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访谈测试信息6测试信息5测试信息4测试信息3测试信息2




网站首页 > 励志敬业

王敏:“耕”出乡村振兴美景 发布时间:2021-12-03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12月2日电  题:王敏:“耕”出乡村振兴美景

  郭明芝、李雷

  从部队“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通信兵,到扎根农田、服务农民的农技专家,退役26年来,王敏不改军人本色,坚守农业战线,推广农业技术,带出一批批“种植大户”,绘制出乡村振兴的美好画卷。

  1995年,王敏脱下军装,成为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农机局的一名农机技术员。从苦练军事技能的“战场”转入“农门”,面对更新换代的种植理念和技术,王敏从零学起。

  他白天跟着老技术员奔波于各个乡村,晚上趁着夜深人静把白天所得总结记录下来……几年下来,他积累了丰厚的技术和经验,也渐渐总结出自己的工作方法。

  深入田间,王敏发现,传统的玉米种植方法行距较窄,不便于机械操作。经过反复研究试验和测算,王敏提出“玉米精量播种”理念,扩大行距,同时缩小种植株距,这样既便于机械操作,又能保证同一亩土地玉米种植株数不减少。

  为推广这项技术,王敏组织了一个又一个现场会,一遍遍向乡亲们推广精量播种技术,详细讲解播种行距、株距、播深、化肥用量等技术细节。精量播种技术推广开后,每年玉米播种面积达240万亩,帮助农民节约耕种成本近9000万元。

  王敏常说:“农技人员不仅要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还要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研究中,他探索出了秸秆全量还田技术。庄稼收成之后剩下的秸秆,是很好的肥料。但因为秸秆过长,无法被土地吸收,农民只好把它们堆在地头,大好的肥料就这样浪费了。王敏经过反复试验,运用农业机械,把秸秆粉碎到10厘米以下,将其平铺于地表或掩埋于地下,既能给庄稼增肥,又能改善土壤,防止土地板结。这一技术在安徽全省推广,头两年就节约耕种成本7000余万元。

  在王敏的鼓励和帮助下,一批批农机合作社和“职业农民”涌现出来。2012年至今,埇桥区涌现出2000多户农机科技示范户,农业新技术、新机具得到普遍应用。

  在王敏看来,推广农技、服务乡村,要用脑,更要用心、用情。2017年,王敏担任埇桥区大泽乡镇雪花村扶贫工作队专干,从此雪花村村民多了一位“亲人”。

  村里刘杰文夫妇都已经80多岁,儿子去世后,老人还要照顾两个孙子,生活十分窘迫。王敏得知后,不仅为老人申请各项帮扶,还经常往老人家里跑,嘘寒问暖,帮他们打扫卫生。

  孤寡老人张立夫住在村外一角。王敏常去探望,自掏腰包为老人买来鸡苗,还四处联系帮老人售卖山羊。老人的日子有了着落,见了王敏就有说不完的话。

  雪花村村里有种花生的基础,王敏提议修路、建榨油厂,实现增值。2018年,王敏又为村里争取产业到村项目资金100多万元,用于建设种植大棚。在他的帮助下,2020年,全村所有贫困户顺利脱贫。

  如今,已是安徽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埇桥综合试验站站长的王敏仍长年奔波于田间地头。“我希望能在农田里深耕,和农民朋友肩并肩、手拉手,让大家的日子越来越幸福。”王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