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访谈测试信息6测试信息5测试信息4测试信息3测试信息2




网站首页 > 中华文苑

《辽河人家》王非笑(长篇小说连载二十七) 发布时间:2021-12-11 来源:中华风采

校长走了,赵广信终于走完了人生最坎坷的路。回到了家,回到了父母身边,回到了哥嫂和侄男侄女满堂的大哥二哥自己过自己日子的家。父亲母亲年事已高,跟二哥二嫂一起生活。现在的赵家早已从人大家分散成与其他本户族一样的小门小户的小人家了。不过大哥二哥孩子多,在元宝屯还是比较有生气的人家。抚顺那一半儿人三哥四哥老姐和大侄儿女都在城市定居了。农村这一半儿不比城里少,大姐也结婚好几年了。妈妈说大姐也俩儿子了,现在还很小。姐夫懒,不会过日子,生活很困难。大哥仨儿子,俩闺女,大侄儿女胖丫嫁到抚顺去了。大侄儿尕秃子小学没毕业就在高级社干活儿了,如今成立了人民公社,黎明村叫黎明大队,元宝屯叫黎明一队。尕秃子赵金祥仍然爱马,终于当上了生产队的车老板子,别看他是队上最小的社员,因为赶车的比一般劳力每天高一个工分儿,年终可就是工分儿最多的劳力了。那没办法!谁让赵广仁的儿子从小儿就打下摆弄牲口的底儿,现在队上四个车老板子,除了孙老三是大车队长,就属尕秃子这挂车牲口摆弄的好。大哥一家六口人,俩劳力挣工分儿,再加上养蜂的副业收入,在元宝屯还是一等户。

二哥54年回来,55年二嫂就给他生了抗美。二哥说还要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四个儿子,纪念死在朝鲜战场上的战友。二嫂正在默默地努力实现二哥的这一宏愿,到了大跃进人民公社这一年,抗美三岁了,二嫂肚子里的援朝也已怀胎六甲,挺着大肚子忙着家里家外的活儿。抗战和解放都上初中了,建国在小学也是拔尖的学生。二哥二嫂最重视孩子的教育,不但从小就教他们练武,健身强体,二嫂还时刻监督他们学习。谁要是学习成绩下降了,轻者罚站,重者饿你一顿不给饭吃。二哥对二嫂这样法西斯教育不以为然,但在管教子女方面当不起二嫂的家,连爷爷奶奶看着孙子被罚站咋心疼也不敢私下放了他们。二哥也只能对被罚饭的儿子偷偷地给弄点吃的,别饿坏了儿子!除了学校教的课程不得低于80分,下降就挨罚,小花儿还在心里安排了大儿子抗战的未来前程,偷偷地教抗战背诵中医必读的汤头歌儿。这是小花儿自幼跟爹爹背下来记在心中的,小花儿让大儿子背这口诀,显然是想让儿子长大当医生,继承姥爷(外祖父)的衣钵,当救死扶伤的药房先生。二哥在大哥的授意下接过父亲的木匠家伙儿,入初级社就是黎明村最棒的木匠了。外屯子有几个木匠都是二五子,干点粗拉活儿还行,修理个农具啥的也能顶个木匠。细工活儿可就上不了大滩儿啦,若是谁家婚丧嫁娶,打箱子柜儿,穿棺材,盖房子……人们信不着别的木匠,都找元宝屯的赵八路。赵广义回来,人们心目中他还是英雄好汉,没有战俘的概念。人们也不歧视当过战俘的英雄,却都念念不忘他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英雄事迹。所以慨尔慷之地送他个美称赵八路。二哥二嫂的日子过得也不错,尤其是父亲帮二嫂大养其猪,这是毛主席号召的。家庭副业收入供仨儿子念书,全家温饱,富富有余。

听说老叔被校长请回中学当老师,上中学的抗战和解放可乐屁了!他们才不管老叔为啥当了右派坐牢劳改呢!从小儿老叔就是他们的大孩头儿,教他们放猪,骑马,搓鞭子,领他们玩……这回到他们学校,给他们当老师,上课学习……妈妈要求他们都得考上高中大学,这回更信心百倍了。他们才不管老叔是右派左派呢!只知道老叔永远是他们的先生。

公社中学在华家窝堡,离元宝屯八里地。开学时赵广信领着两个上中学的小侄儿抗战和解放,爷仨急行军一小时,准时到达向阳中学。中学是公社成立以后新建的辽河套地区最时髦儿的砖瓦房,两栋红砖白瓦校舍,每栋20间。40间房子一个教室占两间,能容纳20个班的学生。建校之初没有恁么多学生,一年级新生都是本公式各小学毕业的,共招生5个班,300多人。二三年级都是考到外地读初中转回来的,成立公社前全县才几个初中一个高中,招生都是四五个取一个,全公社考上初中的都转回来也只有两个班,一班二年级,一班三年级。能容纳20个班的校舍,只7个班学生,剩一多半房舍就做了教师宿舍,食堂,教员室,主任室,校长室。连传达室都没用另建。

赵抗战是在县里试验中旭读完一年级转回来上二年级的,赵解放是新考上一年级新生。说是考上的,实际上中学刚建校,考试不过是走形式,全公社所有的小学毕业生基本上全员推到中学,才凑合5个班新生。开学时新生都分好了班,教室门上都挂了班级牌子和班主任老师姓名。学生找到了自己的教室和老师就报到完,正式开学了。

校长脚打后脑勺跑了两个多月,将巴儿凑合来十名教师。两名语文,两名数学,历史一个,地理一个,物理化学两科才弄一个老师。体音美没整着专业教师,就由老师中有各种专长兼任。赵广信因为是没拿到毕业文凭的师范生,而且是犯过错误还戴着右派帽子,所以没分配他带班儿,只教二三年级的语文,和全校的体育课。另一位从小学跟上来的初师毕业的老师教一年级五个班的语文课,还担任一年二班的班主任。

赵广信虽然来到家乡工作,但学校是新建的,学校的教职员工他就认识校长。没想到开学老师们一见面儿,还真碰上个熟人,是在家念小学时的同学呉艳芝。那时候吴艳芝是全班学习最好的女生,小学生不知道什么是校花,吴艳芝可是全校最好看的女生。虽然是同班同学,但一个是学习最好,长得最漂亮的女生;一个是全班最淘气,学习不咋的儿的男生。农村小学生男女同学很少沟通,赵广信家住元宝屯,离学校八里路。吴艳芝家住华家窝堡,在学校后院儿。所以他俩同班念好几年书,连话都没说过几句。赵广信转学走了,吴艳芝都不知道他怎么说没就没啦?班上少一个淘气包学生,也没人往心里去。到考中学时五个取一个,他们班就考上四个,当然有吴艳芝一个。

吴艳芝到县中学也是校花,那时初中学生年纪偏大,不少大龄高个儿的男生女生已经情窦初开,没升学在家干活的早就娶媳妇儿嫁人了。所以上初二就有男生偷偷给女生写情书的早恋者,吴艳芝是校花,自然招风。从初一到出三,那年那学期都接到不少男生给她写的条子,和洋洋洒洒的真正的情书。她虽然不想在学生时代搞对象,但每接到一封信她都吓得胆战心惊,不敢告诉老师,又不忍心伤害倾慕自己的男生的一派真情。写信的男生还真有好学生,长得好,学习好,自我感觉更好,才有胆量给校花写追求信。但中学生写过信,女生不回复,也是吓个半死,生怕老师知道,也就不了了之了。一来二去吴艳芝被骚扰的影响了学习,没考生高中,但却保住了自己的贞操,没陷入爱河不能自拔。失学后,乡下初中毕业生少,小学缺老师,就在黎明小学当了代课教师。中学成立,校长帮她办了转正手续,调到中学教历史课。

赵广信还乡任教遇故知,尽管在童年一起学习多年,互相之间没什么好感坏感,此际二人四目相对,可就互相刮目相看了!尤其是吴艳芝惊诧得目瞪口呆,当年考初中全班60多名毕业生,就考上4名,连赵广信的影儿都没见着。她做梦都想不到这个当年长得很漂亮却淘气得没边儿的学习总在后面十几名晃荡的落后男生,怎么会出息成一名中学教师?!校长还没介绍一下赵广信的来龙去脉,赵广信对吴艳芝来说,还是一个不解之谜……看他文质彬彬,风度翩翩,吴艳芝无论如何也难以相信他就是那个当年跨马驰骋在辽河边上乡下的农家野孩子……

 

 

                       二十九    爱  河

 

      “啊!辽河,我们的爱河。”吴艳芝一头扎在赵广信的怀里,

  他们找到了初恋的感觉。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赵广信的青春年华真个是大起大落,波澜不惊。眼看着一边放猪牧马一边读书,小学快毕业了,升学无望,这辈子就得像父兄一样老老实实当个庄稼人了。可他记起二哥当兵回来跟他说好好念书,将来干大事儿的话,为时已晚。过去念书没用功,混个下等生儿,升学这关是过不去了。没想到四哥进城他看到了机遇,毫不迟疑地转学,打拼半年真就实现了读书的愿望。而且在读书中知道了二哥说的干大事儿是什么?干大事儿不外当大干部,当工程师,当专家,科学家,作家,艺术家……他选择了当作家,将来写书让人们像看古书那样看自己的书。于是,他开始了自己的作家梦。为此,在初中就偏科,语文第一,数理化将及格。得回老师当伯乐保送他这匹千里马到师范去圆他的作家梦。师范的老师接过初中老师的接力棒,继续培养他。他和老师一起奋斗,在追求成名成家的路上,都跑到右派堆儿里来了。一切理想和梦想都像肥皂泡儿一样破灭了。得回管教队长也爱好文学,他影响了管教,管教帮助了他,二年徒刑减去一年。又赶上了大跃进,人民公社教育跃进成立中学,缺教师比战争年代缺兵员还严重。很多小学毕业的教小学,初中毕业的教初中,他这师范快毕业的右派劳改释放人员,便带着右派帽子回到辽河套的故乡任教了。他把自己这坎坷的经历毫不隐瞒地向小时候的同学,如今的同事吴艳芝详详细细地毫无保留地介绍一遍,倒使吴艳芝对他产生了一种莫名其妙的感觉。从学历上说他比她高一等,虽然师范没毕业,也是上过中专的,学过的课程都是初中没学过的。从才学上说,他有过当作家的梦想。她在乡下中学根本没有想过普通人也能当作家。自己没考上高中,能教小学就心满意足了。从人品风情上说,他在大城市读的初中,就比乡下中学生见多识广。又到中专深造二年,只差一年就是中师毕业生了。尽管打成了右派,劳改一年,出来仍然风度翩翩。在穷乡僻壤的辽河套地区可算风流人物了,再加上他先天的俊俏模样,在中学十几名青年教师中可谓一表人才。最大的障碍就是他头上那顶右派帽子……

吴艳芝中学毕业回到家,小学那些同学不管男的女的差不多都结婚了,有的孩子都会跑了。有不少近亲结婚的,表兄妹,表姐弟,姑作婆,姨作婆,老乡叫爱好轧亲,亲上加亲,孩子小时候大人就安排好了。不沾亲不挂拐儿的姑娘不出屯子,有的是自由恋爱,有的是父母包办,反正是该娶媳妇儿的娶媳妇儿,该找婆家的找婆家。也有像赵广信他老姐和大侄女儿那样投亲靠友找个工人,男的也有进城学徒当工人的。当农民也好,当工人也好,到时候都成了家。吴艳芝念完初中想在本屯子或亲友间找个对象结婚,已经过时了。她在念小学时没看好那个男生,到中学有不少男生追她,都没追上。没考上高中孤孤单单回乡,乡下可就没有她看上眼儿的好小伙儿啦!用农民的话说“这吴大姑娘过岗了”。高门不成,低门不就,能当一辈子姑娘吗?她自己找个教书的工作,看那些当了家庭妇女,烧火做饭抱孩子,喂猪打狗伺候老爷们的女同学,更觉得她们活得窝囊,自己就更不急于嫁人了。他不急,有人急。爹妈就她一个闺女,身下一帮弟弟,他不出嫁那些弟弟都不好说媳妇儿!所以,爹妈求亲靠友没少给他保媒,就是没遇上一个她看上眼儿的。可下子来个赵广信,方方面面别提跟她多般配了!还是个右派……青年教师谁不要求进步?谁愿意跟右派扯到一起,这辈子都背个黑锅,永无出头之日。

赵广信也是有自知之明的人,虽然第一眼搭上吴艳芝这女大十八变以后的美女,让他这颗情窦初开的心忽闪一下打开了天窗,除了师范那位校花初恋情人,还没有遇到过像吴艳芝这样靓丽的女孩儿。但苍天未必作美……看到吴艳芝初次见面那样热情洋溢,得知自己的右派身份便冷静下来,他也就冷静了。是呀!右派分子的帽子像紧箍咒一样戴在自己的头上,谁看到右派不是敬而远之?像遇上麻风病患者一样,生怕这政治病菌传染到自己身上。所以他和吴艳芝互相了解之后,很快行若路人了。她怕受连累,他也不想连累她。当然,谁跟谁过去都没有任何过节,天天在一个办公室工作。上课一起走出办公室,下课一起回到办公室。每天每时每刻都抬头不见低头见,话还是要说,有事还是互相帮忙。亲不亲故乡人,美不美家乡水。自小儿就是同学,现在又是同事。政治上划清界限,工作上和生活上可没有什么界限。两个人相互间的好感并没因为政治因素破坏殆尽。冥冥之中自由一根红线牵扯着他们,剪不断,理还乱……

都说多多多女多冤家,元宝屯李老歪家就是这样的人家。李老歪五个儿子一个闺女,都是冤家。先说大闺女李凤琴从小随他妈,元宝屯正经人没人搭理她。不大点儿就跟他妈跑到她佬儿家那街(GAI)搞得乱七八糟,都乱套了。把李老歪气得脖子差点儿从左边歪到右边去!长大了当上妇女主任,从元宝屯搞到华家窝堡,把赵广仁吓得连村长都不敢当了。来了个高大眼镜子当村长,在村上搞不算,竟搞到她们家里来了,连她妈都让高大眼镜子划拉上了……李老歪一气之下托人在抚顺找个工人老光棍子把闺女嫁出去了。四个大虎小子娶了媳妇儿不养爹娘,好端端的一个人大家分个四离五散,比屯子里最穷的人家都穷了。最后好歹给老儿子划拉个傻媳妇儿,老两口小两口四口人混日子,这不是多儿多女多冤家是啥?!

赵忠比李老歪多个闺女,五男二女七个孩子。人家这七个儿女可不是冤家,从小看着爹妈孝敬爷爷,爹妈是孩子们的榜样,所以一个比一个孝顺。妈妈说这叫老猫房中睡,一辈留一辈。孩子多,能干活儿就没有吃闲饭的。哥兄弟姐和妹大的呵护小的,小的服从大的,团结得像一个人儿似的,外面谁也不敢欺负。李老歪家那四个大虎犊子,打仗像窝子狗似的一起上,堵住赵广义四个打一个,赵广义没用哥哥弟弟伸手一个人就把四虎打老实了。眼看家和万事兴,日子过起来了,赵广义却验上了国兵。满洲国是日本鬼子的天下,验上国兵不敢不去。赵广义当国兵走了,妈妈的心就碎了。小花来投亲,知道儿子被迫当了胡子,爹妈的心就提到嗓子眼儿了。提心吊胆盼到日本鬼子投降了,二儿子当了八路军回来了,回来娶了媳妇儿住一宿就跟着部队在家门口儿打仗。可下子打完仗别人都回来了,自己的儿子却去抗美援朝到外国打仗去了。先是接到立功喜报,后是牺牲的噩耗,全家人都落入无底的深渊,哭都没有眼泪了。两年后家里活见鬼,当了二年烈士的赵广义活着回来了。别人回来都当了官儿,他回来却当了农民。不管别人咋想,爹妈老婆孩儿就希望亲人在家当农民,多年思念亲人的心才一块石头落了地。可好日子没过几天就入社了,分家了。城里一半,乡下一半,老儿子跟三哥四哥进城念书去了。念书你倒是好好念那!没事儿参加啥运动,帮人家整啥风啊?这倒好,一下子整个右派。人家当右派都是就地改造,该干啥干啥,赵广信却带个右派帽子当劳改去了!妈妈一下子就把头发愁白了。听说判了二年,二年后回来还能说上媳妇儿吗?好在判二年刑一年就出来了,还当了先生,这回啥也别管,就想法给老儿子娶媳妇儿。

老儿子长得比谁都好,文化比谁都高,还当了先生,说个媳妇儿还不手拿把掐的!一动真章儿,跟前儿(附近)年貌相当的姑娘早就都当妈妈了。岁数小的,知根知底的,谁有姑娘往火坑里扔?右派,农民不知道是咋回事儿,反正不是好人。好人能送劳改队去干一年才放回来吗?爹妈着急,大哥也着急。分家时爹爹有话,好歹给老疙瘩说个媳妇儿成个家,要不爹妈死了都闭不上眼睛。大哥在这方面是很有经验的,娶了三个兄弟媳妇儿了,都是大哥操办的。连尕秃子说媳妇儿都没费劲,到东山里跑一趟,赵大爷儿就把自己的孙女让他领回来跟自己的儿子成亲了。这回为了给老兄弟说媳妇儿,编里编外(山里山外)都跑遍了,一听说是右派,咋好个人儿也没人愿意嫁给他。

眼看妈妈愁得茶不思饭不想,二嫂小花问大嫂张氏:“嫂子,老疙瘩也回来了,还当上了教书先生,妈咋还成天犯愁呢?饭也吃不下,觉也睡不好……”

“这不明摆着呢吗!老太太这会儿是不愁吃不愁喝儿就愁老儿子鸡巴没有窝儿……大张口儿说媳妇儿,就是没人给。你说这老疙瘩,不傻不乜的当啥不好?当哪门子右派呀!”大嫂口无遮拦地说。

这右派可不是人当的!有媳妇儿的都离婚了,没娶媳妇儿的眼看着就得打光棍儿。都说人这一辈子老儿子娶媳妇儿大事完毕。赵忠老两口子五男二女七个子女六个成家立业,就剩老儿子说不上媳妇儿了。爹妈着急不说,全家人都跟着上火。连懂事儿的小侄儿抗战和解放都盼着老叔能娶个媳妇儿,省得爷爷奶奶天天叨咕老叔娶媳妇儿的事儿。抗战和解放让妈妈规拢的不但学习好,家里的活儿和带弟弟学习都不用爸爸妈妈操心。小建国上学俩哥哥看着他学习,把把考第一,考第二大哥二哥都收拾他。小弟抗美会跑了,爸爸妈妈到社里上班干活,哥哥们上学,他就跟爷爷奶奶玩儿。哥哥放学大哥二哥干家里活儿,他就跟三哥玩。所以赵广义和小花两口子,别看孩子多,一点儿不操心。家里为老叔的婚事操心,抗战和解放也在动脑筋,小哥俩咋琢磨咋觉得学校教历史的呉老师跟老叔正好是一对儿,咋就没人给他俩保媒呢?

“哥!你说我们班的班主任吴老师,给老叔当媳妇儿行不行?”解放跟着抗战放学往家走,小脑瓜转动着爷爷奶奶爹妈和大爷都范愁的事儿。

“你不好好学习,咋琢磨大人的事儿?”抗战守本分,除了学习,干好家里该自己干的活儿,没想过别的事儿。

“你没看奶奶为给老叔娶个媳妇儿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吗!”这是妈妈跟爹爹说的话,小解放听了觉得是这么回事儿,才帮老叔想娶媳妇儿的事儿。

“吴老师若给老叔当媳妇儿,那是再般配不过了!就是老叔是右派,吴老师不能干。”抗战比解放想的事儿多。

“她不干!在向阳公社她哪儿找老叔这样对象儿去?”老叔可是这小哥俩崇拜的偶像,在他俩心目中全公社的青年人谁也没有老叔优秀。要模样有模样,要人品有人品,要学问有学问……

“你这小子!等你长大了,搞对象指定不费劲。”抗战倒佩服这脑瓜儿活泛的二弟啦。

“哥!咱俩跟吗说说,让妈给他俩找个媒人。”解放说。

“你说吧!我可不敢说大人的事儿,别让妈训一顿……”抗战从小就养成了妈妈不让管的事,千万别管。管不好轻的挨顿骂,重的挨顿打。

“妈妈是没看见吴老师,要看到吴老师长恁好看,一定能想办法把吴老师娶咱家来!”在解放心目中世上的女人除了妈妈就是吴老师最好看了。

“你还别说,咱家人准保没有一个相不中吴老师的……”抗战也同意解放的观点。

晚上没事儿解放一边儿帮妈妈干活儿,一边没活儿找话儿地跟妈妈说:“妈!我们吴老师长得可好看了!要给我老叔当媳妇儿准行。”

“您我老师是大姑娘?”小花好奇地问儿子。

“啊!在小学就教我和哥哥。成立中学她也升上来啦,教全校的历史。一二三年级的历史都她教,还是我们一年一班的班主任呢。”解放说。

“咋想法让妈妈看看她……”小花怕儿子说的好看不真实,小孩子知道啥好看?啥不好看?

“有招,就说您不让我写作业,我们老师准来家访,找您……”小解放鬼点子就是多。

赵解放三天没交数学作业,数学老师郭玉森找到班主任吴艳芝反映情况。吴老师大吃一惊,赵解放是全班最好的学生,不但听老师的话,而且各科成绩都拔尖,怎么突然不交作业呢?

吴艳芝立即找到赵解放了解情况:“赵解放,郭老师说你三天没交数学作业了,怎么回事儿?”

“呉老师,我妈不让我写作业。放学就得干活儿,领弟弟玩儿……语文老师布置的作文也没写呢。”赵解放故意挤出几滴眼泪,装莫作样地说。

“别说了,放学我跟你去家访,跟你妈说说。”吴艳芝好不容易抓个尖子生,可不能让他掉队。

放学后吴艳芝借个自行车,驮着赵解放就到元宝屯来家访。学校离元宝屯八里路,学生徒步得走一小时,每天得扔在路上两个小时的宝贵时间。他们师生骑自行车20分钟就到了。

二嫂小花跟儿子预谋好了,这两天老师来家访。只要老师真像儿子说的恁么好,她就要快刀斩乱麻,嘁叱咔嚓拿下这个兄弟媳妇儿!小花来到赵家就拿广信当亲兄弟。结婚后广信一口一个二嫂叫着,她可没拿他当小叔子,直到现在她心里还把他当亲兄弟一样看待,对他的婚事嫂嫂跟妈妈一样着急。

见了吴艳芝,小花心里立即打个闪儿。解放这小子人小鬼大,还真有眼力,来到元宝屯小花真的头一回见到这么漂亮的姑娘。要说跟广信对象那是老郑家姑娘给老郝家——正好!

“妈!吴老师老了!”解放给他妈介绍老师。

“您是二嫂吧!赵广信总说二嫂对他好。”吴艳芝想起赵广信常在她跟前说起二嫂的故事。连二哥英雄救美千里姻缘都向她说过,他心里便对这位奇女子有几分敬意。这回要解决家长不支持孩子学习问题,得先套套近乎。

一声“二嫂”定乾坤,这不是一家人的称呼吗!

“哎哟!广信还跟您叨念过我?解放回家说他老师比我长得好看,我还不信呢,小孩子知道啥?这可真叫耳听是虚,眼见为实。吴老师,您可真是全向阳公社最好看的大美人儿!”女人谁不爱听恭维自己好看的话!可二嫂这样的恭维忒直截了当,倒让吴艳芝脸红了。大姑娘脸一红,就不但美丽,而且更靓丽了。

“二嫂,赵解放说您不让他写作业,为啥呀?”吴艳芝直接切入正题,这是她家访的真正目的。

“我不想让他念啦。书念多了有啥用?像他老叔似的,念书念个右派,连媳妇儿都说不上,愁人不愁人?”这就设圈套儿了。

“二嫂,您这看法可不对。广信不是说不上媳妇儿……”人家设圈套,它就往里钻。

“解放啊,你干活儿去。我跟呉老师说说你不写作业的事儿。”先支走儿子好说话。解放答应一声就跑了。二嫂接过吴艳芝的话把儿说:“吴老师啊!您说广信不是说不上媳妇儿是啥呀?他大侄儿赵金祥比他小三岁,小学都没毕业,十八岁就娶媳妇儿了,这会儿孩子都会跑了,他还打光棍儿呢!”

“广信这人是个谜,谁也猜不透他是咋回事?要说学习我们俩小学就同班,在班里他的学习不说最差也是回回考试总在后边打狼的主儿。校长到沈阳师范招聘老师竟把他领回来了,我都不相信他能考上初中,竟然上了师范,读了中专!据我所知学生很少划上右派的,他却是戴顶帽子回来的。没外人我跟二嫂说,能当右派的都是有两下子的。真不知道他哪样出奇?能当上右派!”谈起赵广信吴艳芝竟忘了家访的使命。

“要说俺广信呀!打小儿他竟干出奇的事儿。你说他学习不好,在家里没一个人不说他是好孩子的。六岁就放一群猪,八岁那年还没马腿高呢,就能在平地爬到马背上,骑一匹大马,还链四五匹骡马到甸子上去放。小时晚儿竟在家干活儿了,学习能不打狼吗!可人家是干啥吆喝啥,到抚顺没费劲儿就考上了中学,还保送上了师范……您说当右派的都有两下子,可不知他有那两下子?整个右派帽子戴着,别说好姑娘,二五眼的都看不上他……”二嫂明着贬斥他,暗中却竟说他咋能耐。

“二嫂,您别看三国掉眼泪——替古人担忧。二五眼的姑娘赵广信能看上吗?您不知道他有啥两下子,我可知道。他呀,心大着呢!娶不娶媳妇儿在他心里不是大事儿,他不甘心当作家的梦想成为泡影,每天除了上课的时间,时刻都在为圆他的作家梦而努力奋斗……”别看两个人表面上冷下来了,办公桌面对面,赵广信一举一动都躲不过吴艳芝的眼帘。她深知赵广信不甘心这辈子就当个教书匠,他在默默地攀登,竟没注意自己暗送的秋波。越是这样,她越暗恋着他。

吴艳芝何等精明,二嫂实际上是用孩子不写作业当诱饵,让自己上钩,来家访。只不过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为她最喜欢的小叔子设个圈套,让自己钻。她不是优柔寡断的人,她也看出赵广信对自己并非无情,只是怕落花有意流水无情而已。他对自己头上那顶帽子自惭形秽,不敢自作多情罢了。

右派确实是个可怕的字眼儿,好人谁敢往身上贴!吴艳芝不但自己认为自己是好人,初中毕业就教学,老师和同学没有不认为她是好人的。一辈子和右派捆绑在一起,还能算好人吗?右派都有两下子,是听别人说的,见到赵广信,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她验证了这句话,骑马赵广信这小右派真有两下子。你看他的语文课讲的,学生像听讲故事一样听他讲课。他竟能引导农村的中学生跟他做作家梦,他争得校领导同意组建了学生阅读写作小组。引导孩子们广泛阅读古今中外文学名著,尤其是上级教育部门提倡的学生要阅读苏联革命文学著作《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和《普通一兵》等翻译小说,受到领导的重视。他还指导文学小组的同学编办报,写壁报,使学校的思想教育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这哪儿是个右派?简直就是个先进的青年教师。她还知道他自己也在刻苦攻读高深的文学理论,《中国文学史》《世界文学史》等他都在研究和探讨。她自己没有梦想,也没有文学基础和爱好,可一生能和一个为自己的梦想而奋斗的人生活在一起,也是美好的人生。不管他是右派左派,他不问政治,只钻研自己热爱的学问,具备高尚的情操,就是值得爱恋的人。然而,两个人尽管惺惺相惜,中间却阻隔一面看不见的墙,谁也没有勇气逾越这堵墙,敞开自己的襟怀。自己的学生是个小精灵鬼儿,竟能看透老师与自己最崇敬的老叔的暗恋,跟妈妈说出自己童稚设想。让妈妈为他的老师设了一个圈套,这圈套对吴艳芝来说,可是正中下怀。

吴艳芝看出二嫂是想成全他们,也知道二嫂在赵广信心目中的分量,便觉得机会来了。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她毫不掩饰自己对赵广信的爱恋之情,在向阳公社他俩已经是文化水平最高的未婚知识分子了,数学老师和理化老师是高中毕业的,他们依辽河套地区农民的习俗,在学生时代就结婚了。其他老师都是初中毕业教初中的,只有赵广信读了师范,尽管没拿到文凭,他的水平可不止中专毕业。她知道他的头上的右派帽子只能在他政治上的进步起阻力作用,在他热爱的事业上不影响他的进取。辽河套地区两个小知识分子的恋情,也得经过介绍人牵线搭桥的程序。他向二嫂明确表白了自己的心迹,怎样打通赵广信这一环节,怎样托媒运作,可就看二嫂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