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访谈测试信息6测试信息5测试信息4测试信息3测试信息2




网站首页 > 科技教育

“双减”,呼唤高师教育“加课” 发布时间:2022-02-23 来源:人民网 光明日报

原标题:“双减”,呼唤高师教育“加课”

访谈专家:

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所所长 宋萑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 朱晓宏

湖州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党委书记 何阅雄

“双减”的实质是教育回归本义,回归教育内涵——“普遍的个人(个性、人格)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这就要求学校教育提质增效,提质增效的核心在教师。“双减”强力推进,基础教育从环境到质量都在发生变化,对高等师范教育的人才培养提出新的需求。高师教育将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者说应该怎么去改革?记者就此访谈师范院校的专家进行探讨。

1、“双减”要求教师将教学思维“变轨”

记者:您认为“双减”后,与之前一段时间相比,对教师提出了什么样的新要求?

朱晓宏:我们到一些中小学校做过调研,看到学校层面正在积极采取措施,鼓励教师们在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作业设计、严控书面作业量等方面开展深度教研;对于音体美学科教师来说,一些学校也探索针对学生兴趣与特长的校本课程和丰富课外体艺类活动。

长期以来,中小学教师习惯于课堂上讲透知识点、布置课后作业来巩固知识,以提高学生考试答题的准确率;对于跟不上教学进度的学生,校外补课也是教师和家长的惯性思维所致。所以,对于广大中小学教师来说,这些新要求如何有效落实到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落实到每位中小学生的切身体验上,绝非易事。“双减”要求教师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学思维定式,难度可想而知。

宋萑:相比以前教师更多在实践中关注诊断性与终结性评价,“双减”促使教师更加重视通过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表现性评价等来了解学生学习的情况、成效与问题。

首先,教师要厘清作业设计与安排的本质,以实现作业在育人、拓能以及教育公平层面的目的。应采用灵活、多元与创新的方法设计分层化、弹性化、个性化的作业。同时,要求教师具备更高的课后服务和在线辅导的素养。其次,教师更加需要增强家、校、社会协同育人能力。

2、让教师拥有“教育性教学”观念是高师教育的专业使命

记者:因应新的要求,目前的高师教育需要进行什么样的改革?

朱晓宏:“双减”之前也提倡“五育并举”,但是,在学校具体工作过程中,担任“各育”的老师往往自行其是,其工作思维遮蔽教育本义。如果教师的教学观念远离教育本义,其教学活动只是表面上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并没有从根本上理解身心健全的教育学内涵,便不能真正达到“减负”的目的。因此,从教育学立场帮助职前——职后教师拥有“教育性教学”观念是大学教师教育的专业使命。

当前我国高师院校中,学科之间壁垒森严,尚未形成高效协同的师资培养机制,或者说,大学里的基础学科与教育学科缺乏深度协作。例如,一位语文教师要拥有把静态的语文课本知识转化为儿童的热爱和使用母语的情感与能力,这才能体现其作为语文教师的专业水平。这样的中小学语文教师不可能单纯由中文系来培养。师范大学必须通过教育学与其他学科交叉,升级教师教育学科群,建设教师教育课程群,组建跨学科复合型教师教育团队,培养学生拥有课堂教学组织、学生学习与生涯指导、课程开发、学校管理与班级管理、教育科研、家校合作等诸多方面的专业能力。在首师大有一个教育专业硕士生试点班,探索培养师范生将书本知识转化为儿童意识的教育专业能力,这条道路或许能成为高师院校培养高水平专业教师的新路径之一。

宋萑:师范院校一方面要根据调整后的培养目标,适当增加培养新时代教师素养的课程——诸如家校共育、作业设计、课后服务管理等课程。另一方面要在优化课程的基础上,支持教师教育者开展现象教学、项目式学习、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等教育教学方法改革,并从学“教”和教“教”两个层面提升教师教育者的专业素养。

同时,要加强协同,进一步发挥师范生和在职教师的双向培育功能,一方面利用一线学校的丰富实践经验,助力师范生将理论与实践打通;另一方面高师院校要发挥自身理论优势,开展前瞻性实证研究,为中小学的教育教学实践改革提供支持与服务,为教师专业发展“续航”。

何阅雄:对于地方高等师范院校来说,需要坚持产出导向的培养模式。了解需求才能采用反向施工的方式设计师范生课程体系,使培养的师资更适合地方学校的实际。以湖州师范学院为例,首先是加强“红色领航”党建育人工作体系,培育师范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正确的教育观。其次是,主动对接幼小学校,走进学校,以德育教育为授课内容,开设“三点半”课堂服务。这不仅为“双减”后学校管理减轻了压力,同时让师范生提早走进“小课堂”获得了更多备课、上课的机会,锻炼了专业技能。

3、致力于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改革,培养真正拥有教育专业自觉意识的中小学教师

记者:此前,有家长曾反映老师给家长布置作业,不敢不做。我们观察到,生活中,一定程度上存在家长怕得罪老师、老师怕家长不满意的现象。这种现象的根源是什么?高师教育需要加强学生哪方面的能力?

宋萑:这种现象的出现确实与高师教育长期只关注学校教育内部,缺少对职前教师家校共育素养、社会舆论批判性思考能力、教育目标与价值认同等方面培养的关注有关。因此高师教育需要提供机会给教师学习如何和家长沟通,在学校教育功能与职责的基础上,达到培养学生的共同目标。同时,高师院校需要培养教师养成批判性思考的能力,当社会舆论产生的时候,不是人云亦云,而是理智、冷静地思考,并做出自身专业的判断和决策。高师教育也应培养教师具备分析、理解社会问题的素养,与社会实际相结合去培养人。

朱晓宏:这种现象主要反映出小学教师的专业水平存在局限。不可否认,现在的小学教师队伍专业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家长的教育素养也需要提高。对于小学生来说,求知欲比知识点更重要,但是老师和家长往往因为考试卷上的1分2分之差跟孩子较劲。

师范大学只有真正致力于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改革,才能培养真正拥有教育专业自觉意识的中小学教师。只有教师的教育意识与能力达到专业水平,家长们的心理负担、孩子们学习压力负担等问题才能得以缓解。

4、发现和培养具有教育情怀、愿意扎根基层的教师尤为重要

记者:“双减”之前,诸如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提前学习以及各种“开发理论”等言论,使得一线老师发出的真正科学的教育理论声音反而不被重视。高师教育中,是不是需要加强培养学生的科普教育能力和科学素养?

朱晓宏:教育作为公共事业,与其他专业领域不同,每个人多多少少都有一些教育或受教育的经验,似乎都能对教育发表一些个人观点,自媒体时代又助长这类“民间教育学”滋长。对此,师范大学对整个社会也要尽到专业引领的责任。

师范大学的教育学科承担培养职前教师的专业责任,具体表现为培养他们对于教育问题的专业敏感性、判断力与专业行动力。这里所说的“尊重教育规律”,实质上是尊重儿童身心健全发展的规律、尊重人类文化代际传承的规律,直观表现为教师的专业意识与专业能力。师范大学必须通过高水平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让未来教师成为这方面的专业人士,才能为社会大众提供高水平的教育专业服务。

以家校合作为例,从教育学视角,教师是教育专业工作者,而家长多是从事其他专业工作的社会人。对于如何正确培养孩子,学校教师是家长的教育专业顾问,有必要从专业视角指导家长正确对待自己的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教师和家长在培养孩子方面是真正的教育共同体,我们不只是为培养一名会考高分的学生、一个家庭生活里的好孩子,更是为了培养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这是教师和家长共同面对的教育大格局,在此面前,“减负”关乎中华民族长远发展大计。

宋萑:除了加强师范生的专业能力之外,还要加强教育行政部门的专业性,需要教育领导者懂教育并尊重教师的专业性。同时要拓宽教育科研成果转化推广的路径,让教育研究者把文章写在祖国教育实践的广袤大地上,走进社区、学校,走到教师身旁,同时发挥多种媒体平台的传播力量,做好教育规律的科普工作,让更多人理解教育的科学规律。

记者:从生源的角度来看,高考报考师范专业的学生在总体考生中处于什么样的位置?这对当前高师教育和基础教育教师质量意味着什么?

宋萑:我国正在从独立封闭的师范教育体系向开放灵活的教师教育体系转型,特别是很多非师范专业的学生通过资格考试进入到教育行业,近几年更是看到国内外顶尖高校的博士毕业生从教现象。这对于高师教育来讲,既是机会也是挑战。机会在于,教师职业吸引力提升必然会带来更好的生源,而挑战则在于,竞争压力加大。高师教育不能停留在传统培养模式中,需要改革创新,未来高师教育必须在做强本科师范专业的同时,着力推进研究生层次的教师培养。

何阅雄:“双减”背景下,县乡镇中小学需要怎样的老师是地方高师院校关注的重点。对我们来说,发现、培养那些具有教育情怀、愿意扎根基层的学生尤为重要。

朱晓宏:现阶段,大致来讲高考报考师范专业的学生在总体考生中处于中间位置。省属师范大学的高考录取位次一般在中间偏上,一些地方高师院校可能会中间偏下位,多数师范大学的初等教育专业(培养小学教师)为二本科线录取。学生的选择和各行业的待遇有关系。但是我们要看到,一些热爱教师职业的优秀高中毕业生愿意以高分报考师范大学,这也唤醒师范大学教师教育者的责任。中小学教师是与未成年人打交道,是为祖国培养接班人。因此,师爱是教师教育的核心,要超越传统师德视域,重视培养未来教师的教育之爱,以我所爱教我所爱,这是其教育使命感与责任感的内在源泉,也是教书育人的具体显现。

(本报记者 李玉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