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访谈测试信息6测试信息5测试信息4测试信息3测试信息2




网站首页 > 文学家风采

“鲁迅的读书生活”展览在上海揭幕 发布时间:2017-03-31 来源:文汇报

                              t01456f7df2c7a490c6.jpg

  由北京鲁迅博物馆与上海鲁迅纪念馆联合举办的“鲁迅的读书生活”展览日前在上海鲁迅纪念馆揭幕。展览分为“青少年时代”“苦读岁月”“创作与翻译”和“书刊的编辑与出版”等几部分,通过60件 (套) 书籍、手稿、书信等珍贵文物以及300余幅图片,展示鲁迅读书、著书、编书、译书的经历。

  据北京鲁迅博物馆研究室主任姜异新介绍,鲁迅一生读书4000余种,自记书账9000余册,个人藏书超过13000册。对于自己的藏书,鲁迅有专门的“书账”,记录下哪天买了什么书,多少钱。据统计,从1912年5月到1936年10月17日 (即他逝世前两天),不到25年的时间里,他先后花费了约12165元购买图书,约占这期间总收入的1/10,是他家用、购房之外的第三大开销。

  “读书、教书、编书、译书、著书,鲁迅的一生与书相伴,直到去世前一天,还关注着他的译著 《死魂灵》。”姜异新指着展柜中一册荷兰作家望·蔼覃的 《小约翰》 告诉记者,鲁迅早期便着手各类书籍的翻译,一生大概译有近300万字,《小约翰》 应该是他所翻译的作品里历经他居住地最多的一本。1906年,鲁迅被这部童话作品吸引,1926年在北京教育部任职时和他的同事齐寿山开始着手翻译,后来鲁迅南下,《小约翰》就一直随着他辗转多地,最后在广州整理完毕,1928年出版。

  记者在展览现场看到,鲁迅不仅热爱文学,还喜爱自然科学的读物:居里夫人1903年发表关于镭的论文,同年,鲁迅便向国人介绍了这一重大科学发现;鲁迅参与编著的 《中国矿产志》,是国内最早运用近代自然科学理论论述我国地质矿产的著作;鲁迅还是中国第一位在课堂上讲人体构造的教师,学堂没有教材,他就自己编。