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访谈测试信息6测试信息5测试信息4测试信息3测试信息2




网站首页 > 文艺博览

从“天文”到“人文”——符号里的中国 发布时间:2022-03-08 来源:光明网 北京日报

  作者:李山

  很多“符号”都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但人们又往往对其一知半解

  文化犹如空气,充满生活的天地,滋养着人们的生命,丰富着人们的生活。《周易》中有一句话:“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还有一句话:“百姓日用而不知。”文化就充乎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然而时常是:它知道你,你却不认识它。这就说到本书的意图:帮助人们认知身边无处不在的文化。

  本书从“天文”说到“人文”,从天地人神鬼说到蠃鳞毛羽昆,从古说到今。内容非常庞杂,涉及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如祥瑞、守护、神圣、人文。很多“符号”都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但人们又往往对其一知半解。

  大家都知道:道教一般把太上老君奉为始祖,而太上老君又被认为是老子。老子不是一个历史人物吗?他是如何成为太上老君的呢?关羽本是一位历史人物,但我们常见道观或寺庙中供奉着关羽像,关羽是如何由人变成神的呢?为何儒释道都推崇关羽呢?行云布雨的“龙王”是随着佛教出现的一种信仰,你知道“中国龙”与“龙王”的区别吗?玉皇大帝与王母娘娘在正规的道教典籍中没有任何关系,那么他们是什么时候被人们视为一对夫妻的呢?在古代,北斗是如何“导航”的,古人是如何根据天象进行四方定位的?古人如何夜观天象?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青铜人的眼睛为何那么大?大型青铜神树上的鸟是太阳的背负者?三星堆还有哪些未解之谜……

  通过符号来了解中国文化

  本书涉及儒释道以及第四空间民俗信仰,无所不包,在编排与分类上力求系统:儒释道的人物造型符号包含着各自的文化发展史,动植物的吉祥元素符号既有士大夫文化,又有民间文化,传统岁时节日与传统神秘图式也都有着自己的内在逻辑,等等。

  除了内容体系化,本书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图像丰富。读图时代,图像的应用更能让我们直观地了解古代中国。全书近三百幅图像,可以说,每一幅图像也是一个符号,其背后则是几千年的文化积淀。有些图像不符合画中历史人物的朝代,却符合图像产生时代的特征。比如孔子像,校园里常见的“叉手礼”的孔子像实际是到了唐代才出现的,汉画像中都还没有这种礼仪,更别说孔子的时代了。还有常见的露着大板牙的孔子像,这实际是受“圣人异象”思想的影响的结果。另外,还针对一些图像纠正了一些“误读”。比如龙生九子中的“霸下”,也就是常见的驮着石碑的乌龟,明朝流行说法说它是龙的儿子,于是它的造型就越来越像龙,成了龙头龟身,而从留存的古画来看,宋以前它就是乌龟的造型。

  书中所涉及的符号很多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了,但人们往往对其背后的文化支撑不甚了解。为了解开这些符号的“密码”,作者对每个符号的生成过程、发展流变、现今影响、寓意与应用等方面都做了详细的探究。日常见到,书中读到,一旦解开某个符号的“密码”,当你再遇到,相信定会为其文化底蕴所折服,同时极大地拓展自己的审美空间。

  符号是一种共同的文化记忆。符号里的中国,就是可以通过符号来了解中国文化。中华民族是以文化认同为基础而形成共同体的,只要你接受了中华文化,就融入了中华民族。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强大的感召力,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的文明一直没有断绝,无论谁来了,都会为其折服,成为“我们”的一分子。几千年的传统文化沉淀,凝聚成具有象征意义的诸多符号。了解了这些符号,也就了解了古人的精神世界与日常生活,以及传统文化对今日之影响。

  总之,传统文化离我们并不远。读罢本书,你就可以略知古今,并随时随地了解传统文化对现代生活的影响了。相信这可以让你的“日常”充满趣味。禅宗说“行住坐卧,无非是禅”“运水搬柴,无非是道”。这本书讲的是传统文化,但落脚点是解说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符号和现象。不脱离生活,方有趣味;不人云亦云,方有深度。这正是本书的追求。

  (作者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