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访谈测试信息6测试信息5测试信息4测试信息3测试信息2




网站首页 > 校园之窗

青岛大学打造“思政大课堂”特色品牌 发布时间:2021-12-13 来源:光明日报

心存爱国情 眼聚中国梦

——青岛大学打造“思政大课堂”特色品牌

光明日报记者 刘艳杰 光明日报通讯员 谢剑南

  “我现在都成了家乡的名人了!”提起青岛大学的“思政大课堂”,来自广西柳州的青大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2018级本科生韦新辰开心地说。去年暑假,她和经济学院2018级本科生张文惠一起,在学校的思政实践课上,以连线直播的形式展现了各自家乡的小康生活,引发山东、广西两地媒体纷纷报道。

  近年来,在思政教育工作中,青岛大学坚持以实效为导向,在思政教育的体系、制度、平台、方法等方面不断推出创新举措,打造“思政大课堂”体系,取得了突出成效。

  理念创新,构建“六个思政”协同育人新体系

  “以前的思政课,老师和同学们的共同印象就是学校统一开设,老师照着教材按部就班讲授,然后进行期末考试。”青岛大学“思政大课堂”中心主任刘正刚说,面对这种传统且单一的课堂体系,青大一直在考虑如何做到“不流于形式”。

  “思政不是少数人的事,也不是课本上的事,应该做到处处有思政,人人话思政。”青岛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赵茗告诉记者,如何解决好思政课理论与实践“两张皮”的问题,是他们一直想努力解决的“痛点”。

  基于这样的认知,2019年11月,通过深入调研和实践总结,青岛大学以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为宗旨,成立了全国高校第一个“思政大课堂”中心——青岛大学“思政大课堂”中心。

  青大“思政大课堂”中心运转两年来,进行了诸多创新探索。例如,成立了全国高校第一个思政综合性学生组织“青大思政大课堂学生联合会”;构建了课堂思政、实践思政、网络思政、思政大课堂学生联合会“四位一体”架构;建立了社会实践为主,公开课、微电影、VR(虚拟现实)闯关、导师团、校友访谈、项目实践为辅的“一主六辅”模块化实践教学板块;开发了青大“思政大课堂”新媒体各类平台等。

  这些举措和实践,丰富了学校师生对思政教育的再认识。“同学们参与思政实践课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创作了大量不同种类的作品,新实践、新活动、新作品层出不穷。”青大“思政大课堂”学生联合会主席团执行主席、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2019级本科生王露介绍说。

  “我们建构的是教师思政、课程思政、专业思政、文化思政、队伍思政、学生思政‘六个思政’协同育人新体系。”青岛大学党委书记胡金焱说,通过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让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让他们心里有一团“爱国情”的火,眼里有一道“中国梦”的光。

  形式创新,“校外导师团”让课堂更精彩

  “以前的思政实践课,普遍做法是任课老师布置一些调研课题,同学们在期末提交调研报告,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刘正刚说,为了提升课程实效,学校推出了以OBE(成果导向教育)为核心理念的思政实践课。

  OBE教学模式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结合社会大课堂,运用新媒体新技术,形成了走向社会、走上讲台、走入荧幕、走观前沿、走进校友、走近榜样的“六走”实践新模式。

  在新的实践模式中,“校外导师团+实践基地”相结合的PBL(即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学习平台,受到大家的普遍欢迎。

  “PBL是青岛大学和我们共同打造的思政学习精品平台。”北京在地文化发展公司董事长修方舟告诉记者,他们邀请了来自不同行业的26名校外导师参与“思政大课堂”授课,课时数达236节,直接或间接参与课程的学生有一万余人。

  校外导师团的思政课,给同学们带来了新的启迪。青岛嘉木国际文化教育交流中心董事长谈睿在《对话技能》课上,以丰富的案例,结合自身实践经验,与同学们就价值观、人际沟通、未来发展等方面进行互动交流;青岛富力艾美酒店总经理张伟梁在《旅享人生》课上,以自身职业发展为主线,讲述了他26年时间、9个城市、5种文化、1份职业的丰富历程,串起了他与行业、城市、人生、祖国的坚守故事。

  为进一步深化思政课实践,2021年秋季学期,青大从八千余名本科生中选拔了300人划分为15个班,每班配备1~2名校外导师,同时邀请国企高管、媒体人士等92名校外导师参与授课指导,围绕不同实践主题,将在期末形成60份课题报告。

  “课堂生动有趣,通过这种方式了解先进榜样的生活经历和人生故事,受启迪也受鼓舞。”青岛大学外语学院2019级本科生李亚琪说。

  “每一个走进校园的导师,基本上都是从大学校园走出来的,因此更能为经历迷茫的学生们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青岛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张丽杰说。

  久久为功,打造“立德树人”特色思政品牌

  “享受国家扶贫政策,我奶奶住上了新房子,我当时想,思政实践完全可以和身边发生的事情结合起来,这样不是更有说服力吗?于是就萌生了连线直播家乡小康的想法。”张文惠告诉记者,她与韦新辰等同学共同制作的“异地共证家乡美,遥隔千里话小康”思政课件,在2020年“绽放抗疫青春·决胜全面小康”第四届全国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展示活动中,获得了全国二等奖。

  与红色景点合作,推动与社会关联的实践对接;成立微电影专业拍摄团队和教师指导团队,共同完成思政主题的微电影拍摄工作……青大“思政大课堂”不断结合时政热点,通过一系列新举措、新探索,全校的思政教育焕然一新,不仅思政课有了新的生机与活力,青年学子也在实践中受到了良好熏陶。

  2020年春季学期,青大“思政大课堂”举行了“抗击疫情,把思政作业写在祖国大地上”“我见证的家乡抗疫故事”等主题作品征集活动,学生投稿作品达8000余件;2021年春季学期,“思政大课堂”组织了“回望百年初心,不负青春韶华”主题作品征集,学生投稿调研报告、散文、诗歌、书画等近2100件,视频作品1620余个。

  “通过‘思政大课堂’学习、实践和竞赛等活动,我对国家、对社会、对新时代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青大机电工程学院机械工程专业2020级本科生刘孟欣告诉记者,“国家的强大,离不开技术支撑,离不开工业制造,努力学好专业知识,将来促进国家科技创新发展,对我来说,这就是最大的思政实效。”

  “通过‘思政大课堂’,我们要真正探索出具有青大特色的思政教育项目和特色课程,培育出一个有广泛影响力的立德树人特色思政品牌,并且作为青岛大学的一种传统传承下去。”青岛大学校长夏东伟说。

  《光明日报》( 2021年12月12日 0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