。一本、二本、三本、专科……还有各式各样的技校戴个专科帽子来拣大学漏儿。总之这几天大学招生的都毛丫子了,参加高考的有分数不管多少,花钱就能走人。真正的名牌大学不用下来枪生源,分数够了,自然就去报重点大学。王小宝和赵保家已经超过清华大学的分数线,全县就这么两名,不管是学生,家长,班主任,校领导都认为今年考上两名清华的,是要上校史的。清华没来招生的,就等他们飞蛾扑火往亮处飞了。他们却没报清华,到来校招生的国防科技大为部队招生的办事处报了名。国防科大是前来招生最牛逼的院校了,他们招生的分数线是600分,599分的都不要。全县达到这标准的没几个,差不多的想花钱入学人家都不要。而这两名达到清华标准的考生,分数线超过清华标准,军校也没敢挖清华的墙角,毕竟清华是高校牌儿最亮的。不管你军校培养啥人才,考生心目中绝对是一清华,二北大,军校连二都排不上。军校来招生的知道县里有两名达到清华分数线的考生,不但超过了他们的分数线,而且超过了清华的分数线。达到他们分数线的却满足不了他们的招生名额,正为完不成任务闹心呢,这俩状元找上门来,他们的第一志愿报了军校。招生考官立即召见了他们,一看王小宝和赵保家这块头,这身段,这模样……别说招大学生,招驸马都够料儿啦!心中却起了疑团,这么好的青年,这么高的成绩,怎么不读清华,而读军校呢?

招考官问他们为啥不上清华?他们的回答直截了当,备战高考就是要拿下军校这个山头!考核官听考生把军校当山头来攻克,这可是头一回遇到的考生。考官也是军人出身的干部,跟赵广义一样在战斗中竟攻山头了,便想到这俩小子可能是军人的后代。于是便问他们:“你们的家长是干啥的?”

“我爷爷是烈士,抗美援朝牺牲的。”王小宝知道报爷爷的身世有利于军校录取,所以没报爹爹是下岗工人。

“你呢?”又问保家。

“我爹是抗美援朝老兵。他打过日本鬼子,打过国民党反动派,还剿过匪。在朝鲜立过三次特等功。后来当了战俘,归国后战俘都成了特嫌,我们哥儿七个,爹爹本来都想送去当兵,却因为他是特嫌,没一个当兵的。现在落实政策,他们这批人员再不影响子女从军,我决心上军校,走完老一辈没走完的军旅生涯。清华虽好,恐怕难以实现从军的梦想。”赵保家毫不隐瞒自己的身世,军校录不录取,也就凭命由天了。

“能见见你父亲吗?”

“爹爹送我们俩来报军校的。”

“快请他进来!”

赵广义进来了,不管原来是什么级别,现在人家是上校军衔。自己即便不失去军籍,当时顶多闹个上尉,差好几级呢。进屋先敬个军礼,问声首长好!实际上这首长比他小二十多岁,跟他的大儿子二儿子差不多。

“别叫首长。老人家,您是前辈。您浴血奋战的岁月,我还是军校学生。感谢您老人家把这么好的学生送到咱们部队自己军校深造。不瞒您老人家说,咱们培养的专门人才,不是一般大学能培养出来的。他们将走上国防最重要的岗位,成为钢铁长城的一员。”

“那就好。难得孩们有这志愿,我七个儿子就这赵保家决心从军,这是我这老兵最感欣慰的了。希望院校好好修理修理他,让他成为真正为国家出力的军人。”赵广义后继有人,心情从来没这么好过,见了教官没看年龄,也没看军衔,就敬军礼,叫声首长。

“听说您在朝鲜是汽车连的连长,您儿子将来的使命不是制造汽车,而是为世界最先进的军事装备献身。我们的抗美援朝战争在装备上不如人家,承担了世界战争史上最大的牺牲。这一点您这真刀真枪跟敌人干过的老兵一定比我们体会更深。我们加强培养自己的军事人才,就是要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保卫祖国,保卫世界和平,就是要用最先进的装备做坚强后盾。老爷子,您会看到您的儿子和他这位烈士的后代战友所创造的奇迹的。“军官说。

“这个王小宝不是一般的烈士后代。他爷爷是我们汽车连最优秀的驾驶员,最先进的党员,他一个人开车撞美国军车,消灭好几十美国鬼子,救了全连战友的命,是孤胆英雄。这孩子能有这样好儿学习成绩,也是他爷爷的遗传基因。我费挺大劲才找到他,他家里困难正想不念书了。是我和我们的指导员告诉他要为英雄的爷爷念好书,接好班的,他做到了。能为我们的部队输送两个有志气的青年,也是老兵的心愿。”赵广义把王小宝单独介绍给教官,希望引起重视。

教官说:“放心吧。两个放弃清华上军校的有志青年,我们会让他们的志向成为现实的。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我们是培养将军的摇篮。您送来的这两为学员一定会为您这些贡献生命和青春的老兵赢得更高的荣誉。”

赵广义眼前出现幻觉,一支世界上最强的军队,他的儿子和干孙子带兵冲锋在前,王老党回来啦,和他站在一起,检阅他们的成为军官的儿孙带领的所向披靡的队伍……

他向队伍敬礼,原来是招生的军官向他还礼。他完成了替王老党培养接班人的任务,与军官握手告别。

赵广义送走了上军校的大学生,才想起来好长时间没回元宝屯了。该回去看看老爹老娘了,小七儿中考他一点儿不担心,最后的陪读任务交给妻子,他就登上了回元宝屯的大客车,那里才是自己的归宿。

 

            

四十九   大户

大户赵家虽然各过各的日子,有个大事小情老少几辈人

还联手操办。

赵广义到家,老爹赵忠正领俩重孙子放牛。

“爹!您咋放一个牛?那些呢?”老赵忠快九十岁了,老眼昏花,二儿子走到近前还没认出来,跟自己说话才看清儿子回来了。

“广义啊!大群牛都让牛倌儿赶甸子子上放去了。这条老牛跟我好,就单独在家门口放。上大学的走啦?”老人家见了儿子还是格外亲。

“走啦。”

“听说中状元啦?”

“考上清华了。没去。上军校了。”

“不说清华是头排大学吗!咋还上二排了呢?”

“我战友王老党是志愿军烈士,他孙子也考上清华了,要继承爷爷的遗志,将来当军官,就上军校了。咱保家跟他是好朋友,就跟他一起上军校了。”

“就是你找到那个替你死的王老党的孙子吗?”

“嗯。这小子跟咱保家学习一样好,都考上清华了。他俩要上军校,就让教官选上了。”

“龙生龙,凤生凤,耗子下崽儿打地洞。英雄的后人上军校,准错不了!”

“教官说了,人家是培养将军的院校。”

“不用将军,能闹个团长就比你们这些当爹当爷爷的强多了!哈哈哈……”

“爷爷……”等爷爷和太爷说完话,俩孙子才一个搂脖子一个抱大腿扑到爷爷身上来。

赵广义主要是回来看爹娘,其次才是看孙子。隔辈人可比儿子亲多了。早在城里给俩小孙子买了玩具手枪,孙子上身便从提包里拿出两支枪,一人一支。然后教给他们怎样把子弹压上枪堂?怎样瞄准射击?孙子有了能打子弹的枪,就把太爷给做的木头枪别在裤带上,玩儿起了能打子弹的枪。

“我妈呢?”赵广义打发了孙子问爹爹。

“在家绣花儿呢。”

“还看见了吗?”

“看见了。比我眼神儿强多了!”

“我去看看……”

“去吧。天天叨念您两口子呢!”

赵广义进屋,妈妈正盘腿大坐,在炕桌上做十字绣。八十岁那年娶了俩木匠孙媳妇儿,老太太没啥事儿了,就跟二儿媳妇儿小花儿学会了做十字绣。老人家别的不锈,专门绣“摇钱树”。(440000字)从大儿子开始,不管是儿子孙子还是重孙子,凡是娶媳妇儿成家的,一家一幅“摇钱树”。就盼着儿孙们家家发大财。别人家都有了,就大孙子尕秃子的大孙子大胖娶媳妇儿,又顶门立户成家人家了,当祖太奶奶了,可得给 这第五辈儿人家绣一幅。

“妈!”

“广义!你咋个人回来的?小花儿呢?”老太太戴上花镜能绣花儿,耳朵一点儿不聋,听出二儿子的声音,就知道小花儿没一起回来,她可最想儿媳妇儿。

“小七儿下月中考,考完就回来看您,”

“还没到厂子看看呢吧?”

“没有。先看看您和我爹。”

“快看看去吧,抗美和援朝把厂子整的可热闹了!”当娘的最了解儿子,知道儿子虽然惦着爹妈,也到了老不舍心少不舍力的年岁。他二儿媳妇儿帮俩小叔子办恁大个厂子,当爹的能不惦着吗!

“妈!这是小花儿给您和我爹买的点心。”大包儿小包儿摆一桌子。

“这老远还往回拿!这会儿家门口儿啥都买着了,啥也不缺。”老太太最爱吃萨琪玛,拿起一块就往嘴里填。谁也没有小花知道婆婆得意啥?

“快去吧。俩媳妇儿知道你回来,食堂又得加菜了。”老了,老太太也爱唠叨了。

赵广义辞别了老爹老娘,就奔模板厂。在钱家大院建的模板厂,规模越来越大,设备越来越多,员工也越来越配套了。赵广义进院儿,四儿子赵抗美正指挥一帮人往一辆大货车上装成品模板,这是一家建筑公司直接定的货。

“爹!老六走了?”抗美见爹进院儿迎上来。

“走了。跟王老党的孙子王小宝一起走的。”

“听说王小宝比咱保家就差一分!我王干爹也算后继有人了。”

“好悬那!我和你刘干爹再晚一步,他就彻底退学了。得回你三嫂,要不学籍就找不回来了。厂子咋样啊?”

“还行。哪天都出厂几车成品。”

“咱们挣钱可不能亏待干活儿的。食堂办的咋样啊?”赵广义关心的是干活儿的人。

“没冒儿,你这俩儿媳妇儿,后勤管理越来越有门道儿啦。”

“走,先看看食堂。”赵广义一直信奉赵家监工不如待匠的信条。干活人吃饱喝足了干活才有劲儿。

板儿厂每天中午好几十人吃饭,只孙桂芝和孙桂兰姐俩做饭,尽管只供一顿饭,也够她俩忙活了。好在自家的买卖,干的心胜。他们赶上了计划生育,农村也只生一个孩儿。一人一个儿子,会跑就由太爷太奶经管了。姐俩一扑心儿白天伺候员工们吃饭,夜间伺候哥俩睡觉。都是自个找的对象,别提有多么和谐了!大锅饭也好做,蒸两大盆白面馒头,炖一大锅菜,熬一大锅汤,干活儿的人吃饭不花钱,也没挑儿,都说这妯娌俩做饭越做越好吃。都是农民工,辽河套地区农民吃饭不讲究,家里女人做饭,千篇一律,填饱肚子完事儿。到食堂吃饭虽然顿顿大馒头,那大锅菜,大盆汤孙氏姐妹可是调着样做的,所以就餐的也容易满足。平时中午这顿饭家人和员工一视同仁,原来还给爷爷奶奶单做,吃小灶,后来爷爷喜欢跟大伙儿到大食堂吃饭凑热闹,也就不单做了,连两个重孙子都愿意跟太爷到大食堂抢着吃。太爷说:“大锅饭菜香,你看这俩小子跟大伙抢着吃,造的多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