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访谈测试信息6测试信息5测试信息4测试信息3测试信息2




网站首页 > 中华文苑

《辽河人家》王非笑(长篇小说连载四十四) 发布时间:2022-03-03 来源:中华风采

 “那好。咱大哥儿仨我是贫民,出力没问题。”赵建国这趟没白跑,不用掏腰包就把买楼的款提回来了。

原来说爹娘陪完老六,陪老七。保家高考完了,卫国中考。赵建国回家跟媳妇儿一研究,县长说:“干脆把老疙瘩转县城实验中学来。实验比乡镇中学教学质量高,考重点有把握。”

赵建国心想,不怪人家当县长,考虑的就是全面。两口子跟爹娘招呼都没打,买完楼就把老兄弟赵卫国的学籍转到实验中学来了。

赵广义老两口子陪读,一只羊也是赶着,两只羊也是放。买完楼就搬家,专职陪俩儿子读书,别的啥事不管,赵广义又认准一个门儿!

赵广义老两口子陪读,除了自己的俩儿子,在他心中更重要更神圣的义务是带动王老党的遗孀张秀英陪读好她和王老党的亲孙子王小宝。找到了烈士遗孤,发现烈属一家三代人沦落到城镇下岗工人的困难群体。进一步看到英雄的孙子失学丧志,他便下定决心,把王小宝培养成才。首先解决了学籍问题,其次是与刘鎏共同指派赵解放和刘胜利,再给这位牺牲在朝鲜战场上,救了他们全连战友性命的王老党干爹的烈属一家买一套陪读楼。两家陪读选址在一栋楼,王家在一楼,赵家在二楼,小花儿和张秀英老姐俩可就亲如姐妹喽!

张秀英没文化,陪读没经验。王小宝学习好,只是先天的才智和困境培养的志气。他不忍心让爹爹蹬倒骑驴养活一家四口人,还供自己求学,才励志辍学和爹爹一起打拼,奔另类的前程。他也深知科学发展观的大气候,只有读好书,登上高知的殿堂,才能有更光辉的前程。所以在最危难的关口来了救星,爷爷生前的两位领导,两位好战友,没有放弃他们一家人。几经辗转周折找到了他们。两位异姓爷爷把自己当成亲孙子,让自己奋发读书为自己真正的英雄的爷爷争光。自己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习为死去的爷爷和活着的爷爷争光争气呢?!

过去只知道爷爷是抗美援朝的烈士,家人和亲友没一个人知道爷爷是党员,是英雄。没一个人知道爷爷的英雄事迹。仅就烈士头衔,党和政府年年月月给抚恤金,就说明爷爷的一生是不平凡的一生。赵爷爷和刘爷爷千方百计找到他们一家四人,并告诉他们爷爷一人牺牲,消灭一车美国鬼子,救了一连志愿军汽车兵,是了不起的孤胆英雄。是赵爷爷刘爷爷以及他们那一连汽车兵的恩公,什么恩情能有替死的恩情深呀!赵爷爷告诉他要理直气壮地接受爷爷的战友对自己一家人的关顾。要努力学习,成为有用人才,弘扬爷爷的英雄气概,回报赵爷爷和刘爷爷对自己的培育之恩。

王小宝与赵保家本来就是一对才俊,加上这层亲缘,就更亲更近了。打爷爷那儿论他们是叔侄,打自己这儿论他们是铁哥们儿。学校领导和班主任知道了他们的身世,便重点培养这两位尖子生。王小宝当了班长,赵保家当了学生会主席。不但让他们在学习上领军,而且锤炼他们的领导才干。

小花儿自从三个大儿子上高中,她那点文化老本儿就辅导不了高中生儿了。不过她有她的一套督学招法,就是看紧分数线。不管哪科儿,成绩下来一点儿就是家法伺候,有时把孩子罚的爷爷奶奶连亲爹都看着心疼,小花儿可从不手软。所以,赵抗战、赵解放、赵建国哥儿仨读高中时,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直到高中毕业妈妈才不修理他们了。赵建国没上大学,可不怪妈妈没修理他,而是文化大革命耽误了他,也是文化大革命成就了他,他这茬同龄人,大学毕业的也没有多少挠到正科级职位的。四个小儿子都被文化大革命耽误了,她是捏眼皮擤鼻涕——有劲儿使不上了,也不敢使了。那个家长,还敢监督孩子走白专道路!何况又是特嫌子女……抗美、援朝不想放弃学业,也得放弃。爷爷奶奶给他俩指出一条学木匠的路,也不失农村青年的一条求进取的阳光之路。转瞬两个小儿子又赶上了好时候,党和国家又抓教育了。小花又来了橫劲,绝不让小六儿小七儿,再走小四儿小五儿那条路!小六小七上学时,国家还没恢复高考,还没看出前景。所以妈妈对他们也放弃了。小孩子没人管,哪儿来那么高的自觉性?保家一上初中,便赶上高中大学都恢复了考试招生制度。保家上学不用功,跟着混,也就混个中等生儿。这下子要强的小花儿可真急了,马上拿起教鞭督学。保家考试成绩不进前十名,回来便挨顿削,罚吃,罚站……爷爷奶奶爹爹没一个人给他说情。这回是全家统一战线,不拿下重点高中,绝不收兵。从此赵保家再不敢忽视学习,到中考时他已经是乡镇中学头排尖子生了。考取县重点高中时,他由衷地感谢妈妈强加在自己身上的皮肉之苦。

小七儿赵卫国自幼聪明,有点儿像他二哥赵解放,会看爹妈脸色行事。他看到六哥因成绩不好被妈妈惩罚,他便暗自加劲儿用起功来。小学生只要努力学习,成绩很快就上去了,很快考试就进入前十名。不过妈妈在督学小六儿的同时,也没放松对老疙瘩小七儿的监管,看他自觉用功了,就给他加码,必须考前五名,下来就罚站,小七儿卫国可从没受过惩罚。

小花儿把自己的督学方法传授给张秀英,老姐俩啥也不管,就看成绩单。赵保家告诉王小宝俩老太太来陪读可得小心了,成绩差一点儿就得挨罚。所以,他们改善了学习环境,更加刻苦了。高中的课程深,别说张秀英没文化,就是读过私塾的小花儿对数理化也是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好在她们的诀窍是看成绩单。

这俩小子玩儿命似的学习,竟让两个老太太陪读改变了初衷,由监督他们学习转变成监督他们休息,别累坏喽。为了让孩子吃好,老姐俩竟研究起营养学,每天都琢磨给学生弄点儿既可口有健脑的食物。俩老太太没事跟着电视节目学烹饪,做饭做菜的技艺快赶上一级厨师了,连赵光义都借了学生的光儿,天天好吃好喝。不过每天的好吃好喝都得他上街采购,一天也闲不着,陪读的日子过得倒也充实。

人那!保暖生闲事。改革开放以后不管城乡生活条件好了,干活儿也不像以前工人农民那么累了,空余时间人们就开始了休闲的生活。尤其是老年人,吃饱喝足都想找点儿乐子。有文化的看看书,没文化的看看电视,更多的便迷恋上麻将桌。高中学府区陪读的大多是老年人,爷爷奶奶陪孙子孙女的多,像赵广义和小花老来得子,陪儿子的不多,像张秀英这样的孤寡老人陪孙子读书的更罕见了。张秀英二十多岁丈夫当兵走了就开始守活寡,到王老党牺牲她还不到三十岁就成为烈士家属,真正的寡妇。儿子小,公婆老,上有老,下有小,生活的的担子在同龄女人中可就是最重的了。公婆去世儿子就大了,给儿子娶了媳妇儿生了孙子,这孙子可就是她唯一的近便人了。实际上孙子上小学就在奶奶的陪护下学习,奶奶可不让孙子干一点儿家务活儿,从小到大自个儿没洗过一回衣裳。奶奶劳苦一辈子,一天不干活儿就闲的难受。所以别看王小宝上高中,家境清苦了,有奶奶护着,学习并没受到影响。只是孩子大了,懂事了,知道家中每况愈下,爸爸的负担过重,才忍痛辍学,自食其力,跟爸爸一起赡养奶奶和妈妈。自从来了救星,干爷爷强令自己复学读书,并为父母找了一份好工作,赵解放干爹还为自己和奶奶买了陪读的楼房,学习环境和条件一步登天,与好友赵保家一样受到干爷爷的呵护。自己没有理由不好好学习,没有理由不为自己英雄的亲爷爷和包揽自己一切费用的赵爷爷刘爷爷争光!

张秀英为孙子不念书发愁了不几天,赵广义和刘鎏就找上门来,竟然是死鬼丈夫的两位领导,并且是有过命交情的直接领导。尤其是赵广义时刻都没忘记过王老党对他的救命之恩,连后来生的四个小儿子的名字都是为了纪念战友起的。 赵广义告诉恩嫂,王老党的家就是自己的家,王老党的儿子孙子就是自己的儿子孙子。首先送孙子复学,接着给他们祖孙买楼,从棚户区搬到学府区改善居住和学习环境。然后让大老板儿子给下岗的干儿子和干儿媳妇儿安排工作,儿子媳妇儿有了工作,不用白花朋友的钱,心态上也得到了平衡。知道赵广义两口子对他们一家人是真心实意地关顾,她也就不见外了,心安理得地找到靠山了。尤其是小花,别看比自己小好几岁,人家在生活和教子方面可是自己的导师了。老姐俩比亲姐妹还亲百套。

小花儿和张秀英除了晚上睡觉,在陪读的日子里形影不离,无心不谈,无话不说。张秀英渐渐知道小花儿年轻时跟自己一样,都是军人家属,都守了多年活寡,过着天天期盼夜夜揪心的日子,小花儿还是与张秀英同一天接到成为烈属通知书的。小花儿有赵广义的两位磕头弟兄为她向政府争取了优厚的烈属待遇,盖了房子,建了宅院。张秀英没有,只有一份微薄的抚恤金。忆起她们养育烈士遗孤的日日夜夜,二人又有同感。张秀英有政府照顾找到一份工作,挣一份工资,可比小花下庄稼地跟大老爷们一样锄田坝垄,面朝黄土背朝天强多了。张秀英听说她为养育三个儿子下这么大苦力,佩服的五体投地。讲到当了二年烈属,认认真真守了二年寡,家里突然活见鬼,把大佰嫂儿张氏都吓尿裤子了,张秀英乐得前仰后合。这活鬼吓尿活人的故事着实可笑,而张秀英心中更为小花儿苦尽甘来由衷地高兴。讲到丈夫归来告诉她自己为啥没死?王老党怎样在紧要关头一脚将他从鬼门关踹到阳间人世,赵广义的哭诉,让小花也随着他对战友的怀念潸潸落泪。小花原来在屋里设了烈士的牌位供奉丈夫,天天领着孩子们跪拜他们爹爹的灵牌。小花儿是一个心地笃诚女人,听到王老党舍生救战友的英雄事迹,就把他视若神明。

小花跟赵广义说:“哥!我供了您二年牌位,您没死,是王老党替您死了。咱把您的牌位换上王老党的,继续供奉,让孩子们永远记住咱的救命恩人,中不?”

“中!除了仨小子,别让外人知道。共产党员不行迷信。”别看赵广义党籍军籍都没了,他自己在思想上还是党员。

就这样她们家里供奉烈士灵位谁也不知道,现在找到了烈士的亲人,才说了他们一家对救命恩人的敬奉和怀念。讲到赵广义要她多生儿子纪念王老党和牺牲的战友,张秀英好生羡慕小花有一位这样性情中的丈夫。讲到小花怎样千方百计完成丈夫要她生儿子的任务,张秀英对小花敬佩不已,因为她也是生过孩子的女人。自己仅仅生一个儿子,那怀儿的辛酸,那生儿的阵痛,就让她终身不忘。小花儿竟然生了七个儿子,而且养育的那样出类拔萃,这英雄母亲该多么了不起了!女人对女人的敬仰和崇拜,那可是最真诚的敬仰和崇拜。

张秀英对小花儿已经产生了崇拜心理,小花儿不但是有知识的女人,而且是要强的女人,有情有义的女人。几个月来,她们无所不谈。几十年来赵广义把朝鲜战场上的事儿一桩桩一件件,桩桩件件都讲给小花儿听了。小花儿几十年听到的抗美援朝的战斗故事,几个月就都讲给张秀英听了。连赵广义被王老党踹下汽车,掉在悬崖下面的一颗树上,朝鲜大嫂救了他,爱上了她,他硬是坐怀不乱的情节都讲给她听了。甚至怎样控制自己的生理反应,硬是让朝鲜大嫂相信了他在汽车上被战友踹下山涧摔坏了性功能,才恋恋不舍地将他送到朝鲜人民军去找自己的队伍的故事,都讲给她听了。张秀英听完联想到丈夫在汽车兵大会上说“媳妇儿个人的好”,这赵广义在朝鲜大嫂光屁股钻被窝儿都不起性,一定也是想到家中的媳妇儿比外国娘们好才做到的。

两个老女人,一个守了多半辈子寡,一个守了十年活寡,所有的话题都唠尽了。接下来,小花儿以她自己掌握的生理知识和她这辈子的生活经历,给张秀英讲解女人的生理常识。张秀英十七岁做媳妇儿,哄着十四岁的王宝山(王老党)过夫妻生活,全凭本能教给她的男人怎样和女人一起睡觉?怎样揍小孩儿?王老党在大姐姐一般的媳妇儿训导下早早就懂得了人道,十七岁就有了儿子王大宝。两口子甜甜蜜蜜如胶似漆的过日子,来了国民党中央军。在战乱年代,女人长得好也是惹祸的根苗,国民党军官看上了王老党的媳妇儿,让护兵站岗,他在屋里就要强奸张秀英。在后院干活儿的王老党,拎着八磅大铁锤,潜身到军官背后一锤子就结果了他,真叫一锤子买卖了。打死军官,一家人避祸八棵树,胆颤心惊躲灾半个月就来了八路军。老王铁匠跟儿子王宝山一合计,这八路军是好队伍,是专门打中央军的,干脆到部队避祸去吧,比在家保险多了,于是就参加了八路军。打死国民党军官后到参加八路军前这段儿日子,吓得两口子都没敢到一块儿,实际上王老党打死国民党军官那天起,他媳妇儿张秀英就开始守活寡了。这辈子再没想过男人,一想到男人,那凶恶的国名党军官的丑恶面貌就呈现在面前,连与丈夫多年恩恩爱爱的快感都忘了,这就是她坚持守寡的心理障碍。这情况她毫不隐瞒地跟小花儿讲了,所以小花儿建议她找个老伴安度晚年,她却一点儿心思都没有。小花无奈才给她上生理课,讲解性压抑对女人身心健康的种种不利。在小花儿的开导下,张秀英想到孙子再过几个月就上大学了,再不需要她陪读。儿子领着媳妇儿到沈阳跟赵解放两口子开发去了,家中就剩一个孤孤单单老太婆,也真是个事儿!于是她开窍了,同意小花帮她物色老头儿。

张秀英让小花儿开导的茅塞顿开,这辈子做女人真亏了。给公婆养老送终,为儿子娶妻生子,把孙子培养成才,眼看上大学了,怎么想怎么对得起王老党了。自己年过花甲,没病没灾,按现在这生活条件再活十年二十年的没问题。眼下孙子上大学远走高飞,儿子和儿媳妇儿也有了好工作,剩自个一孤寡老太婆不找个伴儿往后的日子也真够一挠扯……于是,听人劝吃饱饭,小花儿说的句句在理儿,头头是道,趁身板儿结实,走吧!何况儿子和儿媳妇儿,还有念高中快上大学的孙子都有新潮思想,早就劝她找个老伴儿享几年老来的福儿。自个儿没这本事,不会也不敢找对象,只好委托小花儿全权受理了。

要说心想事成,赵秀英决心搞对象就来了现成儿的。王小宝和赵保家高中班主任潘老师的老爹是县实验中学的退休教师,中级职称,退休没几年丧偶。儿女都在教育口儿工作,没人陪伴老父的晚年生活,便张罗为老父亲择偶再婚。班主任潘老师家访见过王小宝的奶奶张秀英,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明察暗访得知赵保家的母亲正张罗为老姐姐择偶再婚,便亲自登门拜访。小花儿听了潘老师自报家门的介绍,觉得这退休老教师的条件可不错,好几千块退休养老金,儿女都不用他负担,养个白吃饱儿老太太也不在话下。何况张秀英还有烈士抚恤金,赵建国又通过社会保险局为老干娘办理劳保退休手续,很快就能拿到保险发的劳保金了。俩人都有养老金,那可是胎嗨日子。只是不知道这老教师长得咋样?人品咋样?社会上普遍认为当老师的心眼儿小,处事儿抠抠搜搜。咱也得明察暗访打听打听再说。

小花儿直接跑到实验中学,打听他们退休教师潘晓鸣的情况,毫不隐瞒身份,说明是潘晓鸣在高中教书的女儿托自己给他爹介绍对象的。学校的老师和领导一看这农村老太太这洒脱劲儿,就知道这是一位有办事能力的女人,便毫不隐讳地向她详细介绍了潘晓鸣的情况。

原来这潘晓鸣不是一般教师,而是副校长。年轻的教师有的叫潘校,有的叫潘老儿,有口皆碑。潘晓鸣沈阳师范学院毕业就分配到县实验中学任教。从科任到班主任,从班主任升到教研组长,从组长升到主任,从主任升到副校长就退休了。潘校长可不是一般的语文教师,学生时代就是中文系的才子,跟本班一位最漂亮的校花一见钟情,毕业一起来到实验,参加工作就结婚了。媳妇儿在大学就是校花,到中学在教职员工中也是最漂亮的女教师。潘晓鸣在大学就是才子,参加工作就一边教语文,一边写文章,经常在报刊上发表作品。文化大革命专门收拾才子,有嫉妒他才华而且思想进步突出政治的同事就写大字报,上纲上线批判他的文章,竟把他打成了牛鬼蛇神。由于群众关系好,家庭出身好,群众把他保护起来了,没怎么挨批斗。不过别人造反大串联,他可没敢出头。停课闹革命,两口子在家当上了逍遥派,在家中专门培养自己的四个孩子,打倒四人帮他们的子女便都考上了大学。

文化大革命没把他整咋的儿,改革开放重视教育了,老师的地位提高了,他当上了语文组长。因为他不走上层路线,提拔的慢,要退休了才当上副校长。他这个副校长一不争权,二不夺势,排在几位年轻的副校长后面,也算领导班子成员。不过他在业余时间参加了县里文人组办的诗词学会,没事写诗,作赋,练书法……直到退休也只是末把副校长,即便退休了老师和领导对他的人品仍然有口皆碑。不幸的是老伴儿活得好好的,突发心梗,撒手人寰,闪的他像失恋的小伙子,立刻堆帮了。子女们见他在精神上萎靡不振,合计合计便决定为他择偶再婚,为他在精神上减负。在重点高中任教的大女儿,王小宝和赵保家的班主任潘老师,立即想到王小宝的奶奶,长得好,身体好,人品也好,便托赵保家的母亲做媒,成全这对儿黄昏恋。

小花儿听了老师们有口皆碑的赞誉,心中有了八打儿,就直接敲响了潘校长的家门。进屋后潘校长正伏案练书法,突然来了不速之客,一位丰润犹存的老夫人,造得他一头雾水,因为他不知道女儿托媒为他物色再婚配偶。小花撒目撒目这单身老知识分子独居的80多平方米三室一厅一卫的居室,满屋都是书香气。她这自幼就在父亲呵护下读书写字练武的少女,立刻被这书香氛围征服了。看了看潘校长这彬彬有礼风度翩翩的举止,品貌端庄的形象,她这一关先过了。

小花儿落座,大大方方地自报家门:“潘校长,我是您闺女高中的小潘老师托我来给您保媒的。”

“啥!我没让她插手我的事儿啦!”潘校长惊异地说。

“您没想到,您闺女想到了,这才是最孝顺的孩子呢!”小花儿知道潘老师还没跟她爹沟通,故意来个突然袭击。若是潘老师她爹能配上自己的干姐姐,她这媒人可就要快刀斩乱麻——嘁嚓咔嚓包办这对儿有情人的黄昏恋喽!

  

 

四十七   黄昏恋

 

“姐!没想到您一下子就遇上高人了。不用俺给您上性文化

课了!哈哈哈……”小花儿开心地说。

 

潘晓鸣虽不知女儿暗自为老父托媒择偶,但他毕竟是有学识,处事坦然的老知识分子。小花儿自报家门说明来意后,潘晓鸣便恭而敬之地让座敬茶,以礼相待。

“请坐”。潘校长请客人落座在茶几后面的沙发上。敬茶后自己坐在书案旁边的太师椅上打问:“请问女士,您是……”

“俺姓郭,叫小花儿。俺老头子姓赵,叫赵广义。俺老两口子在一高陪读,您女儿潘老师是俺六儿子赵保家的班主任。俺保家的同班同学王小宝是他奶奶陪读,俺两家是世交,住同一栋楼陪读。王小宝的爷爷是抗美援朝烈士,是英雄。他奶奶为他爷爷守了三十多年寡,跟我是好姐妹。丈夫牺牲后,她坚持伺候公婆和儿子,说啥不走道儿(不改嫁),一直守到现在。这会儿公婆都没了,孙子眼看上大学了,儿子和儿媳妇儿都在外地工作。眼看就剩一个孤老婆子,我开导她一个多月了,她才同意找个伴儿共度晚年。守一辈子寡,没接触过男人,不会找对象,就把这选个好老头的事儿托付给我了。您女儿跟我们陪读的常见面儿,相中了我这老姐姐,就托我给您保媒。我啥事儿都干过,就没保过媒,所以就来个胡同赶猪——直来直去。您要有意思,我就把她领来,您俩对相对看,都相中了就结婚,也甭走那些没用的过程。”小花儿竹筒倒豆子,一口气儿就讲完了。

潘晓鸣知道女儿看中的女人,一定有她的可取之处。这媒人介绍的也简洁明了,盛情难却,见个面也未尝不可。便表态说:“我虽然没让女儿操心此事,但近期儿女们都在动员我尽快择偶再婚,只是我一直举棋不定。听您介绍的情况,倒也合适。双方不妨面试一下,谈得来就相处一段儿看看怎样?”

“对!耳闻是虚,眼见为实。我这老姐姐别看没文化,身板儿和长相在全县城也得说是数一数二的。那个爷们看了都得迈不动步儿!”小花儿开始忽悠。

“没文化会不会反对我在诗词学会的活动啊?”潘晓鸣听说没文化打了折扣。

“别看没文化,她可就得意文化人儿。您写诗作赋练书法,她保证能把您伺候应当儿的!您有这特长和爱好,哪儿找这样服务员儿去?日常生活,家务事不用您操一点儿心。这一年陪读某姐俩都练一手好厨艺,您以文会友,保证能答对乐呵儿的。”小花开始挽回暴露没文化的败笔。

“她一点儿文化都没有吗?”

“这可得实话实说,她一天儿学没上。农家女儿出身,娘家婆家没有一个识字儿的。大扁担放平了不知道念‘一’。所以非常重视孙子的学习,励志供个大学生出来。他孙子和我儿子是好朋友,学校统考儿总是一二名……”

“她的孙子跟您的儿子怎么是同学?”又是疑问。

“哈哈哈……她结婚早,生孩子早,儿子不大点儿男人就参军了。打完国民党又当了志愿军,在朝鲜牺牲的。二十多岁还是新媳妇儿就成烈属守寡了。俺老头子也当过八路军,解放军,志愿军。可俺没耽误生儿子,先生三个,后生四个,一共生了七个儿子。所以俺小六跟她孙子是般大般一起考上一高儿的。”小花儿又打开了话匣子。

“您两家好像有点儿渊源……”

“正经有缘呢!俺两家的故事够写本书了。您俩若成了,让她好好给您讲讲,您这诗文都精通的才子,就给他写本书吧!”小花儿真希望有人把他们两家的事儿写出来。

“那好。周末我女儿双休日,您俩把她领到‘君临阁’大酒楼见面,咋样?”潘校长真让她忽悠动心了。

“好啦!我这就回去给女方报喜去!”说着起身就走,好像事成了似的。

“君临阁”酒楼位于县城滨河路,酒楼设计高雅,清幽,是文人雅士聚会的首选,县诗词学会经常在这里以文会友。包厢有大有小,大的二三十人的大转盘桌面,适合多人聚会。还有七八个人的中等包厢和三五个人的小包厢,以及二人情侣包厢。潘校长选择这里相亲,定了个四人小包厢。

周末,潘校长先到。点了四荤四素八道菜,外加一大碗排骨汤,取民间相亲九九十成之吉利。女儿事先告诉他都不喝酒,便要了露露和饮料代酒。包厢方桌,四面坐人。潘校长请客坐了主位。上午十点女儿领着两位老夫人准时赴约。

走进包厢,女儿先向父亲介绍了主角:“爸!这是我张姨。”(420000字)2016年1月15日

潘校长彬彬有礼地站起来,伸出他那张秀英从来没见过的白皙细嫩的男人的手。她从来没跟男人握过手,人家伸出来了,不好拒绝,只好与之相握。这初次见面的首握,两个人可就都过了电了……谁也没想到对方是这样的人。张秀英年轻时就进厂当工人,她的师傅也是男人,但由于她是寡妇,师傅又是比她大十多岁的老工人,师徒二人从未握过手,也没单独相处过。师傅带四个徒弟干活,上班干活,下班回家。师傅就是带着她们干活教会她们技术的。四个徒弟就她是快三十岁的女人了,那仨都是二十几岁的小伙子和小姑娘。所以她除了干活,跟别人也没有什么话。年轻的学徒都叫她大师姐,处得都很和睦。后来组织上照顾她提前退休了,比她师傅还早退休一年。退休便闭关自守,再不与外界接触,只给儿子和儿媳妇儿做家务,伺候孙子。若不是赵广义和刘鎏找到她们,他这辈子真就不打算重见天日了。自从跟小花儿处了姐妹儿,她的精神世界出关了。终于同意找个老伴儿共度幸福晚年。但她对于找个什么样的老伴儿,心里一点谱儿都没有。想象中都是工人或农民,心中从来没有知识分子的一席之地。小花见过潘校长回去向她介绍潘校的情况,她就心生怯意,咱一个大老粗儿能答对上人家这样的高门贵胄吗!见面儿没敢看模样,先看到这比女人还白嫩细发的手,心里就是一激愣。没容她多想,下意识地伸出终年做工干家务的手,就被人家牢牢地握在手中了,你说她能不像过电似的,产生一种酥麻的感觉吗!

潘校长本来就是风流才子,学生时代就在女孩子堆儿厮混,媳妇儿是校花,他一眼就搭上了她,穷追不舍,献尽了殷勤,终于追到手了。毕业就陪着他回到县城,分配到实验中学。在中学二人也是出类拔萃的一对儿青年才俊。他们除了教学,就是玩儿玩儿诗词,给报刊写写文章。媳妇儿很快生了孩子,校花很快人老珠黄,沉浸在儿女情家务事中,工作也就没什么起色了,成为相夫教子的贤德夫人。好在孩子们都让她教养成人了,她也退休了。没想到自己会短命,突然撒手人寰,别说家人,她自己都没有一点精神准备就香消烟灭了。

潘校虽然是风流才子,对爱情却是专一的。因为在他的生活中再没见到过比他的校花更美丽动人的女人。他把对女人的各种各样的精神的物质的肉体的施爱才华都用于校花之一身。以致妻子突然猝死,让他一下子堕入无底深渊,不能自拔。儿女们看到一贯乐观向上的父亲突然消沉,必将影响老人晚年的身心健康,才决定为他择偶再婚,使之振作起来。他也不是墨守陈规的老人,便同意儿女们的决策,没想到这么快就物色到了人选,并且媒人真找上门来了。见到小花儿,他心生好感,心想她介绍的女人能赶上她,有无文化都不是障碍了。小花儿说对方是一个没有文化的大美人,他的心中就有了一些企盼。今日见了,他才相信媒妁之言不虚。这老寡妇这张脸不比陪伴自己一生的校花逊色,而且还要白嫩一些。尤其是伸出手来被自己握住那一刹那,没有邹文的老脸竟像小姑娘一样娇羞红润起来,一下子就让他心动起来!这辈子没少看到少女见到生人红脸的的娇态,可都不属于自己。自己在学生时代没少遇到过女同学初相见红脸的,但自己从未选中一个红脸的意中人。竟然选中了最好看的校花,可校花从与自己初恋到结婚到生儿育女到死也没见过她脸红一回。要知道女人最动人的时刻,就是脸红心跳那一刹那!潘校长心中定位——就她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