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合肥3月7日电(记者陈诺)熟记数百部质量规章,绘制密如蛛网的电路图,写下动辄千余行的代码,组装大小各异的零部件……在安徽省合肥市西郊董铺水库旁的科学岛——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有一群心灵手巧的女性科学家,她们日复一日地开展纷繁复杂的工作,只为给“星星”点“睛”。
2022年“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前夕,记者走近这里的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光学遥感中心光电技术与工程研究室的航天产品质量保障团队,这支女性成员数量超过七成的队伍,五年来已高效保障我国6颗人造卫星上13个光学遥感主载荷的研制、交付和发射任务。
航天产品质量保障团队的负责人罗海燕是设计光学遥感载荷的“关键女士”。2008年上岛后,她一直专注于研制大气主要温室气体监测仪。“甲烷、二氧化碳等不同种类的温室气体,可以通过精细光谱进行识别。”罗海燕告诉记者,利用这一特性,卫星上的这双“眼睛”可以对温室气体进行监测,助力“双碳”战略行动。
去年9月7日,我国成功发射高光谱观测卫星(高分五号02星)。这颗卫星上搭载的4台大气监测载荷由安光所研制,其中包括罗海燕团队研制的这双“眼睛”,“大气中百万分之一浓度变化的二氧化碳、亿分之二浓度变化的甲烷都能探测出来。”罗海燕说。
走进光学遥感中心的一间陈列室,映入眼帘的便是各种装着镜头的金属箱子或基座,这是航天产品质量保障团队近年来设计的各类光学遥感载荷,动辄超过百公斤,攒出这些家伙并送上天工作,绝非易事。
好在这里有“四两拨千斤”的“她”力量。记者在超净实验室里见到汪筠时,身为团队最年长者的她埋头于灯下,屏气凝神将一根导线焊接在元器件上,这期间换了三副眼镜,直到确保准确无误,才长舒一口气。
实验室的架子上可谓琳琅满目:装在胶囊里的棱镜、大大小小数百种螺丝、小米一般大小的贴片电阻等。这些都要一块块、一根根焊接、拼装在一起。“这是个细致手工活,女同志擅长。”汪筠说。
要让硬件发挥最大作用,软件必不可少。36岁的路美娜是这支航天队伍里为数不多的“码农”。作为软件主管设计师,她要绘制电路图,并对相关部件进行编程,“这也是细致活儿,最长的代码超过5000行。”
卫星上的“眼睛”娇贵:因为是光学器件,需要一尘不染;因为要经受发射、外太空等极端环境考验,需要无比牢固;因为一去不返,没有返修机会,更需“一锤定音”。
这些都在河南姑娘孙真的操心范围内。身兼产保经理、主管质量师、可靠性主管设计师等数职,作为载荷的质量“保姆”,孙真除了要按照数百份质量规章对接多个部门全流程监督,还要设计环境模拟等实验,确保载荷经历“真金火炼”。
“这是个专挑毛病的活,与团队其他同事们都是相爱相杀。”孙真说,哪怕一个螺帽、一个焊点都要仔细检查,否则升空后可能就是致命隐患。
目前,航天产品质量保障团队中有20名女性,分散在产品保障、工艺过程、光机电设计等诸多核心岗位。
核心岗位意味着更多压力。有时候为了更好的完成工作难免遇到加班加点,就需要牺牲自己的休闲时间。“妈妈长大了,为何还有做不完的作业?”“妈妈能不能早点回家?”更多时候,大多已为人母的她们常常遭遇来自孩子的“灵魂之问”。
“当卫星上的‘眼睛’看向地球,也希望更多人借着这双‘眼睛’看到科技战线上女性的力量。”孙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