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国家图书馆的报告·天禄琳琅】
“老经验”+“新科技”让古籍新生
——古籍修复师朱振彬谈“天禄琳琅”修复
光明日报记者 方莉 杜羽
从2013年下半年至今,将近4年的时间,一册接一册的“天禄琳琅”藏书,陆续摆到国家图书馆古籍修复师朱振彬的修复台上。这些昔日的皇家藏书,经历岁月的磨砺,有不少已经糟朽、絮化、粘连,无法展阅。朱振彬和他的同事们小心翼翼地揭开书页,凭借着一代代传承下来的“老经验”和不断进步的“新科技”,把它们修补妥当,让一部部珍贵古籍重获新生。日前,朱振彬向记者讲述了“天禄琳琅”修复的进展。
记者:国图藏“天禄琳琅”典籍破损情况如何?
朱振彬:国图2013年上半年开始整理清宫皇家藏书“天禄琳琅”,整理过程中发现,馆藏的3500余册藏书中大概有1/10,即300多册,存在纸张糟朽、絮化、粘连、原装帧结构解体以及装具严重破坏等问题,这部分古籍根据文化部《古籍特藏破损定级标准》属于一级破损,而且存在进一步恶化的隐患,急需抢救性修复。2013年8月,国家图书馆古籍馆在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立项,正式启动馆藏“天禄琳琅”珍贵古籍修复项目。4年来,修复工作正有条不紊地进行,现在已经修复了100册左右,完成了修复总量的1/3。
记者:通过这几年的工作,你认为修复“天禄琳琅”的难点是什么?
朱振彬:“天禄琳琅”典籍破损严重,修复难度很大。好多“天禄琳琅”典籍因为过去存藏条件不好而受潮,书页都粘在了一块,又伴随着发生了霉变,成了“书砖”。这些书既打不开,又不知道里面的内容,也就没有编目,古籍的文献价值和文物价值都打了折扣。在我们的修复中,一册“书砖”往往得用三四天的时间才能揭开。首先借助起子,尝试是否能“干揭”;如果“干揭”不行,就稍微喷点水再揭,行话叫“湿揭”;再不行,就需要放在蒸笼屉里蒸一下,这是“蒸揭”。
记者:除了您和几位老师傅,好多年轻的修复师也在修复“天禄琳琅”藏书,两代人是如何分工合作的?
朱振彬:我们修复组老老少少有十几个人在做“天禄琳琅”藏书的修复。年轻人有朝气,老师傅有经验,人员结构配备还是比较好的。按照“抢救为主,治病为辅”的原则,要优先修复那些破损程度严重的古籍。最难修复的书由经验丰富的老师傅来负责,年轻人从相对容易的古籍起步,再逐步提高难度。对于年轻人来说,有些书相对难处理,老师傅会手把手地教,也实现了以老带新、储备人才的“附加值”。从总体上看,“天禄琳琅”藏书修复难度比较大,有利于年轻修复人才的成长。
记者:您是1980年进馆学习古籍修复的,30多年过去了,您觉得如今的古籍修复与过去相比有哪些不同?
朱振彬:科技的发展给古籍修复带来很多变化。我刚到馆的时候经费紧张,修复组连照相机都没有。现在不仅有了照相机,还有了显微镜、电脑等新设备,有助于制定科学的修复方案,也能够建立起比较完善的修复档案。以正在修复的《丹渊集》为例,以前我们只能凭感觉判断纸张纤维的破损程度,现在可以通过显微镜来观察,这样一来,修复就有了科学的依据。我们还会把一些纸的纤维情况拍照存档,未来需要再次修复的时候,就可以拿来参考。这次“天禄琳琅”修复工程,我们会建立详尽的修复档案,每一页修复前后的状态均有影像记录,这也是整个修复中最为“高科技”的部分。
记者:有了这些仪器设备,过去老师傅积累的很多经验是不是就没那么重要了?
朱振彬:手上的经验和仪器的检测其实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拿纸来说,古书常用的纸张有十几种材质,学习古籍修复的新人,必须要熟悉。一看、一摸就知道是什么纸,这是古籍修复师必备的技能。古书的纸是手工制作的,每张纸薄厚不一样。一页破损的纸要用多厚的纸来补,以前全靠手摸,虽然现在有了测厚仪,但对于有经验的修复师来说,还是用手摸的效率更高。在老师傅的带动下,年轻人也愿意训练自己手上的感觉。再比如说补书,常常需要把一块非常小的纸片补到书上,用力轻一点,粘不住,用力重一点,这块纸就破了,轻重全在经验。只有不断摸索,经过漫长的积累,手上才能有准。因此,经验和仪器设备都不应偏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